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矿物分离工作中分离产品的提取工序是关键的一环,尽管矿样分离得很好,如若提取不过关,也是枉然。下面介绍一种较新的提取设备—吸滤器。
吸滤器是作者为提取重液分离产品、过滤重液及冲洗液用而研制成功的一种玻璃仪器。自重液引用到矿样分离以来,人们在分离实践中曾研制出多种提取分离产品的方法和过滤方法。如在提取分离产品方面有:勺舀、分液漏斗、各种双层分离管、冰冻截取等。在过滤方面有:自然过滤、砂芯漏斗抽滤。上述种种方法都是重液分离矿样的历史产物,都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得到推广应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共同的特点是:提取、过滤绝然分成为两道工序。因此,分离操作麻烦、效率不高。下面所介绍的吸滤器,则能在提取物料的同时进行过滤,从而节省时间,简化了操作,减少了物料的耗损。经近年来使用证明:在保证分离质量和提高分离效率上比其它方法有其独到的优点。不仅可应用于重液分离,还可应用于超声波分离及其它方面。
吸滤器由七个部件构成,安装由下至上:1.抽滤瓶,2.无管漏斗,3.圆锥形砂芯过滤板,4.滤纸,5.内罩,6.上罩,7.吸管。
1、抽滤瓶(亦称吸滤瓶)
其作用与一般抽滤瓶相同。与无管漏斗的外圆锥面为磨口真空密封配合。其上玻璃咀与真空泵或电动抽气机相连。为防止抽滤瓶被抽破,可先接一只安全瓶,然后再与真空泵相接;下玻璃}E彬}放出滤液用,亦可先接一只锥形瓶作安全瓶及装盛滤液用,然后与真空泵相接。一套具两只抽滤瓶,一只供过滤重液用,一只供过滤清洗液用。
2、无管漏斗
其作用与普通漏斗相同。因无漏管而得名。其作用与普通漏斗相同。因无漏管而得名。其下部磨削成另一小漏斗,作安置漏斗状砂芯过。滤板用。漏斗口端面与上罩为真空密封接触。
3、漏斗状砂芯过滤板
叠合于无管漏一斗的下部。作支撑滤纸及滤液的通道用。由于其形状如漏斗,所以便于贴放漏斗状滤纸。而滤纸在抽滤的条件下不被抽破,其原因就在于此过滤板扩大了抽漏面,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减小了压强,相对地增强了滤纸的抗拉强度。
4、滤纸
折成漏斗状,叠合于无管漏斗及过滤板上。
5、内罩
其作用有二:(1)封闭,用来封闭办公室与漏斗之间的间隙,防止气流从间隙中通过,从而加快过滤速度。(2)起防护罩的作用,即防止被吸取的物料及液体喷溅于上罩的内侧面上而沿滤纸的外缘渗漏。内罩与无管漏斗成圆锥状吻合接触。
6、上罩
上罩盖于内罩之外,伏于漏斗之上。罩口下端与漏斗上端口为磨砂真空密封接触。其顶口与吸管的橡皮塞为真空密封相接。其作用:固定吸咀。在真空泵抽气的条件下,使其与漏斗内侧所封围的空间造成负气压,从而使吸咀吸取物料。
7、吸管
吸管一端作吸取矿样用,一端通过橡皮塞插入内罩中,将吸取的物料导入浮斗之中进行过滤。吸管的材料一种为玻璃弯管,一种为无色透明的管壁稍厚的塑料软管。若用后者,其吸矿咀用相应直径的薄壁不锈钢管。
使用本器皿尚需配备:
1、真空泵或电动抽气机一台,抽气量:60-30升/分;
2、开关控制盒。由串联的三支玻璃三通活塞开关和固定盒组成,用于转换真空泵的抽气方向;
3、200-300毫升的锥形瓶2-4只,作安全瓶用;10毫升、50毫升注射器各一支。
吸滤1.洗净、烘干吸滤器及其它器皿;
2.将无管漏斗放于抽滤瓶上。注意漏斗与抽滤瓶不能互换,其它部件可以互换。否则会造成漏气。
3.放入圆锥形过滤板。
4.放入滤纸,使与漏斗吻合。
