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禅寺
潮州开元镇国禅寺 ? 始建于唐开元26年(公元738年),原即敕名开元寺,明代改开元镇国禅寺后延用至今,但一般仍习惯以“开元寺”称之。相传最初敕建此寺时,占地百亩之多,且至今仍存有北至广源街、东至开元路口、西于义安路内的寺界碑石或“开元古井”为证,虽经历代沧桑,至今全寺仍有约五十亩之广。明万历二十二年甲午(1594)及清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两次重修记中,皆有“荔峰门”之名。又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潮州知府周硕勋题大殿楹联有“荔峤”之句,信知“荔峰”之名,确有来历。今全省之“开元寺”,皆已淹没无遗,惟潮之“开元”,历千余年而硕果仅存,于今弥见可贵。
元称:“开元万寿禅寺”,见元泰定帝泰定二年(1325)大殿内大石香炉刻文。又称“开元禅寺”,见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寺铜云版铸文。明称“开元镇国禅寺”,见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大鉎磬铸文。又称“镇国开元禅元”,见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刘兴学《开元寺重修碑记》。明末加额“万寿宫”,“文革”间被毁。清代迄今,“开元寺”与“开元镇国禅寺”两名随用。
国禅寺
开元镇国禅寺(一)中路:照墙、寺门、天王殿、丹墀、月台、东西两郎、大雄宝殿、藏经楼;
(二)东路:诸天阁、钟楼、地藏阁、客堂、实兰若、慧业堂、云水堂、不俗精舍、香积厨、伽蓝殿;(三)西路:方丈、观音阁、祖堂、十方堂、六祖堂、初祖堂、崇行堂、五观堂、药王殿、岭东佛学院教学楼、玉佛楼、大悲殿、塔、明代塔墓、清代塔墓、南门外普同塔、萌芦山普同塔。
寺居城之中心,古名甘露坊,清代名仁贤坊,面正南前为开元路(古名开元街),后为西马路(古名开元名巷),左为太平路(古名大街),右为义安路(古名新街头),远眺凤台而回顾金山,笔岭东峙而湖山西秀,岂仅利便于交通,抑亦擅美乎形胜。
国禅寺
开元镇国禅寺为廊院式中的横联三院式佛寺,主院为五进、中轴式对称结构。开元寺通衢四达、规模庞大、肃穆壮观的建筑群,始建时占地百亩,由于沧桑变易,官府豪绅肆意侵占,迄今为止不足60亩,是一组较完整的唐代宫殿式四合院建筑群,为潮汕地区最大的古建筑群,素有粤东第一古刹之称。主要建筑有: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观音阁、地藏阁、香积橱、方丈、厅、神农堂、知客堂等,较好地保留了唐代的布局,又凝结了唐以后各个朝代的建筑艺术。殿宇历经宋元明清及近代先后达10多次大规模修建,现在整体建筑格局分中轴线和东西两侧三部分。中轴线上有照壁,山门外的照壁上嵌有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郡人陈衍虞书的“梵天香界”石刻。中轴线上内分五进,首进为山门(金刚殿),二进天王殿,三进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四进为藏经楼,五进玉佛楼。东侧以客堂、大悲殿、地藏阁、香积橱(斋堂)、不俗精舍、祖堂、僧舍等一行为左屏;寺左翼的大悲殿在建,此处原为寺内的钟楼、诸天阁、神农殿、关帝庙等建筑,新中国成立初被占为市场、电影院,今已归还;寺左翼的神农殿,最初为每遇农历十月十五日神农氏诞辰,郡城各米商,聚集于此祭拜,并拿出各自经营所用的筒、斗等量器,凭众检验,不准者给予校正。这种在寺里借助佛祖的尊严及护法神的震慑,提倡公平贸易的商业道德,的确是潮州商业的一大传统及特色。西侧以旅游服务部、僧舍、原方丈厅、观音阁、岭东佛学院、六祖堂、伽蓝殿、诸天阁等一行为右藩。从天王殿至藏经楼,两侧各有东西纵长的厢廊连接,左右两长廊曾在1915年被市场占用,并加建上盖。
1916年由汕头专署调停,借用开元寺东旁之大片地方(包括钟楼、关帝殿、神农殿、东狱殿、诸天阁在内)为市场迁徒之处。此廊纵深各69.80米,宽4.50米,各有19间,东西共有38间,形成一组较庞大而完整的唐代宫殿式四合院建筑群。
国禅寺
开元寺主要殿宇均以木料构筑,层层向上散开,最多达11层,承受着殿顶的巨大压力。大雄宝殿顶为四重檐,双滴水,顶开元镇国禅寺部有葫芦、鸱尾,其它殿顶有双龙夺宝嵌瓷装饰,琉璃瓦,彩色甍(屋脊),丹红殿墙,蔚为大观。虽然历经1200多年来的多次地震、海潮、台风、雷电、水灾、冰雹等自然灾害,及历代战乱、人为破坏,又不断地修建,至今仍能较好地葆有着唐宋宫殿式的建筑风格,又凝结了唐宋以来各个朝代的建筑艺术,当之无愧于“古代建筑艺术明珠”之美誉。宋代遗构天王殿的建筑艺术天王殿是宋代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重修开元寺所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尔今的天王殿是80年代初期,香港知名人士李嘉诚先生以他母亲的名义独资重修,由潮州市第一建筑总公司在原来的基础上落架修建。天王殿能重现昔日的风采,既体现了现代精湛的古建筑艺术特点,也反映出潮州艺人对古建筑工艺的综合创新能力。
在开元寺殿堂建筑艺术群中当推天王殿最有建筑科学价值。天王殿是开元寺第一重殿(又称过殿),在建筑格局必须体现宏伟﹑庄严,但其建筑高度不能超过主殿,因此,采用单檐歇山顶的建筑形式。从天王殿建筑格调,可以看到3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天王殿在整体协调上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开元寺总体建筑格局是按照汉化佛教“伽蓝七堂”的营造法则而设置。在南北纵深的中轴线上,首进山门,二进天王殿,三进大雄宝殿,四进藏经楼(宋时为法堂),五进玉佛楼。大殿两侧跨院东为斋堂、西为慧业堂等生活区及观音阁﹑地藏阁两配殿。自天王殿到玉佛楼,左右各有一条长厢廊,使主体形成一座庞大较传统民居四合院式的古建筑群。天王殿的位置特殊,是因为它联系东西两厢廊的纽带,和大殿及两侧各配殿的联系,使全寺上下左右的建筑群在排列上达到互相平衡,所以是南北中轴线上的关键点。
