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约3万年的旧石器时期,就已有人类在黄陂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长轩岭竹园村东北团山发现有采石场旧石器遗址。
距今4400年的张西湾城址为武汉市迄今发现最早的城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型城址。
距今3500年的商代的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城,被称为“华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
临空临港临天下,好山好水好黄陂
公元前980年,为长子国,都城在黄陂前川椅子山遗址(今区档案局)。春秋属黄,前658年起属楚国。秦,黄陂属南郡。汉属荆州江夏郡西陵县。汉末大将黄祖于此筑城,名黄城。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魏王曹操在黄陂黄花涝置石阳县,为魏国荆州江夏郡驻地,为建置之始,有1800多年的历史。
南朝宋元徽四年(476年)、南齐建元元年(479年),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先后三次设置木兰县,木兰县驻地位于花木兰出生地黄陂大城潭镇(今黄陂区姚家集街道大城村),所辖地域包括今黄陂区北部和红安县西南。唐武德三年(620年)废除木兰县,并入黄陂县。
南梁普通四年(523年),在黄陂鹿关城置北江州梁兴县。
北齐天保三年(552年),文宣帝高洋于黄城始置南司州及黄陂县,系合黄城与武湖得名,为得名之始,并置浐州。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在黄城置黄陂县,为南司州驻地。
唐为南司州、安昌郡驻地。后南司州更名黄州。黄州改治邾城,黄陂属淮南道黄州。
五代初属吴,后属南唐。
宋属淮南西路黄州齐安郡。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属湖广行省黄州路。明属湖广布政使司黄州府。
清雍正七年(1729年)属湖北布政使司汉阳府。
中华民国,先后属鄂东道,江汉道、省直辖。自民国二十一(1932年)年起,先后属第四、二、三行政公署及鄂东行署。
1949年,黄陂属孝感专区管辖。1959年,划归武汉市,1961年划入孝感地区,1983年,黄陂再次划归武汉市管辖。
1998年,国务院同意撤销黄陂县,设立武汉市黄陂区,行政级别为副厅级,享有地级市经济权限,以原黄陂县的行政区域为黄陂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黄陂大道380号。
2017年7月17日,公布长江新城选址范围:武汉中北部,将分三期建设。起步区位于谌家矶—武湖区块。东至武湖泵站河,南至长江北岸,西至滠水河、府河,西南至张公堤路,北至江北铁路,起步区约30平方公里,其中黄陂区武湖街道11.14平方公里,滠口街道5.54平方公里。
长江新城黄陂片区共涉及武湖、三里、大潭的全部和滠口、前川、六指的部分区域,共313平方公里,109个行政村、5个社区,总人口22万人。
位置境域黄陂区位于湖北省东部偏北,武汉市北部,前川城区距武汉市中心18公里,黄陂区辖区面积2261平方公里,占湖北省国土总面积的1.22%。区域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4°09′—114°37′,北纬30°40′—31°22′之间。境内北部属大别山南麓西段,中部处在山麓堆积地带,南部属江汉平原长江北岸东段。地势北高南低,形成西北低山区、东北丘陵区、中部岗状平原区和南部滨湖平原区4级阶梯。低山区和丘陵区占全县总面积的36%,平原区和滨湖区占64%。
地势地貌黄陂区位于长江中游,大别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为江汉平原与鄂东北低山丘陵结合部。大体上是“三分半山,一分半水,五分田“。
黄陂
黄陂区西北部为大别山余脉,属低山丘区,海拔在150~800米,面积占全区的14.8%,有黄陂区最高峰双峰尖(873.7米);东北部为丘陵区,海拔在50~150米,面积占全区21.5%;中部为平原丘岗区,海拔在30—50米,面积占全区47.4%;南部为平原湖区,海拔在30米以下,面积占全区的16.3%。
水文汉口北站
黄陂区水资源丰富,拥有“百库千渠万塘”之称。有长江、滠水、府河等大小河流31条,河流总流长799.91公里,流域面积3504.3平方公里。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充足。黄陂区有湖泊35个,其中武湖、童家湖、后湖较大,黄陂区湖泊总面积252.6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0.9亿立方米。气候特征黄陂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无霜期255天。春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干燥阴冷。多年均日照时数1917.4小时。多年均降水量在1202毫米,为中南地区降水量较均衡的地区。
