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宏

时间:2023-04-29 20:47:37编辑:奇闻君

1980.8-1985.7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军医系医疗专业学生,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5.8–1988.7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生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医学硕士学位

1991.8–1994.7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生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医学博士学位

1995.9–1997.12 美国田纳西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系,博士后

1998.1–1998.8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医学院解剖学系,博士后

1988-08至1998-08,第一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理学教研室,助教、讲师[2]

1998-09至2000-08,第一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理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2000-09至2014-07,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2011-12至2020-08,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

2013-05至现在,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副主任

2013-12至现在,广东省重大精神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

2018-06至现在,精神健康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2]

2018-10至现在,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中心主任

2015-09至现在,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教授[4]

2015年5月,连任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任期5年。[1]

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五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国家一级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突触可塑性分会(国家二级学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理学会理事,广东省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全军生理、病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 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神经科学会、国际脑血流代谢学会及国际脑研究组织会员。国际著名杂志《Stroke》特约审稿人。

高天明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Pharmacol Res 及Neurosci Bull副主编、精神健康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重大精神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4]

任免信息

2020年9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免去:高天明的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职务。

高天明教授1998年回国后,对脑缺血神经元死亡的机制及其保护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基金委-广东省政府联合资助基金重点项目、973计划等多项基金的资助,总金额500多万元。以通讯作者在Neuron, J.Neurosci.等SCI国际著名刊物全文发表20余篇研究论文,影响因子总计90,据SCI统计发表的研究论文已被Nature、 Science、 Cell等多种国际权威杂志他人引证230余次。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2009年,一作),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2009年,一作),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2009年,一作),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0年,一作)。2000年当选总后科技新星,2004年获总后优秀教师称号,2007年获南粤优秀教师及丁颖科技奖,2009年获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赛诺菲-安万特优秀学者奖(1人/年)。主编编译参编著作共4部,主编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4部。应邀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或专题报告20余次,应邀在国际和国内大学和研究所做学术报告10余次。担任《Neuroscience Bulletin》等6家杂志编委,《Stroke》《Eur J Neurosci》等10余家杂志的审稿人。在所指导的研究生中,1人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人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被评为全军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获第九届复旦大学谈家桢基金九源奖学金二等奖,1人获德国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奖学金(全国25名),1人获美国神经科学学会2003年度优秀青年学者奖学金(全球24个名额),2人获国际脑研究组织青年学者奖学金(亚太地区20个名额)。

研究方向

1)脑损伤与修复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2)突触发育和可塑性分子机制研究;

3)离子通道结构与功能及其调控的研究。

4)脑损伤神经保护新靶点的研究

5)神经可塑性与精神疾病

代表著作

《神经科学进展(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6

研究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缺血性脑损伤中caspase非依赖性神经元调亡机制的研究”,课题编号U0632007,资助金额125万元,2007.01~2010.12。

2、973项目“高原低氧等环境因素损伤适应机制与干预措施”的分题“低氧信号的感知”,课题编号2006CB504101,资助金额为70万元,2006.01~2010.12,分题负责人。

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新策略的基础研究”,课题编号9351051501000003,资助金额160万元,2009.10~2013.09。

目前可支配总经费:571.76万元

代表性论著

1.Cao X; Li LP; Wang Q; Wu Q; Hu HH; Zhang M; Fang YY; Zhang J; Li SJ; Xiong WC; Yan HC; Gao YB; Liu JH; Li XW; Sun LR; Zeng YN; Zhu XH*; Gao TM*; Astrocyte-derived ATP modulates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Nat Med, 2013, 19(6): 773-77.(IF53.44,JCR1区)

2.Li BX; Jie W; Huang LY; Wei P; Li SJ; Luo ZY; Friedman AK; Meredith AL; Han MH; Zhu XH; Gao TM*; Nuclear BK channels regulate gene expression via the control of nuclear calcium signaling, Nat Neurosci, 2014,17(8):1055-63.(IF24.884,JCR1区)