其次,天王殿充分显示出高大﹑广阔﹑通爽。天王殿高9﹒85米(殿脊不计),殿面宽11间50﹒50米,进深4间15﹒77米,建筑面积797平方米,为国内现存传统木构建筑之最。在清代建筑中,仅见于北京故宫太和殿及太庙为此规格,是全国汉地佛教寺院同类殿宇中最大的天王殿。
由于殿堂采用斗拱结构,所以殿内墙壁不负荷载,只起“围绕遮蔽”和“界限”的作用,是因为墙壁的独特功用并不在支撑,而主要地在“围绕遮蔽”和“界限”。殿内墙壁尽管也能支撑,但支撑已由柱子独立胜任,所以墙壁在发展较完备的古典型建筑里就以围绕遮蔽为目的的。由此,殿内墙体可以任意增减,为需要安排用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且,这种广阔﹑通爽的殿堂有效地改善南方多雨潮湿的环境,减少对建筑装饰和佛像的侵蚀,也适合容纳人流拥挤的局面,因此,天王殿享有“仪门巍峨,可容车马”之赞美。
天王殿立面分为3段,正立面屋顶,中辟面宽5间,中央高两侧低,进深1间的凹门廊,正面所辟3大门居中,中有大门,旁有小门,明间高而次间低,两侧高墙栅栏封闭,余各3间为1厅3房式僧房。中槽面阔9间,进深2间,连同北槽1间组成殿内广阔空间。明间北槽中段朝南向是弥勒菩萨坐像,北向是韦驮立像,两侧尽间供奉四大天王。一明二次的门庑,是春秋时期贵族士大夫大型宅第布局,而中央高两侧低的正门屋顶形式,只有在四川德阳汉代画像砖中可以见到。这种平面布局和立面构图,则保留了早期建筑手法。
再次,天王殿在建筑艺术上体现典雅古朴,实用大方,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该殿大致有三大特点:
一是殿柱采用完全木柱和木柱与石柱相衔接的柱石结构。檐柱以木石相衔接,下端为八瓣圆肚型石柱,上端为圆木柱,前檐柱上端的木柱直接墩立在石柱之上,后檐柱的木石柱之间垫有圆斗,斗底平面作十字形卯样与石柱的顶部相交,柱基为石覆盆。全殿共立50柱,其中完全木柱计有6柱,石柱与木柱相衔接柱计有4柱。石木相衔接柱,在强风袭击时,有抗力的作用。完全木柱相间在中殿内,当地震灾害来临时能消减震荡作用,故此,历经近千年的多次大地震﹑强风的袭击,未经倒塌,殿堂面貌仍然完好如初。
二是叠梁斗拱结构。整座天王殿全部用木料构筑,不用铁钉,仅凭木椎紧密衔接,全殿采用抬梁斗拱构架,斗拱高度近于柱高的一半,用高多达11层的斗拱迭起支撑,层层向上散开,及圆形瓣式斗拱支点力法,把整座大殿的主要承载力分传到殿中的柱承载,要承受殿顶成百吨重的巨大压力。圆形式斗拱最多达11层,是全寺殿堂柱斗拱之冠。
叠梁斗拱结构,是天王殿梁架构造之突出特点。天王殿这种屋架上层层叠叠的铰打叠斗,是一种形成于排架柱梁结构的形式,有可能是古书所记载的欂栌(斗拱),即斗拱的最古老原始的形式。
斗拱,亦作枓栱,宋称“铺作”。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斗拱,是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承构件,处于柱顶、额枋与屋顶之间,主要由斗形木块和弓形肘木纵横交错层叠构成,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由于斗栱有逐层挑出支承荷载的作用,可使屋檐出挑较大,兼有装饰效果,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主要特征之一。公元前5世纪战国时期的铜器上就已经有斗拱的形象。我们见到最早期斗拱的式样是从汉代的石阙、崖墓和墓葬中的画像石所表现的建筑上。到唐宋时期这种斗拱的形制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山西五台山唐代佛光寺大殿和潮州开元寺宋代开天王殿就是一例,前者却是我国迄今为止留存下来最早的木建筑之一。
天王殿,是开元寺的主要建筑,至今仍葆有着宋代的建筑风格,也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杰作。整座殿堂全部用当时最好的木料架筑,构件之间的拼接,毫无锤凿痕迹,始终不受气候的影响而严丝合缝。
诚然,天王殿里面那些斗拱也应该是很科学的,日本奈良有个东大寺,他们一直找不到它的祖庭是在什么地方。后来,同济大学的专家教授们到了潮州开元寺才发现,这里就是原来日本奈良东大寺的祖庭,它的基本布局就是参考潮州开元寺的。
三是融合了传统工艺和现代的装饰艺术。天王殿的屋脊装饰,极富艺术魅力和佛教的文化特色。在屋脊上,潮州艺人用不同色调的彩瓷片配搭运用,精心镶嵌传统特种工艺“双龙朝宝”和祥云卷草装饰,匠人巧妙地将腾龙、火珠﹑水纹、云纹融于一体,耀于空际,使天王殿的外观显得更加绚丽多姿。
在潮汕的传统文化中,龙与火连接在一起,是农民期望控制水的强烈愿望;龙与火珠连接在一起,企望得到兴旺富贵;龙与云连接在一起,是自然神与苍天的宗教潜意识在民间的存在和反映,是祈求一个吉祥安康的生存环境。屋脊的装饰艺术,既具有传统彩嵌瓷的庄严﹑华丽,又渲染了潮州文化的深厚底蕴。
天王殿结构用料的特点是建造大建筑物却用料规格小。全殿木构架几乎无任何雕饰,这也是早期古建筑的特征。天王殿于1983年落架大修时,从梁架上拆下来的残损构件选样进行碳14测定,其结果为最早的木料为次间凤冠,距今1100年±75年。建筑学家、博士导师龙庆忠教授曾4次对天王殿的缜密考证,断定其至迟为宋代遗构,其平面布置、立面构图与梁架结构均保留了不少汉朝和南北朝时期的特点,为国内现存较少见之早期木构建筑。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路秉杰曾在十多年来一直在国内寻找与日本东大寺佛殿一样的宋代寺院建筑模式,即便是国内现存著名宋代木构建筑福州华林寺大殿,也只能说有点味道,还不能说是。而号称日本“木构建筑世界之最”、“引起日本第二次建筑革命的新结构、新式样”的日本著名东大寺佛殿(日本称为“大佛样”)是按宋代寺院建筑新模式,由南宋时期明州(今宁波)匠人陈和卿,在日本经商时担任总大工(即总建筑师)修建的。路教授曾在江浙一带拼命寻找,总不得结果。直到1992年,他最终是从广东潮州开元寺天王殿找到了满意的答案和印证。这是他在《“大佛”寻源到潮州》一文中的佳话。
潮州开元寺天王殿,历来被视为明代建筑,而考察开元寺的建筑历史和结合近期古建筑专家的研究成果﹐天王殿应为宋代遗构比较恰当,限于所见资料不足(虽然殿内石柱刻字的格式及名称可证为宋代,但没有年号而不敢断为宋代),所据必有疏漏,祈望方家斧正,匡我不逮。