2017年,境内年平均气温为17.3℃。一年中,以12月最低,月平均气温5.4℃;7月最高,日平均气温30.6℃。空气相对湿度年平均75.5%。年降水日数(≥0.1毫米)为141日。
水资源黄陂区有水库89座,大型水库有梅店水库、院基寺水库、泥河水库、夏家寺水库等7座。总承雨面积573平方公里,总库容量71573万立方米。境内地下水储量3.42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黄陂区土地总面积223542.84公顷,共有8个一级类,41个二级类。占湖北省土地总面积的1.2%,占武汉市土地总面积的26.15%,属中等区(市)。
动物资源水族及爬行类有虾、蚌、螃蟹、鳖、乌龟、泥鳅、鲤鱼、白鳝、黄鳝、鳜鱼、刀鳅、沙鳅、田螺、青蛙、蟾蜍、林蛙、茶花蛇等25种。
20世纪50年代,北部木兰山、棺材山等处常有虎豹出没。现北部低山丘陵区仍有狼、狐、黄鼬、猪獾、狗獾、野猪、野猫、野兔、松鼠、社鼠(山耗子)、鼹鼠(地拱子)、穿山甲、猴等15种兽类。
禽类有雉鸡(野鸡)、乌鸦、云雀、麻雀、米雀、山麻雀、啄木鸟、燕雀、猫头鹰、燕等16种。
昆虫及其他类有蚂蚁、蟋蟀、澳洲瓢虫、螨蛸、蜘蛛、蚱蜢、粉蝶、蛱蝶、斑蝶、环蝶、灰蝶、茧蜂等12种。
植物资源黄陂区常见树种有马尾松、青冈栎、麻栎、栓皮栎、石栎、槲栎、锥栎、枫香、枫杨、三角枫、鸡爪槭、泡树、黄檀、椴树、黄连木、油桐、梧桐、化香、漆树等36种植物。
野生中药材有桔梗、枸杞、射干、苍术、夏枯等5种。
珍稀植物有银杏、水杉等;木兰山有3棵珍稀古树:木兰花(山茶)、麻栎、枫杨。
野生草本植物有蕨类、蓼类、狼尾草、知风草、荩草、黄背、野青、白茅、雀稗、狗牙根、雀麦、野菊、等21种。
水生植物有油草、水车前、大藻、凤眼莲、黄丝草、次藻、慈菇、菖蒲、荸荠、荷等15种。
矿产资源黄陂区地层主要由古变质岩组成,具有开采经济价值的金属矿产资源较贫乏。可资利用的零星状分布的矿产资源有金矿、铜矿、磷、锰矿。非金属矿产资源有萤石、白云岩、河沙、红沙、高岭土、石英沙岩、砾卵石、浅粒岩、绿片岩、石英绢云母片岩及花岗岩、辉绿岩、玄武岩、地下水、矿泉水和砖瓦用黏土等20余种。
区划沿革1949-1958年,武昌县沙口乡划入黄陂。黄陂滠口区金银滩、胡家栋、姑嫂树三村及谌家矶乡、接金乡分别划入东西湖区、江岸区、江汉区。
199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城关镇更名为前川镇。
2000年,前川镇、环城镇、鲁台镇合并为前川街。
2001年,撤销环城街道、鲁台街道,并入前川街道;撤销甘棠铺街道、六指店镇,合并设立六指街道;撤销泡桐店镇,并入李家集镇;撤销土庙镇,并入祁家湾街道;撤销长堰镇,并入王家河镇;撤销研子镇,并入罗汉寺街道、木兰乡;撤销石门乡,并入长轩岭镇。
区划详情截至2017年,黄陂区辖15个街道、1个乡、1个场、2个开发区,77个社区,589个村。分别是:前川街道、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武汉临空经济区)、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武湖街道(湖北黄陂台湾农民创业园)、滠口街道、天河街道、横店街道、三里桥街道、大潭原种场、王家河街道、罗汉寺街道,祁家湾街道、蔡家榨街道、六指街道、李家集街道、木兰乡、长轩岭街道、姚家集街道、蔡店街道、木兰山风景区,区政府驻前川街道。
截至2017年末,黄陂区户籍总人口113.32万人,其中男性57.99万人,占51.2%;女性55.33万人,占48.8%。非农业人口22.75万人,比上年增加0.68万人。出生人口14913人,出生率12.81‰;死亡人口7522人,死亡率6.46‰,人口自然增长率6.35‰。
木兰山
共有34个少数民族,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7%。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30多万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其中台胞2万余人。
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4种宗教。信仰基督教新教、天主教1万余人,信仰佛教、道教有3万余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黄陂区市常住人口为1151644人。
概述前川新城
十三五期间,黄陂区抢抓长江经济带、武汉国家创新改革实验区,黄陂南部创建国家级长江新区,汉口北创建国家级自贸区等系列重大战略叠加的机遇,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武汉四大经济板块中,大临空板块涵盖黄陂南部6个街道,大临港板块涉及黄陂区东南部4个街道。北部6个街乡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201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2.49亿元,同比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575.3亿元,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230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02亿元,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82亿元,增长11.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26亿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46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11元,增长10%;用电量18.67亿千瓦时,增长14%。各类市场主体新增10863户、增长18.8%,“个转企”完成211户。
