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孝亲网

时间:2023-04-28 11:57:48编辑:奇闻君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尔时佛母摩耶夫人(1),恭敬合掌,问地藏菩萨言:“圣者,阎浮众生,造业差别,所受报应,其事云何?”地藏答言:“千万世界,乃及国土,或有地狱,或无地狱;或有女人,或无女人;或有佛法,或无佛法;乃至声闻、辟支佛,亦复如是。非但地狱罪报一等。”摩耶夫人重白菩萨:“且愿闻于阎浮罪报所感恶趣。”地藏答言:“圣母,唯愿听受,我粗说之。”佛母白言:“愿圣者(2)说。”尔时地藏菩萨白圣母言:“南阎浮提罪报名号如是: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出佛身血(3),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侵损常住(4),玷污僧尼,或伽蓝(5)内恣行淫欲,或杀或害,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伪作沙门(6),心非沙门,破用常住,欺诳白衣(7),违背戒律,种种造恶,如是等辈,当堕无间(8)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地藏自言:“圣母,若有众生作如是罪,当堕无间地狱,求暂停苦一念不得。”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萨言:“云何名为无间地狱?”地藏白言:“圣母,诸有地狱,在大铁围山之内。其大地狱,有一十八所(9)。次有五百,名号各别。次有千百,名字亦别。无间狱者,其狱城周匝(10)八万余里,其城纯铁,高一万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其狱城中,诸狱相连,名号各别。独有一狱,名曰无间。其狱周匝万八千里,狱墙高一千里,悉是铁为,上火彻下,下火彻上。铁蛇铁狗,吐火驰逐,狱墙之上,东西而走。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众业所感,获报如是。又诸罪人,备受众苦。千百夜叉,及以恶鬼,口牙如剑,眼如电光,手复铜爪,拖拽(11)罪人。复有夜叉,执大铁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抛空翻接,或置床上。复有铁鹰,啖罪人目。复有铁蛇,缴罪人颈(12)。百肢节内,悉下长钉,拔舌耕犁,抽肠锉斩,烊(13)铜灌口,热铁缠身。万死千生,业感如是。动经亿劫,求出无期。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展转相寄。此界成后,还复而来。无间罪报,其事如是。”“又五事业感,故称无间。何等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绝,故称无间。二者,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称无间。三者,罪器叉棒,鹰蛇狼犬,碓(14)磨锯凿,锉斫(15)镬汤,铁网铁绳,铁驴铁马,生革络首(16),热铁浇身,饥吞铁丸,渴饮铁汁,从年竟劫,数那由他,苦楚相连,更无间断,故称无间。四者,不问男子女人、羌胡夷狄(17)、老幼贵贱、或龙或神、或天或鬼,罪行业感,悉同受之,故称无间。五者,若堕此狱,从初人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地藏菩萨白圣母言:“无间地狱,粗说如是。若广说地狱罪器等名,及诸苦事,一劫之中,求说不尽。”摩耶夫人闻已,愁优(18)合掌,顶礼(19)而退。[1]

(1)摩耶夫人:释迦牟尼之母,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之妃。临产前依时俗返回娘家待产,途中于其父天臂城蓝毗尼园(今尼泊尔境内)休息时,生下释尊,七日后逝世,生于忉利天。[1]

(2)圣者:圣者,正也。发无漏真智而证真理之人曰圣者。乃见道位以上者。见道者,初发真无漏智而观谛理,以断一切见惑之位。声闻乃四加行后之预流向,菩萨为初地之入心。复有修道(断修惑,菩萨为初地至十地位)、无学道(证理究竟,声闻为罗汉果,菩萨为佛果)。

(3)出佛身血:五逆罪之一。五逆者,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其罪次第而递增。以前二者背恩养故,后三者违福田故。以父母乃身之所出,命之所养,杀父母乃极背逆恩德,故重;以阿罗汉、佛乃福田也,杀之或出血之,乃违福田。而破坏和合僧众,使令斗争,则三宝断绝,乃五逆中罪业最大者。

