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中国历史上聪明的孩子以及他们的故事
5个中国历史上聪明的孩子以及他们的故事是:
1、甘罗:
赵国国君赵悼襄王到郊外迎接甘罗,甘罗问赵悼襄王说:“大王听说燕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的事吗?”赵悼襄王回答说:“有所耳闻。”甘罗接着问:“您听说张唐要到燕国任相吗?”赵悼襄王回答说:“也有所耳闻。”甘罗分析说:“燕太子丹到秦国来,说明燕国不敢背叛秦国。
张唐到燕国任相,说明秦国不会欺辱燕国。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想攻打赵国来扩大在河间一带的领地。大王不如先送我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我请求秦王送回燕太子丹,再帮助强大的赵国攻打弱小的燕国。”
赵悼襄王立即亲自划出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一带的领地。秦国送回燕太子丹,赵国有恃无恐地进攻燕国,夺得上谷三十座城邑,让秦国得到其中的十一座城邑。
2、曹冲:
东吴孙权曾送给曹操一只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询问众部下,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拿出办法来。
这时曹冲上前说:“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体上刻下记号,再称量物品装载在船上,那么比较以后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兴,马上施行了这个办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3、李贺:
李贺在六七岁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出众的才华。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十分赞赏他的诗文,便亲自到李家去见李贺,并让他以自己来访为题,即席写一首诗。李贺想了想便挥笔疾书起来,不一会儿,就写成了一篇古体诗《高轩过》。
4、房玄龄:
一般人都认为隋王朝牢不可破,但小小年纪的房玄龄却认为隋王朝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对父亲说:“隋王朝根本没有造福人民,只是靠愚弄百姓来维护他们的统治,而且皇室兄弟不和,互相倾轧,将来矛盾定会激化,引发天下大乱,依我看,隋亡国的日子不远了。”
父亲听了大惊失色,吩咐儿子不要乱说。不久后,房玄龄的话便应验了。隋文帝被害,杨广即位,之后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隋王朝不堪一击,于是李渊趁机夺去了天下。而唐王朝建立后,房玄龄官至大唐宰相,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5、龙启瑞:
龙启瑞6岁时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有一次,老师出一上联:树影横江,鱼游枝头鸦宿浪。龙启瑞不加思索的脱口而出:山色倒海,龙吟岩畔虎眠滩。结果老师十分高兴。
后来老师看到书院里的半塘荷花,池塘上还有几只鸭子,于是老师随口出一联:七鸭浮河,数数数三双一只。龙启瑞看到鲤鱼跳了出来,于是快速说到: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老师脱口称许:“堪称绝对哪。”之后,龙启瑞反问老师一上联:南国北人,此小偷偷偷偷东西。结果,老师哑口无言,无法对出。据说至今也无人对出此联。而这句对联出自于一个6岁小孩手里。
古代最聪明的小孩排名
蔡文姬
据说蔡文姬在6岁的时候就能够辨别弦音,蔡邕在室外弹琴的时候,忽然断了一根弦,室内的蔡文姬立马就说是断的第二根弦,蔡邕非常吃惊,之后又故意弄断第四根弦,蔡文姬又辨别了出来,此后蔡邕就开始教她学琴。
甘罗
甘罗在12岁的时候就成了丞相,他是战国时期秦国名臣甘茂的孙子,也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他自幼聪明过人,小小年纪就拜在秦国丞相吕不韦的门下,12岁出使赵国,用计谋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
司马光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以及文学家,他在6岁的时候,父亲司马池就教他读书,7岁的时候他就会背诵《左氏春秋》,还能明白书中的深意,还做出了“砸缸救友”这一震惊历史的事情。
李贺
李贺是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他属于比较早熟的天才儿童,在7岁的时候就能写得一首好诗文,当时名动京城,韩愈听说后不太相信,于是出题让他写作,以验证李贺到底是不是有真才实学,结果他挥笔就写下了名作《高轩过》。
王勃
王勃是唐代文学家,他自幼就聪明好学,六岁时便能作诗,而且诗文的构思非常巧妙,他被父亲的好友杜易简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说明他年幼时就显示出杰出的文学才能,12-14岁时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