由于资料匮乏,仅能被国内建筑学家称为明代建筑式样这座天王殿,被肯定为宋代建筑物。这些正是边远地区在文化上有滞留保守,保留古制一面的体现,是岭南古建筑构件形制上的一个特色。
潮州开元寺天王殿建筑是宋代遗构,是一座汇集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的殿宇,它凝聚了潮州建筑艺人的智能和汗水,也留给人们以美善的享受,及佛教文化深厚底蕴的呈现。
唐代石经幢开元寺大雄宝殿月台前有东西对峙的2座石经幢,建立于初唐,因刻有密宗陀罗尼(即咒语)于其上者,故又称陀罗尼经幢,高约4.15米,座基周径约5.15米。石经幢东面幢身8面刻为《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略称“尊胜幢”,其书法遒劲端整,锋棱铦利,藉此可见唐人笔法之一斑,但由于年久剥蚀,仅存半数,吉光片羽,弥觉此经幢珍贵。幢身上下部分有佛像、蟋龙等浮雕,但已模糊不清,甚为可惜。此石经幢是广东省内现存最早的唯一一座“尊胜咒经幢”。西面经幢刻有《准提陀罗尼》,略称“准提幢”,1918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三日)潮汕大地震被损坏,1924年重修,幢座仍然是旧石,幢盖幢身则已更新。
开元镇国禅寺1968年文革期间,有人提议将石经幢拟毁灭,幸有好心人建议,与其费人工毁坏,不如废物利用,于是就将2石经幢改为标语柱芯,4面砌砖为方柱,以书2条万岁标语,既牢固又省工,岂不美哉!众人觉得有理,于是雇匠工先以黄泥厚敷幢身,再用贝灰砌砖,才使经幢免遭劫难而幸存。
1940年2月,此经幢拓曾参加“中国文化协进会”举办的“广东文物展览会于”于香港展出,鉴定为唐代之物,评价甚高。
天王殿前东西两旁各有1座大石经幢,高6.65米,基围7.58米,呈八角形,耸立在天王殿前,巍然壮观。幢座幢盖皆有佛像、天神、蟋龙、莲花、云、水等图案,形态浑厚,风格古朴,由于年久而多模糊;幢座8角之下,每一梭面各雕饰一赤身露腹勇士,以头肩顶负着幢座,双手向上作支撑状,颇有一番意趣。幢身8面无刻文。
1956年政府拨专款修缮此大石经幢时,发现其幢座中竟然空空如也,只有少许泥沙,莫不令人惊奇不已。惊奇之余发现,高达1.70米、围基7.58米的空洞石座竟能负荷重达千斤的幢身幢盖,历经千年而不坠毁,实为奇迹矣!重修缮时,发现经幢各部分及相接处,因年久而渐形奇斜松弛,故全部拆下,重新安砌。东面的大石经幢之幢身幢盖以前隳坏而代之以砖,这次重修时皆换成石器,俾成一致。
据考古专家验证,这4座石经幢是唐代物品。殊不知,唐代石经幢在武宗会昌法难后尚存者不多,而开元寺唐代石经幢能幸存4座,足见珍贵。石经幢缘何来于此,据潮籍香港“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教授说:“常衮于大历间与鱼朝恩及大兴善寺不空等奉诏译陀罗尼念诵轨仪,开元寺有不空译加句本,可能由彼谪潮时携来的。”此说可信矣!1964年佃介眉先生对唐代石经幢有《石幢》诗三首:
一
两处石幢大小殊,前庭藉石虚中敷。
信知力学已先觉,莫道才高何必模。
二
殿外东幢尊胜名,消除惑业此中明。
龙门遒逸谁堪亻疑,未可真言残缺轻。
三
誊梵宏愿修西幢,咒语准提障自空。
昔日棘榛吟破寺,于今何处感怀同。
历经1200余年千难万劫的石经幢,虽石表严重剥蚀、图像斑驳外,但其线条明快,手法凝练的雕刻力士、覆莲、双龙夺宝等图案,及梵文《准提咒》、《尊胜咒》皆能隐约可见。
开元寺内有唐代的石幢4座,是全国汉地佛教重点寺院中,寺内尚存唐代石经幢最多的寺院,故其开元寺在考古史上占有重一席。
宋代四大部洲塔在大殿前丹墀(俗称大天井)4隅有阿育正式塔4座,石塔方形,高4.2米,称宝箧印经塔,亦称阿育王塔,东西排列颇似宫阙门;因有四座,俗称四大部洲,其造型与阿育王塔相仿,塔身和部分配件皆是宋代的石刻遗物,而塔顶、塔刹、相轮、山花蕉叶(部分)、平台、塔基则是1985年修缮重砌时补造的。塔基四边分别雕刻着翔鹤、莲花,顶端四条石角竖起,塔顶中间还有一小石塔,因其古朴明快,图像精美,造形精巧,故考古学者及至此朝拜时过境迁,物转星移。四大部洲塔的雏形是如何形成的呢?穿越时光的遂道,你就会置身其境: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毗舍问佛,怎样才能表示对佛的忠心和虔诚?佛当时没有开口,只是把身上的方袍平铺于地,接着将化缘的钵倒扣在袍上,最后把锡杖坚立在钵上,这就是塔的雏形。佛入灭后数百年,阿育王统一恒河流域诸国,他为了奉安佛的舍利,就在各地建造84000座佛塔。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俶(公元947—978年)平生好佛,广种福田,乃效仿阿育王广造佛塔,由此全国各地则纷纷建造,潮州开元寺也不例外。
宋时开元寺重修,便依此在寺内丹墀四方各立一塔。清朝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驻在寺内的巡警局,以丹墀为操场,将塔拆除,塔石则分置寺内各个角落。1985年,开元寺归还僧人管理后,住持慧原法师就将散置月台及寺内各处塔身塔角塔座等按原状重砌,对佚失者重新补刻,分置丹墀四隅。根据本地民间的审美观点,四大部洲在修缮时作了一些修改和简化。塔顶的华盖由原来的精刻宝石和图腾改为半圆型宝石图案;补阙后的山花焦叶都没有雕刻图案,而原来的山花焦叶则为片状型,其上刻有佛从诞生到涅盘一段人生历程的故事;塔基原来没有佛像,今改为每面刻有四等汉化衣饰面孔的佛像等。其实,这种塔造型小的多为地下出土物,是能随意挪动的供奉塔,可陈列在塔殿、佛龛之中,近年来在杭州雷锋塔地宫尚有出土此类小塔。诚然,造型大的在地面建筑中则较少见,其可又独自矗立建在寺院内,作为寺院建筑组成部分,可见此塔与佛寺在当时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佛塔有佛塔的地方就具有大功德,充满吉庆。当年阿育王立塔之目的,也就是为普施舍利,佛光普照,处处吉祥,人人吉祥之意。塔上雕刻的奇花瑞兽及四周一系列佛应化故事图像均与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密切的关联,且充满深刻的教化,可谓四大部洲塔的因缘之殊胜及深刻意蕴,令观瞻者无不敬仰赞叹云云。
