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四磨汤
四磨汤是中药方剂,因由木香、枳壳、槟榔、乌药等四味药用水磨服而得名。四磨汤治七情伤感,上气喘息,胸膈满闷,不思饮食。现代常用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属气滞兼有气逆者。
四磨汤中的四磨是指四味药物先磨浓汁再和水煎服的方法。由于方中诸药均较坚实、非久煎不能出其性,但煎煮过久又恐芳香气味散逸,而影响治疗效果,故用此法,取其磨则味全之意,故称四磨汤。
扩展资料:
四磨汤口服液处方来源于宋代《济生方》,成方于明代《痘疹金镜录》。相传在北宋乾德年间(公元 968 年),晋王赵匡义(即后来的宋太宗),喜添三儿子赵德昌(后来的宋祯宗)。小五子生得乖巧伶俐,招人喜爱,唯有一样让晋王爷不安:小德昌的肚子一直不好,经常腹泻、腹胀、胃口也差。
一天,一银须老翁一言不发拨开人群,揭榜直奔王府而去。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只见老翁从他那葫芦中取出四包药,交御医户用钵水磨后煎煮半个时辰,让小德昌喝下。连服三日后,小王子饮食正常,身体逐渐恢复,晋王大悦。晋王见游翁精通医道,就劝期留在王府潜心研究医道。四磨汤自此成为王府常用御药,后此方载入宋代医学名著《济生方》和明代《痘疹金镜录》之中。
四磨汤
四磨汤为中草药方剂,因香、枳壳、乌药等四味药用而得名。四磨七感,上气不接下气,胸膈满闷,不思食。现代人常用在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其它气滞气逆的患者中。四磨汤中的四磨法是指四味药先磨出浓汁,然后煎服之法。因为方剂中的诸药都较实,非久煎不能出其性,但久煎后,恐有芳香散去之味,而影响疗效,故以此法,取其研末,则味全之意,故称四磨汤。
四磨汤口服液处方源于宋代《济生方》,成方于明代《金镜录》。传说北宋时期(公元968年),晋王赵匡义(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喜添三子赵德昌(后来的宋祯)。小五生得乖巧伶俐,受人喜爱,惟独这样让晋王爷心烦意乱:小德昌的肚子一直不好,经常腹泻,腹胀,食欲减退。
有一天,一银须老翁悄悄的拨开人群,揭榜直奔王府。过了一阵看、闻、问、切,只见老翁从葫芦里拿出四包药,交予御医户用钵水煮半个时辰,让小德昌喝了。连日来,小王子饮食正常,身体逐渐恢复,晋王大悦也很高兴。晋王见游翁精通医道,劝他留在王府,潜心学习医道。从那以后,四磨汤就成了王府的常用御药,后来这一方被载入了宋代医书《济生方》和明代《痘疹金镜录》。
四磨汤口服液以木香、枳壳、乌药、槟榔为主要成分,故四磨汤口服液属中成药类,故其显效缓慢,需长期服用。一些中药中含有重金属铅汞等,如果长期服用,就会造成人体蓄积中毒。中医学治疗疾病讲究“纠偏”,即用药物的“偏”来纠正人体的“偏”。服药时间过长,必然会出现矫栓过正,从而引发新的疾病。因此,四磨汤口服液不宜长期服用,否则容易损伤肾脏,影响正常的循环系统功能,易引起腹泻,头痛等不良症状。
四磨汤口服液禁忌:孕妇,肠阻塞,肠肿瘤,消化道术后禁用。另外禁忌有:1.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冬季服用时,可将药瓶放入温水中,加温5~8分钟后服用四磨汤口服液。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四磨汤口服液。四、婴儿及年老体弱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四磨汤口服液。五、患儿如有腹胀、腹痛、哭泣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