(4)常住:指往来僧众办道的地方。此外,亦指属于寺院全体的东西,如田园、杂具之类,为僧众所共用。[1]常住:法无生灭变异谓之常住。常住有三种,指佛的法身、报身、化身常住也。此处指常住物,即四种僧物:一、常住常住:众僧之厨库寺舍众具、华果树林田园仆畜等也,乃永久之物;二、十方常住:日日供僧之常食,乃取常住常住而入当日之常食也。属十方僧人之物;三、现前现前:各比丘所属之私物,乃现前僧人之现前物也;四、十方现前:亡僧所遗之物,可分与十方僧人为现前物者。

(5)伽蓝:梵文Samgharama,音译为僧伽蓝摩,或作僧伽蓝,汉译为僧园、僧院。原指可供建设众僧居住之房舍的用地,后指僧人聚合修行的清净闲静之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寺院。[1]5)伽兰:梵语僧伽兰摩之略音,译作众园。为僧众所住之园庭,乃寺院之通称也。又伽兰神之简称。伽兰神乃护卫伽兰之神。《释氏要览》上云:“七佛经云,有十八神护伽兰,一、美音;二、梵音;三、天鼓;四、叹妙;五、叹美;六、摩妙;七、雷音;八、师子;九、妙叹;十、梵响;十一、人音;十二、佛奴;十三、颂德;十四、广目;十五、妙眼;十六、彻听;十七、彻视;十八、遍视”。亦有以汉将关羽为伽兰神者。

(6)沙门:梵文Sramanaka,又音译为沙门那;汉译的名称很多,如息、息心、静志、净志、乏道、贫道、功劳、勤息等,指出家的僧人。[1]

(7)白衣:梵文Avadata—vasana,原意白色之衣,转称著白衣者,即指在家人。印度人一般皆以鲜白之衣为贵,故僧侣以外者皆著用白衣,佛典中亦多以“白衣”为在家人之代用语。[1]

(8)无间:八大地狱之第八地狱,谓之无间,以有五种无间也。一、趣果无间:感此狱之罪,为顺现业或顺生业,在造业与受果之间决无隔他生者。二、受苦无间;三、时无间;四、命无间:寿命相续死而复生;五、身形无间:地狱广八万由旬,身形亦八万由旬,无些少空处。经中五无间,受苦、身形、时无间与上述同,而有两种不同:一、罪器无间:种种罪器充满而无间;二、众类无间:种种众生同一受之而无间也。

(9)一十八所:指十八地狱。一、光就居:人居此中相见即欲斗,自然而有兵器出现供相杀,无岁数,又不死,以人间三千七百五十岁为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经一万岁,即人间一百三十五亿岁。二、居虚略,此中一苦当前二十,其人入火中赤身出而相斗,以人间七千五百岁为一日,其寿两万岁(已下之狱中苦与日、年寿之倍增皆例此也)。三、桑居都:其人常被火烧。四、楼:其人常居大火铁城中。五、房卒:于大深谷之火中烂烧而不死。六、草乌卑次:于高二千里、广四千里之火城中烂烧而不死。七、都卢难旦:大火铁贯其人。八、不卢半呼:常在火中炮炙。九、乌竟都:寒冷冻身。十、泥卢都。十一、乌略。十二、乌满。十三、乌藉。十四、乌呼。十五、须健居。十六、末都乾直呼。十七、区逋途。十八、陈莫。见《十八泥犁经》中详述。

(10)周匝:匝,音杂,就是周围、周长、四周之意。

(11)拖拽:拽,音‘知外’合,就是拖、拉、扔的意思。

(12)缴罪人颈:缴,音搅,同绞,有缠绕、勒吊之意。

(13)烊:音洋,熔化了的金属。用高温把金属熔化成液体。

(14)碓:音对,舂谷的设备.。掘地安放石臼,上架木杠,杠端装杵或缚石,用脚踏动木杠,使杵起落,脱去谷皮或舂成粉。用水力的称为水碓。

(15)斫:音卓,用刀或斧砍削也。

(16)生革络首:“革络”在此作动词用。依《实用汉语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8月第一版)的1346页注,“革”通“勒”。《诗·小雅·蓼萧》:“革忡忡”;684页注,“络”,缠绕,故知此句之义为“以生铁制成之索练缠在罪人的头或颈上,令其痛楚至死”也。此处之“革”,非指皮革(非作名词用),以本经中《地狱名号品第五》中云:“各各狱中,有百千种业道之器,无非是铜、是铁、是石、是火,此四种物,众业行感”。可知地狱刑具中,更无皮革之类充作刑具也。