开元寺内有宋代的宝箧印经塔四座,是全国汉地佛教重点寺院中,寺内尚存宋代塔最多的寺院。开元寺内这四座塔为同类塔形中较大及年代较久远者,在中国建筑史上地位很高。诚然,穿越时空的四大部洲塔,我们似乎能与古人对话谈心,又能感受到久远的时代好像发生在昨天,觉今是而昨非。
大铜钟宋代大铜钟,大雄宝殿内东侧至今还悬挂着北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的大铜钟,重3000余斤,高1.7米,直径1.10米,由潮州金刚经社铸造、“白瓷窑弟子”(白瓷窑在韩江畔韩山周围,宋代潮州出口瓷器,为宋太宗时期。窑户期冀能辟厄运而护持生产,所以就施钱铸钟入寺,以祈乞功德)及其他弟子施钱而供奉于开元寺,为广东省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大铜钟。此钟面平滑,无砂眼铸痕,历经千年,虽天天早晚敲击,至今仍完好如初。
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后,钟及鼓成为佛教的法器。寺院的钟分为大钟、堂钟、殿钟。大钟一般悬于钟楼,早晚及举行法会时敲击,用来号令阖山诸堂。寺院的钟声又有警醒僧俗沉迷的功用。《敕修百丈清规?法器章》称:“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醒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难怪杜甫在《游龙门奉先寺》诗中道:“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古钟的声音是一种特殊音频的和谐音乐。科学家们证实,自然界中和谐美妙的声音能调节人体神经系统的运行,诱发人体内某种激素的分泌,有消除紧张、治疗疾病和镇痛的功效,倾听这类声音,会令人感到快乐和舒心。这口宋代大铜钟亦然。根据科学研究证实,古铜钟的形状很适宜产生强大的超声波,这也许是古铜钟声“驱邪祛病”的奥秘所在。
撞钟讲究节奏、速度,钟声抑扬顿挫,传之既远,回荡不息。《敕修百丈清规?法器章》称:“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三十六下,总一百八下。起止三下稍紧。”为何要击108下呢,有两种说法:一说应12月、24气、72候总和之数。一说以“百八钟”破除108种烦恼,故有“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的说法。108响,寓意消除人的108种烦恼。佛教认为,听钟声可以消除人们一年中所有的烦恼,可以增长智慧,趋利避邪,带来好运。随着钟声的敲响,你的烦恼也不断消除。这种闻钟声去烦恼的风气,在唐代被鉴真大师带到日本,也成为日本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
这口青铜色大古钟,在静谧中透着一份久远的诗境再现之感。依然是这根婆娑的撞木,也依然是可以划破时空的悠古悠扬的古刹钟声,声传四方,回荡悠扬,撞击着灵台空灵而迷途知返的娑婆众生,余音久久不绝。从宋代飘来的钟声是否可以疗治你我心中的烦闷,就看你我的根器了。
元代铜云版藏经楼西檐下,大雄宝殿东侧庑廊斋堂前,悬挂着铸于元代至正六年丙戌(1346年)的铜质硕大云版,高1.37米,宽1.27米,缘厚0.06米,作“山”字形,卷云状,像英文字母“W”,与鱼梆对峙相望。云版面铸横书梵文“六字大明真言”,背面上方铸梵文“唵吽”,工艺精美。云版历经650多年的风雨侵蚀,虽天天敲击,仍不锈蚀且完好如初。云版铭文、图案清晰,音声沉浑,其铸造工艺技术值得专家们研究。
铜云版是僧人每日过堂用斋时供作敲击用的鸣器,这也是对僧人的一种警戒、警醒及修行的另种方式,禅宗不是有行走坐卧、吃饭睡觉皆是修行么?从云版的特殊结构来看,给人一种视觉感觉上的变化,虽然它在那里已有几百年的岁月,但它的“W”的左右两夹角使我们感觉到它在动,在变;“云版”之称谓,使我们想到蓝天上变幻无穷的白云,但又觉得它有变化中变幻,而变幻则好像事物在我们心中的投影及变化,变幻中又使你觉得好像一切都未变。万物都有在变化,而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云版使人想到人事的变迁,当你有一天从它身边走过,再回头疑望或沉思时,你是否想到万变之中却又有不变之理,或许这便是云版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吧!
元代陨石大香炉开元寺藏经楼文物室内陈列着元朝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相传潮州地区落下一块陨星石,当地工匠刘贵亮就顺其自然形态加以雕凿,刻成一座重950斤的陨石大香炉,高1.37米,直径为0.68米。香炉呈6层圆形,底层以8兽头作炉脚;第2层呈8棱形,分别雕刻着8幢梅花鹿等动物浮雕;第3、5层分别雕刻覆莲瓣,巧妙地衔接呈球状的束腰第4层;第6层为炉体最上层,呈正圆形口沿,直径为84公分,口沿边高18公分,上刻飞天、蟋龙等浮雕图案,雕凿细致,棱角分明,精美异常。炉口阴刻铭文为“大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岁次乙丑二月八日奉政连州知州兼劝农事徐震谨舍石香炉一座入于潮州路开元万寿禅寺永充供养者”。
据记载,在日军攻陷潮州城后,曾寻此炉,是缘于“先知开元寺有此物”之故,觅未果。又民国十年,苏联科学家来潮州视察,曾告之同行的人,他来潮州是因“先有所闻,特来观看云”,此谓为石之大者。如是,这座香炉则名闻国外久矣。
1964年佃介眉先生对元代陨石大香炉有《陨石香炉》诗二首:
一
陨星识浅说灾殃,为入地球引力强。
泰定二年治此石,谁知香引远人扬。
二
黑质为文四节身,梵音饱受岂无因。
风霜雨雪何尝苦,一入空门清净真。
诚然,这座香炉的确来历不凡。与众不同的是,炉内即使燃烧着熊熊烈火,而炉外却连一根发丝都烧不焦,此为一绝也。香炉焚烧670多年竟毫无损缺,的确是件难得的上乘工艺。
纵观整座香炉,其设计独特,线条流畅,的确素有“天上的材料,人间的工艺”之美誉。
元代大鱼梆大雄宝殿东侧庑廊尽头,斋堂门口前,与铜云版相望,横为1.90米,高0.36米,鲤形,中空,鲤背受击处腐蚀颇深。此长鱼梆悬于斋堂前,是出家人早晨与中午用餐前敲击用的。鱼梆制作简单,风格朴素,与云版同为元代之物。此鱼梆如今置放在藏经楼文物室内,而今我们在斋堂门口前悬挂的是替代物。