2017年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43辆,彩电133台,移动电话195部,摩托车69辆,电冰箱108台,空调149台,热水器116台,家用电脑67台。每百户农民拥有彩电112台,移动电话248部,摩托车60辆,电冰箱86台,空调101台,热水器66台,家用电脑24台。
2020年,黄陂区完成GDP1013.28亿元,连续两年排名新城区第一,成为全市唯一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的新城区。全年工业总产值过千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过500亿元、规模居全市城区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长水平。
202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65.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03亿元,增长8.9%;第二产业增加值399.66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628.85亿元,增长14.9%。三次产业结构由2020年的12.2︰33.9︰53.9调整为11.8︰34.3︰54.0。[7]
第一产业2017年,黄陂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5.4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6%;实现增加值135.04亿元,增长4.5%。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39.84万吨,比上年下降1.4%,其中,小麦产量8830吨,下降3.1%,水稻产量35.6万吨,下降1.6%;油料产量6.46万吨,与2016年基本持平。
2017年,黄陂区造林面积740公顷,比上年下降44.8%;当年育苗面积133公顷,比上年下降60.1%;四旁植树150万株,比上年下降2%。
2017年,黄陂区生猪出栏100.05万头,比上年下降3.5%;家禽出笼1100.61万只,比上年下降5.6%;禽蛋产量5.64万吨,增长3.1%;水产品产量9.44万吨,比上年增长0.9%。
截至2017年末,黄陂区常用耕地面积52.7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61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57.79万千瓦,比上年增加0.72万千瓦(调减农用运输车动力9.2467万千瓦)。化肥使用量(折纯量)3.32万吨,比上年下降3.2%。
第二产业2017年,黄陂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6.1亿元,比上年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0.34亿元,增长11.2%。其中,制造业增长16.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1%。
截至2017年末,黄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8户,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有15户。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全年11大工业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14.3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1.4%。
2017年,黄陂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958.45亿元,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5.8%,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2017年,黄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利润总额31.08亿元,增长9.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费用降低17.7%,利息支出上升37.5%,亏损额降低14.7个百分点。