(17)羌胡夷狄:羌,古族名,主要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四川一带,最早见于甲骨文的卜辞中,殷周时杂居中原,秦汉时称西羌,居于四川省,成为现代的羌族。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夷,中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有时也泛指外国人。狄,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邢等国间,主要居于北方,故称北狄。羌胡夷狄通常称为外族,这里指无论何方的众生,含有广义的意思。

(18)愁忧:愁罪人之受苦无有穷尽,忧已力之未充,无能相助也。

(19)顶礼:又称头顶礼足、头面礼足、头面作礼、头面礼、五体投地等。这是古印度最高的敬礼。[1]

这时,佛的生母摩耶夫人向地藏菩萨恭敬合掌询问道:“圣者,阎浮提的众生造业有大有小,千差万别,他们所受的果报也有种种不同,具体来说又是怎样的呢?”地藏菩萨回答说:“千千万万的世界或国土中,有的有地狱,有的没地狱;有的有女人,有的没女人;有的有佛法流传教化,有的没有;或者如声闻、辟支佛一样的圣者及其教法,有的有,有的没有。不单单是地狱才算是罪报。”摩耶夫人重又请教菩萨说:“圣者,我只想听听阎浮提的众生,因造种种罪而遭受种种果报的情形是怎样的。”地藏菩萨回答说:“圣母,请您细听,我将阎浮提众生造罪受报的情形大略说一下。”佛母回答说:“请圣者讲一讲吧!”这时,地藏菩萨就对圣母讲:“南阎浮提众生造罪所得报应的情况是这样的:倘若有众生,不孝顺父母,甚至起恶心杀害父母的话,那就要堕入无间地狱,即使经过千万亿劫的久远时日也没有出头之日。倘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恭敬、不尊重佛教经典,也将要堕入无间地狱,就是经过千万亿劫的久远时日也还没有出头之日。倘若有众生侵占、损坏佛经、佛像、经典及寺院的财产物品,勾引僧人或奸污尼众,或是在寺庙里恣意搞邪淫的活动,或是杀害、打骂出家僧尼等,做了这些恶事,也要堕入无间地狱,即使经过千万亿劫 的久远时日也还没有出头之日。倘若有的众生,穿了出家人的服装,假装虔诚向佛,但内心贪恋俗世,将寺庙及僧众公共财产据为己有,为了名闻和利养,欺骗居士信众,违背佛门戒律,造出种种恶业。像这样的人,也要堕入无间地狱,即使经过千万亿劫的久远时日都没有出头之日。倘若有众生偷窃寺院的用具、财物、粮食、衣物等,哪怕只是一件小东西,不经寺院或出家人同意而私自取用的话,也得要堕入无间地狱,即使经过千万亿劫的久远时间也还没有出头之日。”地藏菩萨总结说:“圣母,若有众生做了如上面所说的种种罪行的话,那就一定会堕入到五无间地狱里去受极大苦,在这期间,想要祈求哪怕刹那之间的停止都不可能啊!”摩耶夫人再次问地藏菩萨说:“为什么将这个地狱叫做无间呢?”地藏菩萨解释说:“圣母,所有的地狱都在大铁围山里边。要说大地狱,那就有十八所。其次有五百所,名称都不一样。再其次有千百所,名称也都不一样。所谓无间地狱,它的狱城周长有八万多里,城墙全都是用铁化成,城高一万里,在城墙顶上大火弥漫,连一点空隙都没有。在狱城之内,各个地狱互相连接,名称各不相同,特别有一个地狱,名字就叫‘无间’。