由于鱼梆的作用,跟钟磬一样,都用来做为号召的信号,所以不只寺院才使用,以前衙门就设有这样的梆,长形的木鱼,称为鱼梆、饭梆或梆子。这种鱼梆悬挂在寺院的斋堂前,长形鱼状中空,敲击时声音响亮,作为通知僧众吃斋饭的信号。在古代丛林中,常挂于浴室,供作鸣击,以通知大众入浴、斋食等的鸣器。如今一般寺院常悬挂于斋堂外,又作饭梆,用来通知大众用斋。再者暗示修行者勤学苦练,鱼昼夜不闭目,常醒,刻木鱼梆象形,有头,有眼,有鳞,敲击它,便发出清脆的声音,使昏昏欲睡或懒惰者惊醒,要求修行者昼夜忘寐。
鱼梆的来源,也是打击乐器的一种,中国人在古代就懂得利用木头的质性,以濡木撞钟击磬,而与鱼产生关联的,恐怕要比运用到佛教法器上还早。
鱼梆的挂法有一定的规矩:丛林的鱼梆,鱼头向着山门;子孙庙的鱼梆,鱼尾向着山门。开元寺鱼梆挂法是前者,从鱼梆挂法便知开元寺是十方丛林。
明代金漆木雕千佛塔国禅寺
金漆木雕是木雕艺术的一种形式,它以木雕为基础,髹之以金,自明代开始逐渐形成定式。明初的木雕多为平面雕饰,至万历年间始向单层镂通发展,清代是这一艺术形式发展的鼎盛时期。不少达官贵人对“金碧辉煌”情有独钟,于是,所营建的祠堂和豪宅无不以金漆木雕装饰。现存的金漆木雕代表作最早的有潮州开元寺的大殿龛桌和圆雕贴金千佛塔。金漆木雕千佛塔安放于潮州开元寺藏经楼文物室,塔高6米,共7层6面,呈六角形,每面各有1门,各层拱门之内均刻1尊立体佛像,一二层门旁各有1尊浮雕护法神,1至3层外栏角内则分别雕刻1尊罗汉立体像,3层共有68尊;4至7层外栏角内亦各有1尊诸天立体像,共24尊,塔基6面为“唐僧取经”故事通雕,塔基六棱下各有1尊金刚神立体像,以颈肩承负塔身。全塔各悬门户相望,栏楯交错,各层又变化多样,每层皆有金瓦飞檐翘角,角下各悬风铃,有挂钟、磬、宝华、如意等饰物,塔顶竖5层玲珑剔透的小塔,塔座下垫有6面浮雕及六足通花之木墩。此塔具有浮雕、通雕、立体3种刻法。整座千佛塔构图庄严奇伟,结构复杂,精镂密刻,刻工精致,人物神采栩然,玲珑瑰丽,辉煌耀目,诚然为鬼斧神工也,且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此塔为广东境内4座古代千佛塔之一,今察其风格,为明末清初所造。一般认为,潮州的木雕起源于唐代,是因为潮州开元寺始建于唐代,木结构现在虽不可见,但当年的木鱼有幸流传下来,后人得以窥见一斑,便有此一说。其实,以当时开元寺的规模,木雕应有很重的分量,如果还只是处于“起源”阶段,恐怕难以胜任。因此,完全可以将“起源”至少推前一个时代,此推断是否偏颇,有待专家们考释,匡我不逮。
其实,雕刻须心存其相方可形之于外,才可雕出所需要的像来。佛教中常说相由心生,无论是个人的相貌,还是雕刻的作品皆然,金漆木雕千佛塔亦不例外。综观金漆木雕千佛塔,使你进一步感受到:艺术的极致与宗教相通,雕刻的匠人虽未必都是信奉佛教者,但是追求艺术完美的心,却是与宗教的境界相通,这使他们在对艺术的不断追求中潜移默化地具有了一种宗教的情节。因此,在匠人手中涌现的一尊尊造像的生命力,才能够延续千百年之久。直至于今,人们还可以从金漆木雕千佛塔的造像中窥见当年明末清初雕刻之气象,这就是艺术的生命力。
金漆木雕千佛塔的确为潮州木雕艺术的极其品,由此也说明了明末清初潮州雕刻艺术形式飞速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提供有力的历史见证,它为潮州木雕史也提供较翔实的史料。
乾隆御赐梵本《大藏经》千年古刹潮州开元寺藏经楼中安置着有8只髤黑漆的樟木大经橱,橱门上4个“钦赐宝藏”金漆大字,橱内珍藏着清代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钦赐雍正年版御正御刊梵本《大藏经》一部,共1667种,7240卷,另有目录五卷,御制序文一卷。经页长35.5厘米,半页宽13厘米,每半页5行,每行17字。当时共用梨木经版79036块(每块刻字25行),共154211连,分装成724个印有龙纹图案的函内,名为《乾隆版大藏经》,世《龙藏》,是国家一级文物。
时值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潮州开元寺僧得之《龙藏》之事后,时任潮州开元寺方丈释静会和尚(公元1686一1780年),为法轻身,以年届80的高龄,不顾高龄体弱,不畏路遥途远,亲自偕带师侄道昆,跋山涉水专程到北京恳请颁赐藏经。静会和尚因讷于言、勤于修,乾隆皇帝感其真诚,将手拊其肩称“真是老实和尚”,因而静会和尚后来在紫衣披肩外绣上金龙爪。当时,乾隆皇帝特奏准颁赐藏经一部,但尚御赐金符銮驾,故派员赉送《龙藏》,随藏四面“奉旨颁供龙藏”黄缎令旗至今保存完好。皇叔和硕庄亲王楷书“万德庄严”(高0.42米,横1.36米)黄缎横卷随藏,又赐大殿、禅堂、初祖堂3处匾额。乾隆三十年季秋和硕庄亲王题并书的原大殿门匾“宝州金界”,在文革期间被毁,而今挂在大雄宝殿上的“宝洲金界”是1981年11月中国书协理事、省文史馆员黄文宽先生重书的;“万德庄严”4字仍装裱于玻璃镜中,现藏于藏经楼。
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静会和尚奉藏回寺,路上打着“奉旨颁赐龙藏”的杏黄大旗,浩浩荡荡回潮,此事轰动了整个潮汕大地。
这部《龙藏》于雍正十一年(公元1735年)开始刻版,到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完十二月十五日印刷竣工。《龙藏》从编印至今虽不足300年,但因当年只准印了100部,历经多次社会动乱,而至今能完整保存下来的,在全国来说已屈指可数了。
文革初期,寺为博物馆占用,工作人员为保护这部《龙藏》可以说历经多难。文革初期,红卫兵大搞“破四旧”,当时开元寺提前一天到得红卫兵要来寺烧毁这部《大藏经》的消息,工作人员连夜把“钦锡宝藏”4字盖上“斗私批修”字样,同时将藏有《龙藏》的大橱翻转朝墙,在橱背用厚纸板加饰木框,贴上牛皮纸,制成语录板,写上毛主席语录,画上阶级斗争漫画,俨然成了一个小型阶级斗争展览会。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没有人敢损毁毛主席语录和阶级斗争图画。开元寺僧就是利用当时特定的人们心境,巧妙地将藏在大橱里的《龙藏》保护下来,因此《龙藏》才得以安然度过那场浩劫。
1930年,潮州人王弘愿等居士鉴于《龙藏》因年久不能残佚,就倡募款项,采用抄补、装裱、缝隙等办法使“补藏之功德”得以竣事。
为了保护这部历经劫难的《龙藏》,开元寺每逢农历六月六日“晒经节”,寺内依惯例组织僧尼居士对所珍藏的经典全面进行翻页、晾晒、整理、扫除蛀虫,逐卷翻阅清理,安放防蛀药物,如今已成为定制。