截至2017年末,黄陂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73户。建筑业增加值8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6%。建筑业总产值484.8亿元,增长14.9%。
武汉临空经济区
第三产业2017年,黄陂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99亿元,增长13.8%。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47.1亿元,增长11.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4.1亿元,增长15.3%。按城乡分,乡村地区零售额同比增长14.3%,城镇零售额同比增长12.7%。
2017年,黄陂区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比上年增长188.2%,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类比上年增长161.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比上年增长21.1%,中西药品类比上年增长19.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比上年增长18.8%。
2017年,黄陂区外贸出口总额8697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6.7%。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600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7.3%。全年招商引资总额461.1亿元,比上年增长43.2%。
2017年,黄陂区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邮政函件包裹业务量0.6亿元,增长15.3%;快递业务量240.12万件,增长9.1%;快递业务收入0.2亿元,增长54.7%。
2017年,黄陂区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固定电话用户9.92万户,比上年下降23.1%。
2017年,黄陂区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0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8%。实现旅游总收入82.8亿元,增长14.3%。
截至2017年末,黄陂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27.49亿元,比年初增加65.74亿元,增长11.7%,其中,个人存款346.73亿元,比年初增加38.34亿元,增长12.4%;单位存款280.46亿元,比年初增加29.5亿元,增长11.8%;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0.3亿元,比年初减少2.1亿元,下降87.3%。金融机构年末全口径贷款余额374.66亿元(含表外融资贷款余额30.97亿元),比年初增加14.83亿元,增长4.1%。金融机构表内各项贷款余额343.69亿元,比年初增加31.7亿元,增长10.2%。其中,短期贷款46.8亿元,下降11.5%;中长期贷款296.67亿元,增长14.7%。
2017年,黄陂区有银行业监管机构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14家,下设银行网点94家,自助网点405个。
盘龙城开发区
名胜古迹黄陂区古迹甚多,文化遗存丰富,有徽派、鄂东、鄂西、赣北、吴越等风格的民居,是湖北省文物十强区县之一。全区现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108处,有57处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保13处、市保15处、区保28处。国有单位收藏文物28380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190件/套。
古遗址
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版
盘龙城遗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盘龙湖畔。面积约1.1平方公里。被誉为“华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城址兴建年代在公元前15世纪。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商代文化面貌、城市的布局与性质、宫殿的形制及建筑技术,都具有重要的价值。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有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盘龙古城出土了数百件盘龙城商代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等遗物,兽面纹盉,盘龙城大铜鼎都是中国文物中极为罕见的珍品。其中94厘米长的大玉戈是首批中国64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