这个无间地狱,周围有一万八千里,狱墙高一千里,也都是纯铁化成。狱墙上燃烧的火焰一直通到墙根,墙根的火焰烧到墙上,铁蛇、铁狗也都是烧得火红,喷出火来,在狱墙顶上来回奔跑,驱赶那些想爬出城去的罪人。狱中有大铁床,绵延布满一万里。若一个人受罪,可以亲眼看到自己的周身躺在铁床上遭受折磨;若千万人受罪,也都看见各自的周身躺在铁床上遭受折磨。这都是由于众生犯了众多严重的罪恶,所得到的苦报啊。另外,这些罪人还要承受许许多多各种各样其他的痛苦折磨。那里有千百个夜叉、恶鬼,张开了血盆大口,暴露出像剑一样锋利的牙齿,眼睛像闪电一样在黑暗的地狱里发光,手像铜爪一样结实,把罪人们拖来拽去。有的夜叉用大铁戟来戳罪人,有的刺中罪人的嘴巴、鼻子,有的刺中腹部或背部,把他们挑起来扔向空中,再用铁戟把罪人刺中接住,扔到大火烧红的铁床上。在空中还有许多铁鹰,专门啄食罪人的双眼;还有铁蛇缠住罪人的头颈使他们喘不过气来。罪人全身的关节骨骼里,都被钉上长长的铁钉。或者把罪人的舌头拔出来,用铁犁在上面耕犁;或者把罪人的肠子抽出来寸寸斩断;或者把烧熔的铜汁灌在罪人的口中;或者用烧红的铁水浇在罪人的身上……种种刑罚,万死千生,生了死,死了生。无间地狱里如此种种惨酷的折磨,都是由于众生过去所造的种种恶业所招感的恶报啊!罪人一旦堕入无间地狱,就要经过千万亿劫漫长的折磨,出离之日,遥遥无期。一旦这个世界毁灭之时,便会自动转生到其他世界的地狱中去;那个世界毁灭之时,再转寄到另一个世界的地狱当中,就这样循环转寄,无有休止。当这个世界重新生成之后,还会再转到这个世界的地狱中来。无间地狱里罪报的大致情况就是这样。”“此外,这个地狱之所以称为无间,是因为它是由五种特别严重的报应所组成的,所以叫五无间。第一,日日夜夜折磨不断,以至于累经劫数,也没有片刻时间的间断,故称为无间。第二,一个人身在狱中,其狱是满无间隙的,许多人身在狱中,其狱也是满无间隙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亦称为无间。第三,该狱中的种种刑具和刑罚的方式五花八门,种类俱全。如铁叉、铁棒、铁鹰、铁蛇、铁狼、铁狗、石碓、石磨、铁锯、铁凿、铁锉、铁斧、铁水、铁网、铁绳、铁驴、铁马等。或用铁链绞罪人的颈;或用铁水浇罪人的身体;饥饿时以铁丸子令罪人吞食;干渴时让罪人喝滚烫的铁水……就这样痛苦不堪地承受刑罚魔子谏父,一种接着一种,在无数大劫的时间里从不间断,所以称为无间。第四,无论是男是女,是汉族或是少数民族,是中国人或是外国人,无论是成人或是小孩,无论贵如君主还是贱如乞儿,无论是人类还是龙、神、天人、鬼道,不管是六道中哪一类的众生,只要生前犯有上述罪行的,都会感应到这地狱来,共同受苦,没有丝毫差别,所以称为无间。第五,一旦进入这个地狱当中,从一开始起直到百千大劫,期间的每日每夜每时每刻,都要经历万死万生的痛苦。在任何时候想要有一念间的暂停生死都不可能。除非业报已尽,方能离开地狱去别处受生,从这意义上讲,称为无间。(注:这与第一点不同。第一点说明累经劫数,强调时间的长久。这里说明一天一夜之间即经历万死万生,生死苦楚连绵不断,连一念的休息都没有,强调痛苦的程度。)”地藏菩萨最后对圣母说:“无间地狱的情形,粗略的来说就是这样,假如要详细叙说地狱里的刑具刑罚,众生受苦的惨状,那就是用上一个大劫的时间也说不完啊!”摩耶夫人听完地藏菩萨的讲述之后,深为那些在地狱当中受苦的众生而悲忧痛心,恭敬合掌,并向地藏菩萨顶礼,退回到原来的座位中去了。[1]

