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岭地下有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欢喜岭沥青是驰名国际的大品牌。这里有亚洲最大的苇场,亚洲最大的湿地,濒临灭绝的保护动物等,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
欢喜岭是300年前退海之地,因当时高于海平面,形成露出水面的高地“岭”,这也是盘锦人们经常说的顺口溜中“盘山无山、欢喜岭无岭”的说法。清末民国初年这里匪患猖獗,有强人在“岭”上修建娱乐设施,豪强来此消遣,遂称“欢喜岭”。
此外,传说过去周边有渔民居住,渔民由此出海,由于欢喜岭地势相对较高,他们的妻子儿女在这里翘首企盼,等待渔民归来,“岭”上地势宽阔,归来的渔民就在这里进行交易和分配,满载幸福而归,欢天喜地的回家去,由此被称为欢喜岭。
一种解释是相传老罕王(清太祖努尔哈赤)进关前,在长白山一带操练兵马。一个初秋,老罕王率队去攻打被明兵占据的兴京堡,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才搭兴京堡的边。由于人困马乏,给养接济不上,被明兵杀的大败。逃了一天一夜,来到一座岭下,士兵一个个饿得东倒西歪。这时,老罕王发现一片榛柴林,上面结着黄色果实,上前摘了一大把扒开皮,里面是黄焦焦的仁,扔嘴里一嚼又脆又香。于是他命令队伍都去摘果实吃。大伙填饱了肚子,军威大振。老罕王重振旗鼓,再次攻打兴京堡,大获全胜。老罕王为了纪念这座救命岭,就给这岭起名叫“欢喜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