3.Lu YS; Sun XD; Hou FQ; Bi LL; Yin DM; Liu F; Chen YJ; Bean JC; Jiao HF; Liu XH; Li BM; Xiong WC; Gao TM*; Mei L*; Maintenance of GABAergic activity by neuregulin 1-ErbB4 in amygdala for fear memory, Neuron, 2014, 84(4):835-46.(IF17.173,JCR1区)

4. Chen YH; Wu JL; Hu NY; Zhuang JP; Li WP; Zhang SR; Li XW; Yang JM; Gao TM*; Distinct projections from the infralimbic cortex exert opposing effects in modulating anxiety and fear, J Clin Invest, 2021 Jul 15;131(14):e145692.(IF14.808,JCR1区)

5. Zou WJ; Song YL; Wu MY; Chen XT; You QL; Yang Q; Luo ZY; Huang L; Kong Y; Feng J; Fang DX; Li XW; Yang JM; Mei L; Gao TM*; A discrete serotonergic circuit regulates vulnerability to social stress, Nat Commun, 2020 Aug 24;11(1):4218.(IF14.919,JCR1区)

6. Liu JH; Wang Q; You QL; Li ZL; Hu NY; Wang Y;Jin ZL; Li SJ; Li XW; Yang JM; Zhu XH; Dai YF; Xu JP; Bai XC; Gao TM*; Acute EPA-induced learning and memory impairment in mice is prevented by DHA, Nat Commun, 2020 Oct 29;11(1):5465.(IF14.919,JCR1区)

7. Wang Q; Kong Y; Wu DY; Liu JH;Jie W; You QL; Huang L; Hu J; Chu HD; Gao F; Hu NY; Luo ZC; Li XW; Li SJ; Wu ZF; Li YL; Yang JM*; Gao TM*; Impaired calcium signaling in astrocytes modulates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like behaviors in mice, Nat Commun, 2021 May 31;12(1):3321.(IF14.919,JCR1区)

8. Liu JH; Zhang M; Wang Q; Wu DY;Jie W; Hu NY; Lan JZ; Zeng K; Li SJ; Li XW; Yang JM; Gao TM*; Distinct roles of astroglia and neurons in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memory,Mol Psychiatry, 2021 Oct 12. doi: 10.1038/s41380-021-01332-6. Online ahead of print. (IF15.992,JCR1区)

9.Luo ZY; Huang L; Lin S; Yin YN; Jie W; Hu NY; Hu YY; Guan YF; Liu JH; You QL; Chen YH; Luo ZC; Zhang SR; Li XW; Yang JM; Tao YM; Mei L*; Gao TM*. Erbin in amygdala parvalbumin-positive neurons modulates anxiety-like behaviors, Biological Psychiatry, 2020,87(10):926-36.(IF13.382,JCR1区)

10. Chen YJ; Zhang M; Yin DM; Wen L; Ting A; Wang P; Lu YS; Zhu XH; Li SJ; Wu CY; Wang XM; Lai C; Xiong WC; Mei L*; Gao TM*; ErbB4 in parvalbumin-positive interneurons is critical for neuregulin 1 regulation of long-term potentiation, Proc Natl AcadSci USA, 2010, 107(50):21818-23.(IF11.205,JCR1区)[4]

高天明

抑郁症发病新机理及抗抑郁新靶点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9年,第一完成人。

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新靶点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年,第一完成人。

抗焦虑新靶点的基础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8年,第一完成人。

抗抑郁新靶点和新手段的研究,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6年,第一完成人。

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新靶点的研究,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9年,第一完成人。

南粤百杰,2013年。

广东省教学名师,2011年。

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年。[7]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0年。

赛诺菲-安万特中国神经科学优秀学者奖(1人/年),2009年。[6]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8年。

广东省丁颖科技奖,2007年。

南粤优秀教师,2007年。

总后优秀教师,2004年。

全军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3年。

高天明开辟了大电导钾离子(BK)通道研究的全新领域。(国际权威在线科研评价系统F1000评)

高天明院士长期潜心教书育人、矢志科研攻关,为神经生物学领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时任南方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陈敏生评)

高天明院士是南方医科大学的杰出人才代表,他在神经生物学研究领域深耕多年并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时任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黎孟枫评)[1]

上一篇:田佩芝

下一篇:甘肃公路交通建设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