这一品叫观众生业缘品第三。观是观察。众生是揽众因而成,逐境而生。众因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因,揽这五因而成的身体。逐境而生,由这种因缘境界而生出来的就叫众生。

梵语毗婆舍那,译为“观”,即是用真智去体察一切事物,俾对一切事物得到正确理地的了解,免去妄加忖度的过失,这就叫做观。所谓众生,或译为有情。有多种解释:(一)众人共生之意。阿含经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间,无男女尊卑,众共生世,故言众生。”(二)众多之法和合而生:是指依一期受报来说,例如法鼓经说万法和合施设,维摩经谓众事会合。大乘义章谓依于五蕴和合而生。故名众生。(三)经过众多之生死;指依业力而流转六道而言。如俱舍光记云:“受众生死,故名众生。”[2]

“业”者造作之意,或译为动也;即是动身口意三业,身体屈伸取舍造作叫身业。口之音声屈曲造作叫口业。心的种种思惟造作,名叫意业。一动就是一业。第二种解释叫因。怎么样招来果报呢?因一动了这身口意任何一业,如果动的善业,将来得善果,动恶业,就招恶业的果报。这个善因恶因的因,就是因果之因的意思。而要发动身、口之业,原由于“意”故。三业均以意为主。心没有动这个“意”,不但身不会动,口也不会动。而真正能推动这意业者,实在是由于“思”所引起。这个心有八个心王,心所法就是“心王”,所有的法,有五十一个心所,思想在佛经上称为“思”,思是个心所,想也是个心所,可是思心所在前,想心所在后。“思为心所法之一,以造作为性者也。”思心一动,起心动念,或叫打主意,叫造作。这个想心所是取相义,必须经过思的境界。这个境界有一个相貌,他心里在哪里取这个相,这是想心所。这个思心所并没有取到外边的境界,他就起心动念,那就是思心所的作用。是以造作为性,所有起心动念都是它推动的,所以真正想要实实在在的修行者,在开口之前或动身之前,必须先细细观察这个“意”。这个“意”正是那个身、口、意的“总动力”。不但必须观察这个意,再进一步更要小心谨慎的审辨其思,看看思心所是思个什么。如果所“思”的是恶法,则与三恶道相应,动了身口就要堕三恶道。若果思的是善法,则与人天道相应,动了身口则转生人天。如果思无常苦空之理,天天动意去做无常观、做苦、空的观,则与二乘人相应,将来了生死出三界得声闻缘觉。要是动“思六度实相,则是菩萨如来。”想要实实在在好好修行,其正本清源之道—就在这个“思”里头,时时自己作主人,好好管住你的“思”,不要“思”错了路,思到恶法,结果全盘皆“输”。[2]

业──这业或者是由言语上造出来的,或者是由身体造出来的,或者是由意念造出来的。造出来怎么不叫“因”,而叫“业”呢?“因”只是这一种、一次,这叫因;业,积久而成业,其中有多种的因,因为因太多了,就不能叫因,而叫业。

再讲“缘”字,有二义:(一)者攀缘:由心思对向境界而起之作用。攀是取境的意思。攀扯外头的境界。(二)者叫助缘:由境界而引起心识之变化者。由外面的境界反过来给你帮助给您心动念头。由外境帮助的缘叫助缘。“境界虽能轻心,而要以心为主”。这个用功修行,在缘起上研究境界能轻修行者的心。但要以心为主。要是修行者对于外面的境界丝毫不动心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则境界与自己毫不相干。或是尽管境界与自己不相干,但修行者心里起攀缘之心,则境界才能转修行者的心,变成以境界为主。随境流转,堕生死之瀑流。“若能对于顺逆之境不起攀缘之心,则境界自无助缘之力用矣。”修行者想要用功修行,了生死、出三界,首先必须看住自己的心,不管是顺己意之境,或逆己意之境,均能不起任何攀缘之心,要用功就以心为主要转境界,不叫境界转我的心。境界轻自己的心;则变成凡夫。心能转境,则成圣人。要“转凡成圣”,就打从这个地方用功,能不被顺逆境所转,则道心现前,就能了生脱死,就能证得涅槃。[2]