补经、翻经、护经充分体现了潮州开元寺僧居士历来珍惜、爱护文物的睿知和文化内涵。
1989年,北京文物出版社准备重印《龙藏》时,因乾隆间多次发生撤经毁版之事,所以派人前往全国寻访所缺底本,想方设法使《龙藏》得以补全行世。他们终于在开元寺查找有《开元释教录》、《辩伪录》等4种完整底本,是寺僧在乾隆时不忍撤毁而私下保存起来的经卷。1994年,《龙藏》出版发行后,文物出版社专程到开元寺致谢,并把在潮觅借底本之事编入社史大事记。由此可见,潮州佛教文化对中国佛教文化贡献及潮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部《龙藏》可以说是将佛教传入我国1700多年间翻译的经典及汉地著述作一次总结,其刻版无论在编辑规模、雕刻质量等方面均堪称我国木版精品之所在,足以代表东方艺术之总成,同时又是世界木刻的最大书版。当时刻版仅印刷100部,非名山古刹不得颁锡,足见《龙藏》弥之珍贵。
清代关帝像中国人崇文尚武,文有孔子,武有关公,而在开元寺藏经楼文物室里有一幅融神、帝、将、帅于一体的关帝像,高1.15米,宽1.12米,为开元寺画幅之最大者。此画是仿清代陈琼的梦感之笔法,潮州有名之关帝像只陈琼所能绘及此幅而已。此像面长腮宽,而头稍小,美丽的胡须,修长的眼睛,神态悠闲,面有7痣,人称7星;冠巾袍甲,叉手立云端,世称“云头思汉”。周仓执刀侍背后,圆睛弓口,但他的圆睁大眼睛,无论你从何处角度看他,就会看到他的两只大眼在圆瞪着你,猛状的确骇人。此关帝像出自清代名家陈琼之手,要么岂能如此传神。
仁、义、礼、智、信儒家文化的精髓,这种精髓的二分之一在闻名遐迩的关公身上得到臻于完美的再现。时至今日,关公已经延伸为一种人文精神,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而不再仅仅是“关公”这样一个人物个体,而是正义的化身,忠义的代表和象征。
智诚和尚舌血经血经,是我国佛教文化史上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物,也是我国书籍抄写本中难得可贵的文化瑰宝。刺血为墨所缮写的经文,俗称血经。
潮州千年古刹开元寺藏经楼里除珍藏着清代乾隆年间《龙藏》一部,还葆有智诚和尚舌血《华严经》一部,乃佛教文化史上称谓一绝。
潮州有一僧人智诚和尚(嗣1908—1994年),俗名周文龙,号少培,江苏泰县人,7岁出家,童贞入道,毕业于闽南佛学院。1933年受太虚大师委派到广东潮州开元寺创办岭东佛学院。1947年,由虚云和尚推荐,出任潮州开元寺方丈。智诚和尚为祈祷世界和平,人民安乐,不惜生命,历时3载,割舌千次,刺舌血为墨,缮写华严。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发愿书写舌血经的高僧大德是屈指可数的,而智诚和尚舌血经,历时之久,字数之多,可谓当今绝无仅有之事,无愧潮州千年古刹开元镇国禅寺镇寺之宝。
舌血经,又名《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是经为潮州千年古刹开元镇国禅寺前主持智诚和尚于1937年在潮安县庵埠镇灵和寺(又名观音堂)掩关刺舌血所缮写,共81卷,每卷1册,宣纸线装,每册高33公分,宽22公分,每半页7行,每行12字,70万余字。经文用毛笔端楷书写,字迹呈浅黄色,每字约14乘15毫米大,字字不苟,笔笔遒劲,端正严谨,全部经文未改动一字。舌血经,清秀隽逸而端正秀美的毛笔字体,此可谓墨宝中的极品。
智诚和尚于1937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开始闭般若关,自己关闭在灵和寺一禅房里,遍阅经藏,穷究佛理。时值政局动乱,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灾难深重。智诚和尚悲天怜人,遂仿效古德行为,于四月初八日发大誓愿:“祈求世界和平,人民安乐,不惜生命,献出舌血,敬书《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誓必完成,不愧佛子,不负恩师教养之心!”刺舌血为墨,3年如一日,寒暑不断,缮写了《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和《普贤菩萨行愿品》一卷,共81卷。智诚和尚于1940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出关时完成这部舌血经。后,智诚和尚建圆觉精舍于汕头,此经亦随请去。1951年“八字运动”被抄拍卖,适有揭阳新亨人医生陈一元居士以10元人民币购回,并转送汕头佛教会,嗣后由开元寺纯信方丈函请归还收藏,并由潮州人陈吕豪居士热情出资制就樟木橱2只贮藏。文革期间又转藏于开元寺内之博物馆,现珍藏于开元寺藏经楼。
据当事者介绍,智诚和尚闭门写经时,不与外界接触。他所居之房为1厅2室,厅中放书桌,供写经,左室为卧室,右室供佛像,日食两餐,过午(又名持午,过12点不进食)不食,饭菜均由窗口出入。每日清晨礼佛,上午8时用备好的小刀刺舌血,是因为上午血清,下午血浊,兼于早饭后血脉大旺,利于取血。刺血之前,智诚和尚在佛前顶礼三拜,绕写经桌12圈,颂经念佛。尔后,身着袈裟,端坐桌前,用备好的消毒刀片刺舌取血。取血时,遂一手拿刀针,一手拿明镜,先将舌头伸出,用面巾拭去舌头涎水,上下齿咬紧舌头,用利刀在舌头轻划一下,约一粒米深许,让鲜血滴在茶杯里,滴量适中,可待翌日之用。用刀时,在舌头上不可划得太深,深则心跳伤神,血流不止;又不可划得太浅,浅则血流不下。每日两杯,日写千字,笔笔不苟,剩余则写密咒,寒暑无间,无错漏增减,字字端楷,行行校对。若遇严寒酷暑,血墨难以保存,他不顾麻烦,或冰之,或温之,然后用竹片挑去血筋血块,因血筋缚笔不能书写。三年如一日,寒暑不断,非一般高僧大德所不能为。当初他写到十几万字时,写好的血经逐渐变黑。此时他写信印证于印光大师,得之食物含盐分太多所致,于是他毫不迟疑调整饮食,减少盐分摄入,以便血色加红。殊不知,智诚和尚舌血经,实际上是近90万字的大部经典。倘若一人一生能作80多万字文章就被称为大学者、大作家,那么古往今来又有多少高僧大德刺血抄经何止百万字之多。智诚和尚割己舌血闭关三载缮写一部近90多万字“舌血华严”,镜海老人赞曰:“三年般若心参透,一部华严血写成”,这是怎样一种泣鬼神惊天地的创举啊!试想一下,今之大作家有何德何能与之相媲美?
