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练秀才杨柳

时间:2023-04-29 14:26:05编辑:奇闻君

折柳赠别的风俗始于汉人而盛于唐人。这首诗虽未指明地点,从诗意看,写的大概也是灞陵折柳赠别的事。

诗的前两句,“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在读者面前展现了这样的场景:初春,水边(可能指长安灞水之畔)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微黄的长条。一对离人将要在这里分手,行者驻马,伸手接过送者刚折下的柳条,说一声:“烦君折一枝!”此情此景,俨然是一幅“灞陵送别图”。

诗的后两句,“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就语气看,似乎是行者代手中的柳枝立言。在柳枝看来,此时此地,万物之中只有春风最相爱惜,虽是被折下,握在行人手中,春风还是殷勤地吹拂着,可谓深情款款。柳枝被折下来,离开了根本,犹如行人将别,所以行者借折柳自喻,而将送行者比作春风。这层意思正是“烦君折一枝”所表现的感情之情的深化和发展。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生动贴切,新颖别致。

这首诗是从行者的角度来写,在行者眼里看来,春风吹柳似有“相惜”之意与“殷勤”之态,仿佛就是前来送行的友人。这是一种十分动情的联想和幻觉,行者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到物象之中,本来是无情的东西,看去也变得有情了。[1]

《苕溪渔隐丛话》:《复斋漫录》:予读唐杨巨源“江边杨柳曲尘丝”之句,不知所本。后读刘梦得《杨柳枝》词云;“风阀轻遮翡翠帏,龙池遥望曲尘丝。御沟春水相辉映,狂杀长安年少儿。”乃知巨源取此。

《鹤林玉露》:唐人柳诗“水边杨柳曲尘丝……”,朱文公每喜诵之,取其兴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唐孟庄曰:遇物生情,才得作绝三昧。

《删订唐诗解》:唐云:柳如烟丝,折以赠别,而春风吹拂,更是有情:此就题翻意法。吴云:言春风之不忍于柳,以见离别之苦。

《古今词统》:徐士俊:他人说风妒花,此翻说风惜花。

《湘绮楼说诗》:王闿运:因景造情,婉而多致。

《唐人绝句精华》:宋谢枋得评曰:“杨柳已折,生意何在,春风披拂如有殷勤爱惜之心焉,此无情似有情也。仁人君子常以天地生物之心为心,兴哀于无用之地,垂德于不报之所,与春风吹断柳何异!”按谢氏此评,于诗人用意推阐至极,读诗中三四句,确有寓意。谢氏以比仁人君子应物之心,虽不免过高,然亦题中所有之义也。[4]

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

[1] 林东海 等 . 《和练秀才杨柳》 . 上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 737-738 .[2] 邓诗萍主编 . 唐诗鉴赏大典 第3卷 . 长春 :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07 . 2 .[3] 彭定求 等 . 全唐诗(上)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 823 .[4] 于海娣 等 . 唐诗鉴赏大全集 . 北京 :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 303 .

上一篇:小神晶

下一篇:口力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