缘──是一种造业的因缘,造业的因缘有种种,每一个众生有每一个众生的业缘,而每一个众生所遭遇的境界不同:有的众生所遭所遇都是很快乐的,因为他在往昔所种的都是善因,所以今生就结了善果;有的众生所遭所遇都是非常的困苦艰难,就因为在往昔没有种过善因,而种了恶因,恶因积久而成恶业,所以今生就受这种苦的果报。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就结恶果,种善种恶是由个人所造出来的,不是别人使令造的,所以乃至于成佛,也不是别人叫成的,是修行者自己要用功修行,才能成就。修行者用功修行,这就是种佛因;将来成佛了,结佛果。也就是修行者造佛业,将来就成佛;修行者造的是魔业,就做魔。所以前边说三业恶因之所招感,这是业缘的意思。

地藏菩萨以实相之慧,兴无缘慈,运同体悲,如法谛察,倘众生之遭遇苦难,即前往救护。因为众生有种种差别,业缘亦复各异,是故欲度众生,则必须观众生的业缘。若了知缘生之性本空,则不但无众生可度,而十法界的业缘亦复了不可得。[2]

地藏经十三品,前二品是能化之主,这一品是所化之机。地藏是能化,众生是所化。迷真起妄,故有众生;不迷常觉,则无众生。可知众生无自性,从缘而生,如水成泡,机缘和合而有;色受想行识,五阴和合故有众生,离阴无别生;众生本来空,迷之则有,悟之则无。地藏知众生本空之理,就发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之愿。此愿是真实的,非空口讲白话,无根据之愿也。

众生迷理起惑,由惑造业,故有众生。作十善业,则有天、人、阿修罗三善道之众生;作十恶业,则有地狱、鬼、畜生三恶道之众生。如是在六道之中,头出头没,不能自出,受无量苦。所以诸佛菩萨,发愿度众生。莫作业,无业则无苦矣。地藏观众生恶业之缘,而有地狱。这一品劝众生莫作业,业息则地狱自空。华严经云:“诸天子,汝等之业,不从东方来,止住于心。也不从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十方来,止住于心。但从颠倒生,无有住处,无我无我所,十方推求,悉不可得。天鼓一说,诸天子皆证无生法忍。”可知众生之业,从缘而生,何曾有自性!所以要观,观则不可得矣!故曰观众生业缘品。

在这一品中,佛母摩耶夫人向地藏菩萨询问阎浮提众生的造业差别及所感恶趣的情形,地藏菩萨首先为佛母讲述了无间地狱的造业因缘。若是犯了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侵损常住,玷污僧尼;伪作沙门,欺诳白衣;偷窃常住财物等罪行,则当堕五无间地狱。继而,地藏菩萨解释了该地狱之所以号称“无间”,是因为在该地狱中,日夜受罪,无时间绝;一人亦满,多人亦满;罪器刑罚,苦不堪言;不论男女、贵贱,罪行业感,悉同受之;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最后,地藏菩萨告诉佛母摩耶夫人,若是广说地狱罪器等名,及诸苦事,即使用上一劫的时间也说不尽。[1]

地藏经

《地藏经》,中文版本是唐朝高僧实叉难陀翻译的。又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本愿经》、《地藏本 行经》、《地藏本誓力经》。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册。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3]

实叉难陀(Siksananda 652年-710年)唐代僧人。佛经翻译家。又译施乞叉难陀,意译学喜。于阗(今新疆和田)人。通大小乘和外学。据《宋高僧传》卷二载,他共译经19部107卷。最主要的是《华严经》和《大乘入楞伽经》,武则天均撰有序文。此外还译有《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如来不思议境界经》、《普贤菩萨所说经》、《文殊师利授记经》、《十善业道经》、《右绕佛塔功德经》、《大乘四法经》、《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摩诃般若随心经》等。[4]

上一篇:三浦研一

下一篇:任添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