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酷刑有哪些?
1、腰斩
腰斩自我国春秋时代开始实行,其实腰斩的出现实际上是刑罚文明上的一种进步,因为殷商时代的多是保留原始部落食人肉的习俗,到周代“砍斩”逐渐取代了“烹煮”。
2、车裂
把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车上,套上马匹,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拉,这样把人的身体硬撕裂为六块,所以名为车裂。有时,执行这种刑罚时不用车,而直接用五条牛或马来拉,所以车裂俗称五牛分尸或五马分尸。
3、凌迟
凌迟始见于辽代,俗称“千刀万剐”,是我国古代社会中最残酷的刑罚之一。辽国是第一个将凌迟列入刑法的国家,随后的金、元、明、清的法律中都有凌迟这一刑罚。凌迟一共要用3357刀,最后一刀必须要将罪犯刺死才算成功,并且之前的3356刀都不允许罪犯死掉。
4、刖刑
中国古代刑罚之一,又称剕刑,是古代一种酷刑,通常都是砍去受罚者左脚、右脚。刖刑在夏朝称膑,周朝称刖,秦朝称斩趾。亦有指刖刑是削去膝盖骨(膑骨)使犯人不能站立的说法。
五、黥面
黥面,指在脸上刺字、涂墨,又称墨刑。黥面同劓、宫、刖、杀相比,墨刑显然是最轻微的。
但是,这种刑罚也要伤及皮肉甚至筋骨,所刺的字是永久性的,这种刑罚会用于身体上的显著部位,不仅给人造成肉体上的痛楚,同样使人承受巨大的心里羞辱。
古代酷刑
1.凌迟
在电视剧中经常听见凌迟处死这个词,它是指将犯人千刀万剐,是古代社会最残酷的刑罚之一,辽国是第一个将其列入刑法的国家,后来的金、元、明、清都沿用了这一刑罚。凌迟时犯人要接受3357刀,最后一刀将其刺死才算完美。
2.车裂
车裂这种酷刑在周代就已经开始实行,俗称五马分尸,行刑时把犯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马车上,然后朝不同的方向驱赶马车,人的身体就会被撕裂成五部分,不过有时候行刑不会用马车,而是直接用一头牛进行拉扯。
3.腰斩
腰斩这种酷刑到了雍正年间才被废除,刚开始的时候是用斧头把人的腰部斩断,将身体一分为二,后来为了方便直接用虎头铡行刑,看上去非常残忍,因为人的五脏六腑都在上半身,腰部切断后很长时间才会断气。
4.剥皮
剥皮是指将人的身体从脊椎处下刀,把背部皮肤分成两部分,将皮肤和肌肉像蝴蝶展翅一样撕开。在《满清十大酷刑》中记录的剥法是将人埋在土里,脑袋露出来,在头顶用刀割一个十字形,再将头皮拉开,往里面灌入水银。
5.烹煮
烹煮是将犯人放进装有沸水和热油的大锅中,然后在锅底不断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受刑人会被活活烧死在锅里面。根据史书记载,周朝的始祖西伯在被囚禁的时候,就被人用烹煮这种刑法赐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