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腔

时间:2023-04-30 01:50:13编辑:奇闻君

昆山腔:明清戏曲音乐有了长足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昆山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被称为“四大声腔”本来昆山腔在昆山、苏州一代流行,由于魏良辅、梁辰鱼对戏曲的改革,昆山腔脱颖而出扩展到浙江后传至湖南,成为湘昆;传入河北高阳等地,发展成为北昆,具有粗犷雄浑的特点;有些保留在地方戏中。从而出现了“四方歌曲必宗吴门”。改革后的昆山腔因为吸收了海盐腔和弋阳腔的长处,又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在演唱上,极讲究平上去入、抑扬顿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等;二是在旋律上,显示出的是悠远流畅、舒缓细腻,总体上构成了昆山腔的清丽婉转、精致纤巧,声音像在水中打磨过的一样,又成为“水磨腔”。梁辰鱼把音乐革新成果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注重运用音乐塑造形象,使昆山腔达到了戏曲音乐上一个空前的高度。《浣沙记》。

明万历后期传入北京,被成为“雅部”清乾隆后衰败,但以折子戏出现在舞台上,在地方戏和京剧中生存。《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

昆山腔是明代南戏声腔的一大流派,元末明初之际,在江苏昆山地区流行。

明嘉靖、隆庆年间,寓居太仓的魏良辅及张野塘、谢林泉等人对昆山腔进行改革,发挥其本身“流丽悠远”、“听之最足荡人”(明徐渭《南词叙录》)的特色,使之成为“转音若丝”(清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的新声。当时称为“昆腔”,又称“水磨调”、“冷板曲”。

自梁辰鱼创作《浣纱记》之后,昆山腔便居诸声腔之首位,迅速流传。明马佶人所作《荷花荡》(有崇祯年间刊本)中,有一幅昆山腔演出图。这是一出“戏中戏”,描述扬州姓蒋的商人宴请宾客,邀苏州老串客和名妓刘谷香演出《连环记》。

根据魏良辅在《南词引证》中记载: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辞,善作古赋。扩廊贴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与杨铁笛、顾阿瑛、倪远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野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

昆山腔起源于昆山地域,是有其社会生活基础和历史经济因素的。唐宋以来,昆山本地已流行着各种歌舞伎艺,南宋龚明之《中吴记闻》说:“昆山县西二十里,有村曰绰墩,故老相传;此黄番绰之墓,至今村人皆善滑稽及能作三反语。”宋理宗时编刊的《玉峰志》记载:乡民以“伎乐”送神,才艺出众。元代昆山商业经济的发达,也是促成昆山腔形成的主要原因。当时昆山的浏河口(娄江东入长江处),是进行国际贸易的海运中心,建有海运仓,称为:“六国码头”。由于海外通商的激发,浏河镇成了“东南大埠”。明初郑和七次下西洋,都是由此出海的。这造成了昆山地区工商交流的便捷,昆山腔便在元末明初风行起来。

昆山腔源于南戏四大声腔之一,而浙江海盐腔、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已衰落消失,惟有昆山降经过六百年的历程,至今尚传于世。

上一篇:黄郁婷

下一篇:大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