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属中有四个种能引起人类的疟疾。间日疟原虫(P.vvax)、三日疟原虫(P. malaria)和卵形疟原虫所引起的疟疾比较温和。病人虽然虚弱,却很少死亡,但疾病却能持续多年相比之下,恶性疟原虫(P. falci parum)会导致急性疾病,如不治疗,常会死亡。尽管经过30年的努力,希望能在人类中根除疟疾,但却至少仍有四亿八千万人居住在疟疾流行区中,包括大部分热带非洲(每年有一百万人以上因疟疾而死亡),南美,中东大部分,印度和斯里兰卡的一部分,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在哺乳动物宿主中,疟原虫主要生活在红细胞内,它在里面破坏血红蛋白取得氨基酸,同时产生色素。疟原虫的外形随发育阶段和种别而异。但总的说来,在血细胞内寄生时,是在宿主细胞膜包围着的一个小泡内生活的。这是一个小的滋养体,以裂殖(多分裂)的方式生长和分裂。疟疾由雌性按蚊(Am0hels)传播,生活史和艾美球虫基本相似。配子细胞在按蚁肠里进行融合,形成卵囊,产生大量感染唾液腺的子孢子。蚊子吸血时,这些子孢子便进入人体,在肝脏里形成红细胞外的裂殖子,然后进入血液开始感染红细胞。各个裂殖子在红细胞内部发育,然后胀破红细胞释出新的裂殖子。在红细胞中的这些过程都趋于同步发生。这样就造成宿主的周期性高热。连续二次高热之间的相隔时间便是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的周期。对于三日疟原虫来说,是72小时,其他三种疟原虫都是48小时。
疟原虫属容易冷冻保存,从很早以前就有这方面的实验报告。丁effery和Rendtorff16)不仅做了蚊唾液腺中孢子虫(sporozoite)的保存,还采取患者血液,迅速冷却后放入干冰冰箱冷冻保存,取得了如下成绩:间日疟原虫保存354天(PP8天);恶性疟原虫保存404天(PP10天);卵形疟原虫保存234天(PP14天);三日疟原虫保存60天(PP 27天)后分别接种于人体,均保持了感染力。潜伏期系指接种人体后至血流中出现原虫所需天数而言,上述PP均表示接种新鲜患者血液时PP幅度的范围。
疟原虫的发现者是法国人查尔斯·路易士·阿冯斯·拉韦朗(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1880年,当他在阿尔及利亚担任外科医生时,注意到疟疾病人的红血球里有一种微生物存在,他坚信这个微生物(即疟原虫)就是引起疟疾的病原;这是首次发现原生动物会引起人类疾病。他因此发现及其他关于原生动物致病的研究获得190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内科医生罗纳德·罗斯爵士(Sir Ronald Ross,1857-1932),在1897年担任英国驻印度军医期间发现了寄生在疟蚊胃中的疟原虫。因为他发现了疟原虫的传染途径,他获得了190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发现疟蚊是唯一可传播疟原虫的蚊子的人是意大利动物学家格拉西(Giovanni Battista Grassi)
寄生于人的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可分3个时期:
①裂体生殖,在人体中进行。带虫的媒介雌按蚊(在中国主要为中华按蚊、大劣按蚊、微小按蚊的唾液中有许多细小长形的子孢子,蚊吸入血时,子孢子随唾液注入人体血中,在半小时内即进入肝脏的实质细胞并在那里行裂体生殖,这一阶段称红细胞外期。红细胞外期短的为7天,可产生1万以上的裂殖子。有的子孢子进入肝细胞不马上发育,而呈休眠状态,称休眠子。数月、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才开始裂体生殖形成裂殖子。所有在肝细胞中形成的裂殖子,都不重新感染新的肝细胞,而是直接进入血液侵入红细胞中,开始红细胞内的裂体生殖,这一阶段称红细胞内期。裂殖子先形成早期的滋养体,此时细胞质包围了一大空泡,并与核形成戒指状,特称为环状体期。早期滋养体用胞口吞食红细胞的细胞质,不断长大,统称滋养体。此时经消化吸收后残留下的血红蛋白的血红素,在虫体内成为许多黄褐色的颗粒状物,称为疟色粒。与此同时,红细胞膜出现点状损伤,用吉氏液染色时呈现淡红色小点,称薛氏点。滋养体长大之后,核开始连续分裂,即所谓裂殖体。裂殖体成熟时(核数目12~24个,通常16个),核分裂停止,细胞质围绕着核开始分割成与核数目相等的裂殖子,裂殖子的集团在未破红细胞而出之前合称为分裂体。红细胞破裂,分裂体中的裂殖子散出,各侵入一个新的红细胞,再重复其红细胞内的裂体生殖。每个无性生殖(即裂体生殖周期)就是裂殖子侵入红细胞至下一代裂殖子破红细胞而出的一个周期,共需48小时。每当红细胞破裂,裂殖子散出时,其疟色粒和其他代谢产物进入血液,使患者最初出现寒战继而发高热。
