四大奇文八大名赋分别是什么?
四大千古奇文分别是《寒窑赋》《钱本草》《诫子书》和《驭人经》。中国古代八大名赋分别是《风赋》《长门赋》《刺世疾邪赋》《洛神赋》《枯树赋》《别赋》《阿房宫赋》《前赤壁赋》。
注意:1、《诫子书》作者: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寒窑赋》作者:吕蒙正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3、《钱本草》作者:张说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亏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
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人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4、《驭人经》作者:张居正
驭人经 - 驭吏卷,吏不治,上无德也,吏不驭,上无术也。吏骄则斥之,吏狂则抑之,吏怠则警之,吏罪则罚之。明规当守,暗规勿废焉。
汉赋四大家及代表作品
1、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他年少的时候喜欢读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为景帝不好辞赋,,然后司马相如称病免官,来到梁国。梁孝王死后,他回到蜀郡,路过临邛,结识商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然后两人私奔同归成都。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等。
2、杨雄
杨雄年少时好学,博览多识,虽然家庭贫困,但是不慕富贵。他40岁后,开始游京师,被大司马王音召为门下史,后来经蜀人杨庄的引荐,被喜爱辞赋的成帝召入宫廷,侍从祭祀游猎,任给事黄门郎。杨雄的代表作品有《河东赋》、《羽猎赋》、《甘泉赋》、《长杨赋》等。
3、班固
班固是东汉名儒和著名学者,他博览群书,诸子百家之言,无所不读。父亲班彪在光武帝时官至望都长,撰有《史记后传》百余篇。建武三十年父亲病逝,然后班固着手整理《史记后传》。他的代表作品有《两都赋》、《班兰台集》、《幽都赋》、《竹子扇赋》等。
4、张衡
张衡是东汉科学家、文学家。他勤敏好学,博识多能,在任太史令期间,悉心研究天文、历算,并发明了举世闻名的浑天仪和地动仪。他的文学作品主要为辞赋和诗,代表作有《西京赋》、《东京赋》《思玄赋》《归田赋》,其中《西京赋》、《东京赋》最为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