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的高原
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
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介于北纬26°00′~39°47′,东经73°19′~104°47′之间。
青藏高原地质构造:
青藏高原由北向南包括祁连-柴达木、昆仑、巴颜喀拉、冈底斯、喜马拉雅、羌塘-昌都等6个构造带,各构造带之间为蛇绿混杂岩所代表的缝合带隔开,大致以龙木错-金沙江缝合带为界。
高原北面的祁连-柴达木、昆仑、巴颜喀拉构造带等属于欧亚古陆南缘的构造带,在早中元古代结晶基底上,发育了早古生代优地槽,加里东运动使地槽回返,形成褶皱基底,晚古生代转化为稳定的盖层。
高原南面的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带,在中晚元古代结晶基底上整合递变,从早古生代开始发育了地台盖层,海相沉积一直延续到始新世,其中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广泛发育了冈瓦纳相冰海杂砾岩和冷水型生物群,是冈瓦纳古陆北缘的微陆块。
中国四大高原
1、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具有“世界屋脊”、“第三极”的美誉,其东西长达2800千米,南北宽度为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为25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而且青藏高原的自然历史发育极其年轻,只是受多方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形成了全世界最高、最年轻且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紧密结合的自然地理单元。
2、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牧场,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因位于北侧,而被叫做北部高原,其海拔1000~1200米,地势南高北低,北部形成东西向低地,而且内蒙古的怪风以及湖泊较多,另外蒙古高原平均每平方千米仅3人。
3、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其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400~800千米,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等,另外云贵高原上多落水洞、漏斗、圆洼地、伏流、峡谷等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此外云贵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
4、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该地区的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并富含各类矿物养分,适合农耕种植,另外黄土的海拔1000~2000米,厚度一般在50-80米之间,最厚可达150-180米,且黄土高原上有着黄土地独特的文化,产生了以“窑洞”为代表的民居和以信天游、安塞腰鼓为代表的民间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