②配子生殖,从人体开始,在蚊胃完成。在人体红细胞中进行反复裂体生殖后,一部分进入红细胞的滋养体不再进行裂体生殖(即核不再分裂),而是长成雌配子母细胞或雄配子母细胞。当媒介按蚊吸病人的血时,雌雄配子母细胞便进入蚊胃,雄配子母细胞核分裂成4~8个,随即有4~8条细胞质的丝状突出,每一条含一个核,称出丝,最后形成相同数目的丝状小配子,雄性。每一雌配子母细胞在蚊胃中进一步成熟为一个大配子,雌性。雄配子在胃中与雌配子结合成合子,完成了配子生殖的过程。
③孢子生殖,在蚊体中进行。受精后的合子延长成锥状,能动,故称动合子。动合子穿过胃壁在血腔一侧的蚊胃弹性纤维膜下形成了圆形的卵囊,卵囊逐渐增大,突出在胃腔中,其中的核进行反复分裂,最后移入突出的细胞质中形成众多的长形或新月形的子孢子。子孢子钻破卵囊而出,进入蚊的血体腔中,随蚊的血淋巴到达蚊的唾液腺内。在外界温度为25℃时,约需8~12天完成。
宿主为人
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又称热带疟原虫,
恶性疟
的病原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
三日疟
的病原卵型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或称蛋形疟原虫,
卵形疟
的病原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间日疟的病原
宿主为人以外的灵长类
巴西疟原虫(Plasmodium brasilianum)
食蟹猴疟原虫(Plasmodium cynomolgi)
诺氏疟原虫(Plasmodium knowlesi)
许氏疟原虫(Plasmodium schwetzi)
猿疟原虫(或称吼猴疟原虫,Plasmodium simium)
宿主为鼠
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
夏氏疟原虫(Plasmodium chabaudi)
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宿主为鸟
鸡疟原虫(Plasmodium gallinaceum)
残疟原虫(Plasmodium relictum)
疟原虫的基本构造和一般的原生生物一样,为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环状体(trophozoite,主要发育期第一阶段)以后各期还含有疟原虫消化分解血红蛋白后的产物,疟色素(malarial pigment)。
使用姬姆萨染剂(Giemsa's Stain)或瑞氏染剂(Wright's stain)染色后,核呈紫红色,胞质为深蓝色,疟色素呈棕或黑褐色。这也是血液检验中检验疟原虫的方法之一。疟原虫寄生在红血球内时,会造成红血球变形。不同种类的疟原虫会使红血球呈现不同的形状(也是辨别疟原虫种类的重要方法之一):
被间日疟原虫寄生的红血球会变大,颜色变浅,后期出现微小的红色
薛氏点
(Schüffner's dots)被卵形疟原虫寄生的红血球会变大,颜色变浅,有明显粗大的红色
薛氏点
(Schüffner's dots)被恶性疟原虫寄生的红血球会有粗大的紫褐色
茂氏点
(Maurer's dots)被三日疟原虫寄生的红血球会有微小红色的
齐氏点
(Ziemann's dots)疟疾在中国的分布很广,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东起台湾和沿海各省、西至西藏,都有疟疾发生。海南岛恶性疟原虫为害最烈;华中主要为间日疟原虫;在云南两者都很流行。恶性疟原虫常引起凶险型症状,特别是脑型疟,可以致死。因此疟疾是中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寄生于灵长类(人除外)的疟原虫有将近30个种和亚种。其中常被用作模型或供实验用的有含蟹猴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两者对人都有一定的感染力。中国只有猎尾猴疟原虫的报道。此外常作模型的有寄生于鼠类的伯氏疟原虫、约氏疟原虫、芬氏疟原虫和夏氏疟原虫。寄生于鸟类的有鸡疟原虫、鹇疟原虫、残疟原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