5.开动真空泵,打开兰通玻璃活塞,此时滤纸应紧贴子漏斗上,否则滤纸需要重叠,使其大小与漏斗吻合。
6.加上内罩。
7.盖上上罩,吸管通过橡皮塞固定在上罩上不动,使吸管末端插入内罩中约20-30毫米深处。如装配合格,轻提上罩可将整个吸滤器提起,否则就要检查漏气的原因。
8.吸取矿样
如果使用玻璃吸管则转动分离烧杯或分离试管,使吸矿咀接近要吸取的矿样。一般吸矿咀离被吸矿样层表面1毫米左右为好,太远吸取困难,太近则会造成喷溅。若使用塑料软管的吸管时,则移动吸咀吸取矿样至尽。
9.冲洗
吸完矿样后,停掉真空泵或关闭玻璃三通活塞。稍等片刻,取下上罩、内罩,移滤纸于冲洗瓶上,用注射器吸取冲洗液,冲洗净喷溅于内罩以及吸矿管上的犷样,然后再开动真空泵或打开玻璃三道活塞进行过滤,直至冲洗过滤干净为止。如果过滤速度慢,可加上内翠压紧滤纸。
过滤作过滤器皿用时,则去掉上罩及吸矿管,其操作同吸滤的第九步骤一冲洗。
由吸滤器的结构及其操作中可以看出,其所以能吸取物料、过滤液体主要是它以真空泵为动力,抽取吸滤瓶中的空气,使之产生负气压所致。
由于真空泵或抽气机的抽气作用,使抽滤瓶内、漏斗面以下的空间产生负气压,而漏斗面以上的空间,由于吸咀口与外界相通,所以保持原大气压不变,因此,漏斗面上下之间产生了气压差。又由于大气压力是由木向小的方向传递,致使漏斗中的液体在大气压力差与重力的共同作用下,迅速通过滤纸而渗漏于抽滤瓶内。此即抽滤的原理。抽滤又称减压过滤,它比自然过滤快的原因就在于大气压力差参加了作用。
吸取的原理:主要是气流的空吸作用。在吸取物料时,吸滤器各部件所封围的空间都处于山真空泵抽气而产生的同一气流中。空吸作用的强弱除与吸管中气流灼流速有关外,还和吸咀横截面与真空泵的进气口面积的比位有关。流速愈大;面积比值愈大,则空吸作用愈强。由于吸滤器不可能将横截面积的比值设计过大,所以吸滤器的空吸作用主要是流速起主导作用。气流在吸咀口的流速可高达加米厂秒以上。因此,在吸咀口附近的局部空间将形成真空。若将吸咀移近分离好的颗粒状的物料表面以上1毫米处,此时物料及液体则同时被吸进吸管,又在吸管中的气流夹带下,落人漏斗中的滤纸上,固体物料则被滤纸阻隔而滞留下来,而液体则在气压差与重力的共同作用下迅速通过滤纸堕落于吸滤瓶中。
以上所叙即为吸滤器在吸滤过程中的基本原理。
吸滤器的先进之处在于:
1.把快速的抽气过滤(减压过滤)与先进的抽气吸取协调地结合起来,组成为一个谐然的统一体。亦即将吸取与过滤合二而一。提高了分离效率,例如:分离粒度为2-0.1毫米、重量为20-30毫克的样品从分离到烘干样品只需15-20分钟。同时,该吸滤器操作简便,可充分保证分离产品质量,减少物料的耗损量。
2.改革了抽滤漏斗。将布氏漏斗与砂芯蒲氏漏斗的圆平面过滤板改成了圆锥形(漏斗状)过滤板。因此,较之布氏漏斗与砂芯蒲氏漏斗有便于贴放漏斗状滤纸的优点。并为过滤漏斗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
吸滤器不仅供重液分离用,也可用于其它需要吸取与过滤的工作。虽然如此,本吸滤器还是存在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例如:
1.吸滤后重液的比重比吸滤前配制的比重稍有大。其原因,是由于配人重液中的易挥发组份如苯、乙醚、甲苯等,在吸滤时的高速气流中挥发掉一部份,从而使重液的比重增大。因此,可利用这一点来调配重液的比重;
2.单位时间内的耗损量稍大于自然过滤的耗损量。
总之,吸滤器研制成功的意义,正如一位使用过的同志所评价的那样:“东西虽小,却解决了重液分离工作中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