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万大写,大写百千万?填写的大写怎么写
千百万大写如下:
千大写:仟。
百大写:佰。
万大写:万。
大写数字是中国特有的数字书写方式,利用与数字同音的汉字取代数字,以防止数目被涂改。 据考证,大写数字最早是由武则天发明,后经朱元璋改进完善。
不管是阿拉伯数字(1、2、3……), 还是汉字小写数码(一、二、三……), 由于笔画简单,容易被涂改伪篡。所以一般文书和商业财务票据上的数字都要采用汉字数码大写: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兆”本身笔画已经比较复杂,使用机会也少,没有必要再用别的字代替)。
如“ 3564 元”写作“叁仟伍佰陆拾肆圆”。这些汉字的产生是很早的,用作大写数字,属于假借。数字的这种繁化写法,早在唐代就已经全面地使用了,后来逐步地规范化成一套“大写数码”。
扩展资料:
大写本意
汉字中的数字原本没有大小写之分。“大写数字”实际上是“小写数字”的10个同音别字,“大写数字”原本另有其意,有一些沿用至今,另有一些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遗失、忘却。
壹:专一
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荀子·大略》
译:君子一心一意地教,学生一心一意地学,很快就会有成就。
贰:变节,叛变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卫风·氓》
译: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
叁:“参”的另一种写法,加入,接见
肆:任意妄为
伍:古有“五人为伍”之说
陆:高出水面的而地势平坦的土地
柒:漆树或漆料
捌:聚拢谷物的没有齿的耙(有齿为耙,无齿为捌)
玖:黑色的美石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诗经·卫风·木瓜》
译:(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拾:捡。
大写数字壹贰叁肆到拾怎么写百千万
大写数字写到百千万是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比小写数字要复杂很多,但也有它的好处,例如大写数字用在账本中就能有效阻止有心人修改数字,而正是这一优点让大写数字得到发扬光大,明朝时期的皇帝朱元璋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防止贪官修改账本。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痛恨贪官,但贪官确实历朝历代都存在的,而贪官为了谋取钱财一般会在账本上做手脚,小写数字只要加一两笔,整个数量就会出现变化,直到朱元璋想要整改贪官风气才发现这一点,于是他下令全国的账本只能用大写数字记账,比起小写数字,大写数字无法修改,这一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大写数字的历史起源
大写数字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发扬光大,关于最开始的起源出现争议,有隋唐、武后、宋代等几种说法,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清代顾炎武的说法,原话是凡数字作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制字,具体是从何时开始沿用现在已经不得而知,只能判断出在东晋末人们就下意识的在券契使用大写数字。
大写数字沿用到宋代时,官府的文书中所有关于数字的记录都要用大写,关于这一点宋代学者程大昌在其所著《演繁露.十数改用画字》记载道今官府文书凡计其数,皆取声同而画多者改用之。于是壹、贰、叁、肆之类,本皆非数,直是取同声之字,借以为用,贵点画多不可改换为奸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