1986年2月赵朴初会长参观潮州开元寺并瞻仰了智诚和尚舌血经珍品,感动之余赋诗一首:“刺血为墨写经典,胜愿深悲字字凝,南国欣逢无尽意,不可思议普贤行。”赵会长对智诚和尚的舌血经给予高度的评价。1988年正月,潮州开元寺举办“智诚方丈文物陈列”,首次展出稀世之宝舌血《华严经》,观者莫不欢喜赞叹。1993年8月,汕头经济特区韩江影视公司,摄制电视《释智诚大师沥舌血敬书华严》,被评为1992年度全国电视对外报道节目专题类优秀奖。该片16分钟,在中央电视台第4套、第2套节目、广东电视台、汕头电视台播出。2003年9月16日上午,中国著名作家邓友梅先生一行在汕头市宣传部林小斌副部长的陪同下,参访了潮州开元寺并瞻仰礼拜了智诚和尚舌血经。
智诚和尚舌血经,千人称颂,万人同瞻,功在当世,名垂后代,诚可希踪先贤,比肩古德,当之无愧为潮州千年古刹开元镇国禅寺镇寺之宝。粤东梵域能有这样的赤诚佛子及血经倍感骄傲。
粤东鳌头四大天王天王殿内四大天王身披铠甲,顶戴宝冠,各高5米,石座高1米,原像分别刻有龙、虎、狮、象四图,文革时被毁。如今天王殿内东侧为持剑的南方增长大天王,其身青色;调琵琶的东方持国大天王,其身白色;西侧为托塔的北方多闻大天王,其身绿色;捋蛇的西方广目大天王,其身红色。四大天王手中的法器语意双关:南方增长大天王手握宝剑,宝剑有锋,“锋”与“风”谐音;东方持国大天王手抱琵琶,欲调琵琶需先“调”弦;西方广目大天王所捋之蛇,应称为“蜃”,与“顺”谐音;北方多闻托塔大天王,则与唐代名将李靖为一体,托塔是古时遗意,明代之后多改为持“伞”或“幢”,取“雨”之意。在古印度四大天王象征地、水、火、风,今之所持法器则象征着“风调雨顺”,其文化底蕴的变化,正迎合了中国农业大国的社会心理。四大天王的形象融入了中国风俗,成为汉化的佛教护法神与苍天的宗教意识在民间的存在和反映,呈现了人们企盼有一个吉祥安康的生存环境。持国大天王所调之“琵琶”,上面四个“王”字,喻意为四王分护四大部洲,且是高高在上的梵释四王。
四大天王塑像巨大,是广东省内寺院中最大的天王塑像。四大天王的塑像造型艺术在匠人的精心雕刻之下,使艺术的创造和美好的憧憬融为一体,也许人们在游赏的俄顷和久长中,能获得“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妙悟境界。
开元菩提树说菩提树须先说菩提,菩提(术语)是梵文(Bodlhi)音译而来,旧译为道,新译为觉、智,其意译为觉、智。觉,即觉察,察知恶事,用以指豁然开悟,如人睡醒,如入开朗的彻悟境界;智,指觉悟的智能,觉悟的途径,开悟的真理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意译为“觉悟”、“顿悟”、“彻悟”之意。其实佛的菩提,是一种心地光明才能求得的觉悟,一种坚韧不拔方可修到的智能。而人的菩提,也该是一种人生中至爱至善至美的大境界。佛教用以指豁然彻悟的境界,又指觉悟的智能和觉悟的途径,修成菩提是佛教徒的最终理想。当年六祖惠能曾写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意为人性本净。世人性本清净,万法在自性。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世人性净,犹如清天,惠如日,智如月。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散,上下俱明,万象俱现。在惠能看来,心本清净的,谈不上被尘埃污染的问题;只要明心见性,便可顿悟成佛。此偈将佛教的“空”、“无”的境界发挥到极致。
2500多年前,古印度北部小国迦毗罗卫国(位于今天的尼泊尔境内)的王后摩耶夫人,在回娘家半路上的一株菩提树下,产下了悉达多,而悉达多也是在印度菩提伽耶(今印度比哈尔邦)的一株菩提树下修成正果。因此就将此树唤作菩提树,于是菩提树便成了佛教圣树,也被佛教徒视为吉祥树,在南亚佛教国家的信徒,常作绕树作礼,焚香散花,而我国入寺礼佛的信众,也有以手摸菩提树,默默祈福许愿者,而作为佛教发源地的印度将它称为国树。在某些佛教社会规定:凡砍伐菩提树者,与破坏佛寺,杀害僧侣同罪,都要处死,并惩罚其子女为终身寺奴。
开元菩提树。1950年纯信和尚被公推为潮州开元寺住持,曾发心代众生受苦而焚去二指,俗称为“八指方丈”。在极左路线重压下,为了保全开元寺,纯信和尚上书中国佛教协会反映情况,使肉菜市场从寺中迁出。1952年肉菜市场从开元寺天井(丹墀)撤出后,纯信方丈从厦门南普陀寺移植来两株菩提树苗,种植在天王殿与大雄宝殿之间庭园中,即开元寺内的丹墀(俗称天井)左右。开元寺葆有着两株苍劲挺拔绿荫浓翳的菩提树,就是当年纯信方丈从厦门移植来的。1982年开元寺大修建,筹委会加筑石护坛。如今开元菩提树高16米左右,直径约有2米,胸径达十多米,每年四、五月间脱叶换新。开元菩提树,几经沧桑,如今已是浓荫蔽日的参天大树。开元菩提树,在此树之前,开元寺也有菩提树,当时建肉菜场被砍伐,至于被砍伐的菩提树种植年代、植者身份背景则无史料可查。
开元菩提树巨大的树冠秾绿茂密如盖,形成了天然的穹顶,树上伸下来的无数的气根,就好像是在为修道者接通天地之灵气。开元菩提树下周围种植了一些花草,又加筑了八角形石护坛,是游人香客树下驻足小憩的清幽佳境。夏日里,你可以享受菩提树底下的那一片夏日的清凉,一时心平气和睿敏通明起来,于是你宁静致远,一切有形无形的精神枷锁也顿时了了;于是,你感觉仿佛跨入了佛国净地,荣辱皆忘。
开元寺菩提树是南粤大地上举足轻重的菩提树。此外,广州的海幢寺尚有3株300多年的古菩提树。在广东澄海侨乡古八景之二的“龙潭钓月”于南宋咸淳年间(公元1265—1274年),由龙潭寺寺僧绝尘种植2株菩提树,距今已730多年,据有关史料考证显示,它是南粤大地现存菩提树龄最长的稀有古树。殊不知,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棵菩提树,生长在斯里兰卡中央省的阿努拉达普拉,树龄竟达2309岁,被当地人称为“圣树”,备受保护。
