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指什么时候?
初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又称孟夏。农历四月,进入夏季,气温回暖, 四月有孟夏、阴月、梅月的别称。农历夏季的三个月即四、五、六月,分别对应称为"孟夏""仲夏""季夏"。
立夏刚过,最近的天气是一阵大雨,一阵日晒,暑热既盛,雨水亦多,可谓天暑下迫,湿气亦重,上蒸下湿,湿气与热邪相结合,广东地处南方亚热带地衡陪碧区尤为突出。
扩展资料:
在北温带,气象意义上的夏季为5月21日(小满)~8月22日(处暑);在南温带,气象意义上的夏季为11月21日(北半球的小雪)~次年2月18日(北半球的雨水)。
在南半球,一般12月、1月乱伍和2月被定为夏季。气候学意义上讲:连续五天平均温度超过22度算作夏季,直到五天咐举平均温度低于22度算作秋季。
如果按公历,大概孟夏是5月,仲夏是6月,季夏是7月。因为夏至那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夏至总在公历6月21日或者22日。
初夏时节是几月份
初夏时节是农历四月份,也叫作孟夏,是夏季的第一个月,另外农历夏季的三个月分别是四、五、六月,对应的名称分别是孟夏、仲夏、季夏,此时立夏刚过,天气变化多端,有时会突然下雨,然后突然日晒,尤其广东等处于南方亚热带的地区非常突出。
另外初夏除了孟夏这个叫法之外,也叫梅子黄,梅子就是梅花树上的果实,梅花每年冬季开放,次年初夏时节就会逐渐成熟,梅子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既能直接食用,也能加工成梅子酒、梅子茶、乌梅等,而且梅子含有丰富的钾,但酸敛性较强,食用过多对牙齿不好。
时节是什么意思
时节是汉语词汇,指的是季节、时光、时候,也是四季的节日,在古籍《管子.君臣下》哟记载,原文是故能饰大义,审时节,上以礼神明,下以义辅佐者,明君之道,除此之外也体现在诗句中,例如 欧阳修《初至夷陵答苏子美见寄》中写道时节同荆俗,民风载楚谣。
时节有哪些
时节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其中立春、立下、立秋和立冬被称为四立,代表季节开始的意思,除了四立也有反映温度变化的时节,如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不仅如此,在时节中也有反映物候现象的惊蛰、清明、小满、芒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