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菩萨 ?
肉身菩萨有三种表达的含义:
第一种好理解,就是对得道高僧的尊称,意思是说这位高僧的道行和修为简直就是“活生生的菩萨下凡”。故称其为“肉身菩萨”。
第二种比较难理解,因为科学家还没法解释这种现象。得从僧人处理身后事的方式说起。通常大的寺院都有安排僧人去世后的处所,分别为二种形式,一是火化,这是采用最多、最普遍的方式,包括释迦牟尼也是如此;二是装缸(这是僧人在修行中预知自己有可能修成正果,特将身躯留下作为给世人教育的工具,故在临终时交代弟子将其身躯装入一底部有孔的大缸,周边塞满木炭,存放三年再行打开,若身体未腐烂则代表修成正果,弟子便会漆金保存,称为“金身”。最典型的当属广东六祖惠能和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化身金乔觉的金身了),若已腐烂,则从坐缸底部点燃焚化。那么,凡是以此种方法留下躯体的,民间都称为“肉身菩萨”。其实,这样的金身,也属于“舍利子”,也是修行者精神和肉体结合的结晶体,只不过没有经过火化而已,称为“身舍利”;经过火化的舍利子,则称为“碎舍利”。
第三种则超出了科学家的理解范畴之外。佛教的六大修行途径(六度波罗蜜)之一:禅定,通常修为高的人会进入到入定的境界,一定就是几天几月几年甚至百千年,不吃饭不睡觉不上厕所,譬如达摩在少林寺一定就是9年;1940年广钦法师一定就是4个月,如果不是弘一法师亲自来唤醒,恐怕还会定下去;1907年虚云老和尚在泰国曼谷讲地藏经,一定就是9天9夜,万众来观摩,惊动国王及大臣前来皈依。所以,那些一入定就长期不动的高僧,都被民众称为“肉身菩萨”。
肉身菩萨是怎么形成的
1.修行结晶
肉身菩萨是佛教中的高僧示寂后,其身体经久不烂,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者,从现存的肉身菩萨中得知得知,他们生前修行非常严谨,有的在深山中苦修,有的入世行医,有的则是治身心于一处,因此佛教中认为肉身菩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严谨的修持。
2.修行者的愿心
佛教中修持严谨的高僧大德非常多,但是肉身菩萨非常少,这里蕴藏着肉身菩萨形成的第二个原因,许多高僧大德在圆寂时会选择将遗体火化,这一类修行者的观点是四大皆空,不着于相,而肉身菩萨则是在圆寂前嘱托要保留好遗体,出自于慈悲度生的愿心。
肉身菩萨相关疑云
唐朝时期的金地藏成为九华山第一尊肉身菩萨,后来在明朝、清朝以及民国时期相继出现九尊肉身菩萨,完全对外开放后,九华山再次出现五尊不腐的肉身菩萨,目前在九华山共有十五尊肉身菩萨,十分罕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为九华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而2015年3月17日时,荷兰国家博物馆的专家,他在对一尊有着近千年历史的中国佛像进行CT扫描,扫描后发现佛像中有一个正在打坐的和尚,这个和尚其实是一尊内脏被挖空的人体木乃伊,经过中国文物学家的仔细研究和观察,怀疑这一尊肉身菩萨是二十年前被盗走的祖师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