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鲲图片

时间:2023-04-30 11:09:45编辑:奇闻君

鲲鹏之名,最早出现于道家学说《庄子·逍遥游》。一说鲲鹏、冥灵及大椿皆引自《列子》汤问篇。

卵鸟之说

有人认为鲲鹏之变实则海中巨卵孵化成鸟翱翔天际。

《礼记正义》卷二十七内则第十二曰:“卵读为鲲。鲲,鱼子也。”

鲲鹏鲸鱼

有人认为《庄子》的鲲即是鲸鱼。《五杂俎》:鲲鹏数千里,或庄生之寓言,然崔豹《古今注》云:“鲸鲵,大者长千里。”则似实有之矣。《神异经》谓:“东海之大鱼,行者一日逢鱼头。七日逢鱼尾。”余家海滨,常见异鱼。一日,有巨鱼如山,长数百尺,乘潮入港,潮落不能自返,拨刺沙际。居民以巨木拄其口,割其肉,至百余石。

鲲鹏与金翅鸟之辩

鲲鹏[上古神兽]

金翅鸟为佛教之迦楼罗(神化的蛇鹰)(又名金翅大鹏鸟,是食龙(此龙指的是印度娜迦Naga,一种蟒蛇))。而佛教《大藏经》又将鲲鹏之大与迦楼罗之大相较,因此世人多将金翅大鹏鸟与鲲鹏之鹏划上等号。但金翅大鹏鸟没有鲲鹏变化之能,鲲鹏也不像金翅大鹏人面鸟身,而且据道经记载,鲲鹏所食者,九天清气也,故万不可将二者相混淆。

夫鲲之为鱼也。潜碧海,泳沧流,沈鳃於勃海之中,掉尾乎风涛之下,而濠鱼井鲋,自以为可得而齐焉。鹏之为鸟也,刷毛羽,恣饮啄,戢翼於天地之间,宛颈乎江海之畔,而双凫乘雁,自以为可得而亵焉。及其化羽垂天,抟风九万,振鳞横海,击水三千。

《逍遥游》中记有“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在《逍遥游》中,以开篇首句之重,记录了这个华夏民族古老而神奇的传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一南冥者,天池也”。明代德清《庄子内篇注》云:“‘北冥’即北海,以旷远非世人所见之地,以喻玄冥大道。海中之鲲,以喻大道体中养成大圣之胚胎,喻如大鲲,非北海之大不能养成也。”《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五运历年纪》:“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鲲鹏超脱于九天之外。

白话译作:“北方的大海有一种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巨大,不知道究竟有几千里长。它变作一只鸟,名字叫做鹏。鹏的背,也不知道究竟有几千里长;它展开翅膀,鼓足气力,奋起而飞时,它的翅膀像遮盖天空的云朵。这只鸟,当海动风起时就飞往南极。那南海,就是通天的渊池。”

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三内篇三:“鲲鹏之寿十亿,虽千年其犹稚也。”

唐朝杜甫《泊岳阳城下》诗:“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李白《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罗惇曧《文学源流·周秦诸子总论》:“冥灵大椿之寿,朝菌蠓蚋之夭,鲲鹏之大等喻,《列子·汤问篇》语,《庄子·逍遥游》引之。”

宋代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诗:“鲲鹏水击三千里,粗练长驱十万夫。”

清代汪懋麟《洗象》诗:“岂同龙马负,徒作鲲鹏想。”

梁启超《过渡时代论》二:“惟当过渡时代,则如鲲鹏图南,九万里而一息,江汉赴海,百千折以朝宗。”

鲲鹏寓言在《庄子。逍遥游》中以重言方式连续出现三次。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文本,《逍遥游》所思考的逍遥,不仅是个人一己的逍遥,而且包含万物一体视域中的具有政治-社会向度的逍遥。鲲鹏寓言的第一次出现带给《逍遥游》的,首先是审视人间世逍遥问题的浩瀚而变化的远景视界。第二次出现则表明有待与无待的辩证关联,无待只是有待状况下的,有待既是阻碍逍遥的障碍,但同时也是实现逍遥的条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一种转化。第三次出现则引向小大之辨,一方面是发生在不同事物彼此之间的小大之辨,在这里,大知与大年之间具有某种对应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发生在事物内部的小大之辨,大知与大年不再有必然的对应关联,得其正性正命为大,为所驱使,远性为小。通过鲲鹏与其他事物的比较,《逍遥游》已经将逍遥的问题带向了正性命的语境中。

在《逍遥游》中,庄子赋予"鲲鹏"以深刻隐喻。在"鲲鹏"隐喻里,庄子以北冥指涉欲望意志和动力,以南冥指涉心灵智慧和自然天道。鲲鹏由北冥飞往南冥的过程,就是以心灵智慧驾驭欲望意志,使人心回归道心的过程,就是人追寻大道的过程。鲲鹏由鱼化鸟、怒而飞且抟扶摇而上的三次飞跃过程,就是人摆脱欲望束缚,向物我两忘境界靠拢的过程,也正是朝向与道同体的无待境界进发的真正开始。

上一篇:波峰焊设备

下一篇:福建省莆仙戏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