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汩”怎么读?
汩汩gǔgǔ
一、释义
[gǔ]
1、〈动〉(形声。从水,曰( yuè)声。本义:治水,疏通)
2、〈动〉弄乱;扰乱
3、沉迷 。
4、淹没;湮灭
5、〈象〉汩都都(水流声);汩碌碌(象声词。多形容转动声)
[yù]
〈形〉疾行。如:汩汩(水急流的样子; 汩徂(疾行);汩话(水疾流的样子);汩流(急流);汩越(水涌的样子)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汩,治水也。从水,曰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汩,治水分流。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曰”作声旁。
三、造字本义
动词,比喻溪流匆匆流淌时发出“嘀嘀咕咕”的声音,好像溪水自言自语一样。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如图)
组词:汩汩、汩没、汩和、没汩、汩殁、汩活、洄汩、戫汩、汩陈、浮汩、汩潏、淙汩、汯汩、汩淴
一、汩和[gǔ hé]
扰乱和气;损伤元气。
二、洄汩[huí gǔ]
水流湍急回旋。
三、汩咄[gǔ duō]
隋唐时靺鞨族部落之一。
四、陵汩[líng gǔ]
践踏毁弃。
五、汩都都[gǔ dōu dōu]
水流声。
汩汩怎么读
汩汩的读音为gǔ gǔ,其是拟声词,形容波浪的声音,也比喻文思勃发,还有着沉没、沦落的意思,比如王羲之《用笔赋》:“没没汩汩,若蒙汜之落银钩;耀耀晞晞,状扶桑之挂朝日。”这里的汩汩有着沉没的含义,再比如林逋《杂兴》诗之二:“一壑等闲甘汩汩,五门平昔避炎炎。”汩汩的意思和前面一样。
形容波浪的诗句
1. 三井应潮通海浪,五峰攒寺落天花。——李郢《送僧之台州》
2. 海浪恬月徼,边尘静异山。——令狐楚《圣明乐》
3. 海浪恬丹徼,边尘靖黑山。——张仲素《杂曲歌辞·圣明乐》
4. 海浪扶鹏翅,天风引骥髦。——唐·刘禹锡《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
5. 龙旗翻海浪,馹骑驰坤隅。——唐·柳宗元《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高昌》
6. 日冲海浪翻银屋,江转秋波走雪山。——李绅《早渡扬子江》
7.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8. 八月涛声孔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刘禹锡《浪淘沙》
9.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
10.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乐府民歌《西洲曲》
1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1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