若论其岭南文化底蕴,当推广州光孝寺菩提树。据史记载,在中国南北朝梁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由印度僧人智药三藏从西竺(印度)国航海而来,植菩提树于广州光孝寺戒坛之畔,并预言:“一百七十年后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开演上乘,度无量众生,真传佛心印之法主。”后,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论风幡后,在此树下祝发(披剃出家)受戒,开示顿悟之法,扬名宇内,至明代已列成“羊城八景”之一“光孝菩提”。如今光孝六祖堂前尚有老树一株,据史记载是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枯死,即时往南华宝林寺取孙枝一株种回。由此可见,光孝寺那棵菩提树为岭南菩提树之鼻祖。今日岭南大地上的菩提树,都是从光孝菩提树辗转分植出来的。反观潮州开元寺菩提树,其种植时代、植者身份背景来看,远非“光孝菩提”可比,但笔者还是不惜笔墨将其记录下来,是因为它是千年古刹开元寺人文景致不可或缺的部分,由此及彼,它在岭南文化底蕴中就显得轻重了。
本寺《传灯录》,初刊于轻道光六年
1、住持拙翁(字)胜(名)。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戊寅(738)任。
开山祖,名见祖牌,二月十五忌辰。
2、住持畅师。
宋康定元年(1040)任。
是年重修全寺,建御书楼、钟楼、粧饰佛像等,至庆历三年(1043)竣工。
3、住持择兰。
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任。
募铸大钟。
4、住持惟靖。
任职时间:南宋咸淳五年己己(1269)。
见咸淳六年林希逸《潮州开元寺法堂记》。详见1996年第1期《人海灯》。
5、住持福吉祥。法名善恭。
任职时间:元泰定五年(1328)。
见《帝师殿碑记》。
6、住持简庵。法名福吉祥。
任职时间:元。
见元至正六年(1346)云版铸文,称前代住持。
7、住持端叟。法名惠中。
任职时间:元。
见元至正六年(1346)云版铸文,称前代住持。
8、住持日岩。法名觉葵。
任职时间:元至正六年(1346)。
见元至正六年(1346)云版铸文,称前代住持。
9、住持德志。
任职时间:明天顺元年(1457)
天启六年(1626)碑记谓在天顺年间。
10、云空。
任职时间:明成化元年(1465)。
成化间寺产被侵占,和尚晋京告状,得归还,并蒙赐紫衣及都纲(府级释教总官。见《开元寺记》。
11、正杰。
任职时间:明弘治十年(1496)。
见大殿内林檀越龛前香炉铸文。
12、清健。
任职时间:明嘉清二十六年(1547)。
据嘉靖二十六年《潮州府志·卷八·杂志·寺观》载,开元寺僧清健累奏勘免军饷粮,他寺亦受益。
13、道缙。
任职时间:明万历十九(1591)。
见万历二十二年(1594)碑记。
14、宗和。
任职时间:明天启三年(1623)。
见天启六年(1626)碑记。
15、桐渥。
任职时间:明天启六年(1626)。
见时年碑记。
16、大宗。
任职时间:明。
见祖牌,曰:“明重兴开元寺”,未详年间,塔在砾山村和尚山。
17、心一:法名质。
任职时间:明。
见祖牌。
18、能怡。法名香。
任职时间:明。
见1956年南关外普同塔出土碑曰:“明师座元贤都纲能怡香和尚”。未详间。
19、赓斗。法名晏。
任职时间:明。
见祖牌。
20、宗和
任职时间:清雍正二年(1724)。
见《檀荫千载》碑。
21、宗乘
任职时间:清雍正十一年(1733)。
见乾隆元年(1736)《奉宪勒石》碑。
22、维从
任职时间:清乾隆五年前(1740年前)
见乾隆五年碑记。当在此前至雍正年间。
23、密因:法名古如。
任职时间:清乾隆元年(1736)。
先住持罗浮山华首台,是年来寺中兴,十四年(1749)退席回山,五月七日诞,二月二十二日忌,塔于华首台,是本寺曹洞派传法制度首任住持。
24、静会:法名传修。
任职时间:清乾隆十四年(1749)。
普宁县人,1686·二·十五——1780·五·十三乾隆三十年(1765)蒙钦赐藏经,诸多建树。有传。
25、道昆:法名心隐。
任职时间:清乾隆。
出家于潮阳县文照堂,正月初四诞,四月初五日忌,塔在南关外普同塔场内。
26、无也:法名法闲。
任职时间:清乾隆。
出家于海阳县庵埠观音堂,五月十三日诞,正月初八日忌。
27、妙谛:法名法言。
任职时间:清乾隆。
出家于潮阳县文照堂,三月初十日诞,十二月廿九日忌,塔在南关外。
28、涌澄:法名默清。
任职时间:清乾隆。
出家于潮阳县文照堂,七月廿七日诞,八月十九日忌。
29、崇如:法名默瑞。
任职时间:清乾隆。
出家于揭阳县双峰寺,八月十六日诞,九月廿九日忌。
以上五位据《传灯录》及祖牌次序排列,当在乾隆四十五年至六十年间。
30、兴林:法名默树。
任职时间:举一反三嘉庆二年(1797)。
见崇行堂嘉庆二年碑。出家于潮阳县文照堂,八月十九日诞,九月十三日忌。书观音阁嘉庆二年联。
31、解空:法名默应。
任职时间:清嘉庆。
出家于福建汀州上杭县圆山云峰寺,九月二十五日诞,十一月二十三日忌,塔在南关外。
32、绍发:法名默圆。
任职时间:清嘉庆十六年(1811)。
闽汀州长汀县人,俗姓曾,1755、九、十三——1826、五、一,于原籍罗汉寺出家,截在南关外。住本寺数十载,其中连任方丈6年。谨循规戒,为众辛劳。道光六年主刊《传灯录》。
33、秀和:法名默忍。
任职时间:清:
出家于海丰县万寿寺,五月二十三日诞,五月四日忌,塔在南关外。年任未详,在善勤和尚之前。
34、善勤:法名契习。
任职时间:清道光六年(1826)。
出家于揭阳县三元寺。是年八月八日进院。六月二十三日忌。
35、远昭:法名契盈。
任职时间:清。
见祖牌。闽上杭云峰寺出家。
36、实光:法名相辉。
任职时间:清。
出家于海阳县韩山寺。七月一日诞,八月十七日忌。
37、敬宗:法名相胜。
任职时间:清。
出家于上杭云峰寺,十二月二十七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