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胤囊萤的成语典故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diǎn gù。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车胤囊萤的成语典故,希望能帮到大家!
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识鉴》“车胤父作南平郡功曹”条注引《续晋阳秋》(南朝宋·檀道鸾撰):“(车)胤字武子,南平人。父育,为郡主簿。太守王胡之有知人识,裁见,谓其父曰:‘此儿当成卿门户,宜资令学问。’胤就业恭勤,博览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继日焉。”《艺文类聚》卷九十七亦录,文略。《晋书·车胤传》亦载。
释义用法
晋代车胤家贫,夜间无油点灯,每至夏天就收集萤火虫放在白绢口袋中以照明夜读。后以此典形容贫士勤学攻书;也以此咏萤。
用典形式
【对萤】唐·李商隐:“日下徒推鹤,天涯正对萤。”
【映书】唐·护国:“三径尚余行迹在,数萤犹是映书残。”宋·陈与义:“却马已录仙人方,映书曾登君子堂。”
【胤萤】唐·李商隐:“枕寒庄蝶去,窗冷胤萤销。”
【萤席】唐·罗隐:“雪天萤席几辛勤,同志当时四五人。”
【萤案】元·王逢:“十年萤案书连屋,八月龙湾浪拍天。”
【萤雪】宋·辛弃疾:“平生萤雪,男儿无奈五车何。”
【萤窗】唐·许浑:“殷勤为谢南溪客,白首萤窗未见招。”
【萤聚】唐·杜牧:“积学萤尝聚,微词凤早吞。”
【窗萤】唐·韩愈:“毕事驱传马,安居守窗萤。”
【照书】唐·司马礼:“爱尔持照书,临书叹吾道。”
【聚萤】唐·王维:“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唐·韩浚:“应怜聚萤者,瞻望独无邻。”唐·罗隐:“少年辛苦今飘荡,空愧先生教聚萤。”
【囊萤】唐·元稹:“囊疏萤易透,锥钝股多坑。”唐·贯休:“一听玄音下竹亭,却思窗雪与囊萤。”
【收萤光】唐·于濆:“东堂桂欲空,犹有收萤光。”
【武子窗】宋·杨亿:“武子窗尘积,隋家苑树深。”
【拾流萤】唐·杜甫:“客来洗粉黛,日暮拾流萤。”
【临书卷】唐·杜甫:“未是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借余光】唐·骆宾王:“下帷如不倦,当解借余光。”
【案头萤】宋·陆游:“视客恰如堂上燕,捐书那顾案头萤。”
【读书萤】唐·杜甫:“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千死读书萤。”清·钱谦益:“玉雪肌肤额发青,秋堂自伴读书萤。”
【照书萤】清·顾炎武:“门外晓寒萦带草,林端秋散照书萤。”
【照露萤】宋·苏轼:“寒窗孤坐冻生瓶,尚把遗编照露萤。”
【收萤慕车】唐·白居易:“折桂名惭郄,收萤志慕车。”
【拾萤读书】宋·陆游:“拾萤读书定何益,投笔取封当努力。”
【流萤聚书】北周·庾信:“池水朝含墨,流萤夜聚书。”
【读书聚萤】宋·陆游:“意言挥戈可退日,身乃读书方聚萤。”
【露萤照书】宋·周邦彦:“尚有练囊,露萤清夜照书卷。”
囊萤夜读的故事和含义
在晋代时期,有一个少年名叫车胤,他聪明好学,但是家境贫困,父母无法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家中的钱财只够一家人解决温饱问题,根本没有余钱购买油灯供他读书,所以车胤只能利用白天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车胤正在院子里背书,突然看见很多萤火虫聚集过来,在低空中盘旋飞舞。
在黑夜中,这些点点荧光变得格外耀眼,车胤心中突然产生一个妙计,他决定将这些萤火虫收集起来放在容器里,这样就成了一盏灯。于是车胤找来一个白绢口袋,然后把萤火虫抓住放进去,接着绑住袋口挂在房梁下,虽然亮度不高,但足以支撑他看书,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车胤最后成为了一名大官。
囊萤夜读的含义
囊萤夜读这个成语典故告诉我们,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只要我们肯钻研,勤奋学习,最后一定会有所成就。故事中的车胤在没有学习环境的情况下都能自己创造环境,由此功成名就,而我们如今处于一个先进的社会环境下,更应该勤学苦读,将来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勤学苦读的成语故事
除了囊萤夜读之外,有关勤学苦读的成语还有凿壁偷光、悬梁刺股、韦编三绝、牛角挂书、圆木警枕、手不释卷、映月读书、牧豕听经、燃糠自照、带经而锄等。其中凿壁偷光最为经典,讲述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所以在墙壁上凿出一个洞,借助邻居家的烛光供自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