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的15个国家是哪些国家
苏联解体分裂成15个国家分别是:
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共和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摩尔多瓦。
苏联解体(俄文:Распад СССР,英文:Dissolution of the Soviet Union)是指: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及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瓦解的事件。1991年9月6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2月26日,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原苏联在海外的一切财产、存款、外交机构、使领馆等由俄罗斯接收。
扩展资料
苏联解体原因:
1991年以来,国内外政治界、学术界许多人士对苏东剧变的原因、影响和后果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视和研究,已经出版的著述和发表的论文数量浩繁,观点各异。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思想理论上,教条主义禁锢、思想僵化,
照抄照搬脱离本国国情;政治领域中,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官僚主义盛行、严重脱离群众;在经济发展上,计划经济体制一统天下,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片面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收入分配长期搞平均主义,人民生活改善十分缓慢;
在对外关系上,搞大国主义、霸权主义,干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全面扩军备战,与美国争霸,消耗和削弱自身实力,等等。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苏联不承认私有财产也不尊重和保护一切私有财产与公民权利,违背了国际历史文明的发展潮流。
至于改革失败的原因,戈尔巴乔夫在2015年归结为两点:一是起步太晚,等到他上台启动实质性改革,对积重难返的苏联模式来说为时已晚;二是急于求成,他推动的改革开始后,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引起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当时苏联 社会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
苏联解体成几个国家:
苏联解体之后,分裂为15个国家,这些国家包括:立陶宛、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爱沙尼亚、塔吉克斯坦、拉脱维亚、亚美尼亚、乌克兰、土库曼斯坦、白俄罗斯、俄罗斯联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苏联解体成几个国家详细介绍:
第一、俄罗斯
俄国本来也是苏联的创始国之一,而且本身俄国也是zhi面积最大的一个加盟国,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经济也是持续低迷,一直到了21世纪之后,俄罗斯的经济才开始慢慢的复苏。现在俄罗斯的人均GDP应该已经达到了11,000美元了。
第二、乌克兰
乌克兰同样也是苏联的创始国之一,乌克兰的国土面积大概是60多万平方千米,这在欧洲来说应该也算是一个面积比较大的国家了。乌克兰是一个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乌克兰的农业产值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而且乌克兰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
第三、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大概是2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大概是不到1,000万。实际上白俄罗斯的畜牧业以及工业还有农业都算是比较发达的,在欧洲也算是一个排名中等的国家。
第四、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其实是当初被苏联强行吞并的一个小国家,1991年的时候,拉脱维亚也是宣布正式独立,独立之后的拉脱维亚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现在的人均GDP也是达到了1.8万美元。
第五、立陶宛
实际上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差不多,当初都是被苏联强行吞并的。但是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不同的一点就是独立的时间比较的早,在1990年的时候,立陶宛就已经宣布独立。后来的立陶宛则是直接倒向了西方国家,而现在的立陶宛也是在北欧当中,后来又加入了欧盟,不过现在的立陶宛人均GDP也是达到了1.9万美元,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发达国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