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仙人指的是
桃花仙人指的是唐伯虎。
桃花仙人出自明代画家、文学家、诗人唐寅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翻译: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桃花仙人种了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
《桃花庵歌》里面的桃花仙人所指的就是唐伯虎自己,也是桃花仙人的来源。
扩展资料:
《桃花庵歌》原文及翻译:
原文:《桃花庵歌》
朝代:明代 作者: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译文: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桃花仙人种了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觉。
日复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复一年的酒醉又酒醒。不愿意在华贵的车马前弯腰屈从,只希望在赏花饮酒中度日死去。
车马奔波是富贵人的乐趣所在,而无财的人追寻的是酒盏和花枝。
如果将富贵和贫贱相比,那是天壤之别。如果将清贫的生活与车马劳顿的生活相比,他们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闲适之乐。
世间的人笑我太疯癫了,我笑他们都太肤浅。还记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没有花也没有酒,如今都被锄作了田地。
桃花仙人指的是
桃花仙人指的是唐伯虎,他在《桃花庵歌》中写道: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诗中的桃花仙人指的就是唐伯虎,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乐于归隐、淡泊名利、不愿和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更是体现出追求自由的精神。
唐伯虎的个人简介
唐伯虎就是唐寅,是明朝有名的画家、书法家、诗人。成化二十一年,唐伯虎考中了苏州府试第一名,他结识了好友张灵。宏志十年,唐伯虎参加录科考试期间和好朋友张灵宿妓喝酒,十分放浪,而提学御史方志非常讨厌这种现象,唐伯虎在录科考试中名落孙山。
唐伯虎在绘画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他的画作很少注明年份,并且画风经常发生变化,没有规律,从题材上看,主要有山水画、人物画、花鸟写意画等。唐伯虎对于画人有很强的功底,他的仕女图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线条劲细,还有一种是笔墨流动爽利。
唐伯虎的诗词以才情取胜,除了诗词文章外,他还尝试作曲,大多采用民歌的形式。其代表作有《百忍歌》、《上吴天官书》、《江南四季歌》、《桃花庵歌》、《一年歌》、《闲中歌》、《花酒》、《寄妓》、《哭妓徐素》、《代妓者和人见寄》、《玉芝为王丽人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