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郁林至廉州官道,过江走今桥下游300米处的小石板桥,名安定桥。元延佑二年(1315年),在今址架木为桥,称安远桥。明永乐八年(1410年)砌石为基,以木为桥。明成化、嘉靖年间均重修并更名瑞龙桥。万历三年(1575年)改建为石桥。因工部主事陈一谦题诗“天开泰运,地接元机;云龙桥起,麟凤呈奇”,遂将桥更名云龙桥。清康熙、乾隆年间,曾两度重修。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遇特大洪水桥被摧毁,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动工重建,为三孔石拱桥,桥长39米,宽7米,高13米,跨径11米。桥正中护栏板有陈一谦的诗刻和嘉靖时任郁林知州邝元乐题写的诗刻。桥南13米处,建有高3米,宽6.7米的云龙桥碑墙,有钦赐恩科举人陈科凌撰写的《重建云龙桥记》碑刻。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