省级:鲁台山古墓葬群:位于前川街道的鲁台山西南,1978年发现。西周与春秋战国墓35座。其中西周墓5座,春秋战国墓30座。这批墓葬群,共出土160件铜、玉、陶器,其中青铜器约占二分之一。铜器造型严谨,花纹繁缛。198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双凤亭
双凤亭,位于前川街道鲁台社区,始建于北宋。程颢、程颐兄弟人称两程夫子。其祖父任黄陂县令,二程就是在其父任黄陂县尉时所生,黄陂城西偏有草庙巷(今前川街道文教巷程乡坊),是二程故居所在地。南宋时改称双凤亭,取其母梦双凤生二程之意。现存建筑即为当时所置。亭中有石砌方形碑,碑额上刻有双凤朝阳图等。“双凤亭”金字匾额,为1962年重修时郭沫若所题。与程乡坊和二程书院构成黄陂二程重要遗迹。作京城遗址属汉代古城址,位于黄陂区李家集街道作京城村。遗址呈不规则“亚”字形,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为140米,残高2——6米,夯筑城垣顶宽约12米,基宽约30米,北、东、南三面有城门遗迹。
龙王尖遗址:龙王尖石寨是明代石寨,又名龙王寨,围城周长12.5千米,圈地1.5余平方公里。龙王尖位于黄陂区李家集街道珍珠岭。寨墙平均高3.5米,全寨共有四大寨门,石寨按九曲八卦阵建造。壮观的山墙基本完整,号称武汉的长城。
省级文物单位还有:中分卫遗址、面前畈遗址、大余湾古民居、吴光浩烈士陵园、铁门坎遗址、木兰山古建筑群、雨霖古建筑群、鸡公程遗址、姚家山新五师司政机关旧址等。
市级:
张西湾城址为武汉市迄今发现最早的城址。
龙王尖石寨
马寨城遗址兴建于战国时期、废弃于三国时代。位于黄陂王家河街道。整体布局精巧合理,城内还有水井、水塘、烽火台等。大小寨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姚集街道大城潭村,大小寨遗址属新石器、周、六朝时期古文化遗址。为古木兰县遗址。
黄陂区还有黄陂宗圣祠、半河桥、圣庙、陈皇墩遗址、程家墩遗址、城门潭遗址、磨元城遗址、铁门坎遗址、神墩岗遗址等市级遗址。
区级遗址有王家河抗日惨案公墓、塔耳岗等。如西城址遗址,即冶城。梁武帝萧衍为南齐刺史时,在六指街道练兵多年,修筑冶城。
未定级遗址有三姑井、黄继光纪念馆、大顶山、西峰尖、伏马山、黄陂花寨、武汉八里畈、黄陂鱼山、长乐园等。
传统村落
大余湾
木兰乡大余湾、李集街道泥人王村,王家河街罗家岗村和蔡家榨街蔡官田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黄陂北部幽静灵野的田园风光、古朴醇厚的乡村文化氛围,“慢生活、漫时光”氛围浓厚。如冯楼村、高顶村、桥头边村、杜家湾、高家湾、李冲村、研子岗、胡家集、蔡店源泉、黄陂曾集等。大余湾保留大量明清古建筑群。
罗家岗位于武汉市黄陂区东北部的王家河街道,村湾内有1655平方米的传统民居;明末时期的古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
蔡官田村保留了蔡济民故居等民居,该村被称为辛亥革命第一村。
桃花村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道,村以庙为名。桃花庙,即息夫人庙。
黄花涝为东汉石阳县县治。也是三国时期魏国江夏郡治所。商代沿河古石坡,古码头,清代古墙壁,三国古墓,明末清初居家古屋,古寺院,古教堂,古祠堂等遗迹都保存完好
饮食文化黄陂区是著名的的“美食之乡”,楚菜发源地之一。黄陂过早文化十分浓郁。武汉八大名吃中的豆皮、热干面、豆丝、煨汤都源于黄陂。美食:油面、虾鲊、糍粑鱼、六指北湖莲籽、糯米圆子、炸藕夹、肉糕、阴米、武湖银鱼、汽水肉、八卦汤、仟吉西饼等。拥有著名美食街:好吃街。
黄陂三鲜
黄陂三大美食:黄陂三鲜、豆丝、糍粑。黄陂三鲜也叫“黄陂三合”,是武汉市黄陂区民间的传统佳肴,已经流传数百年。三鲜是鱼丸、肉丸、肉糕三样菜的统称。由于三菜中有鱼、丸、糕三字,鱼与余谐音,丸在黄陂话为圆,糕与高同音,人们便赋三鲜以年年有余、家家团圆、步步高升的寓意。豆丝它营养丰富、口味纯正、口感细腻有劲道,黄陂豆丝由主料大米黄豆配上绿豆、葛粉、山药、荞麦、芦笋等营养保健材料,采用纯手工操作。
黄陂糍粑是黄陂当地备年货时的必备美食。
荆花蜜作为四大名蜜之一,黄陂荆蜜源自武汉市黄陂区主要野生植物荆条花,主产地在以山林和丘陵地带为主的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此处荆花花期达36天,比其他地区长约15天,荆蜜果糖含量比一般蜂蜜要高3%。
黄陂糖蒸肉,又称东坡糖蒸肉,在省内外享有盛名。黄陂人民讲究“糖蒸”,每逢年节喜庆饮宴,要做一道香醇色红、象征甜蜜美满、象征甜蜜美满、喜庆祥瑞的佳肴,它就是糖蒸肉,便以此作为待客上菜。
脉地湾萝卜从明朝开始被列为皇室贡品,味香脆,水分糖分较其他萝卜充足得多。品质最好的栽种“核心区”共约300亩土地,亩产1500公斤左右。
民俗僵狮子
玩灯是指元宵节前后集“舞狮、舞龙、彩船、鱼灯、蚌壳精”等于一体的一种庙会。牌子锣鼓、黄陂长堰走高、墨龙灯、高跷故事亭子都为黄陂特色灯会形式。全区270个行政村976个自然湾,有龙灯525条、狮子970个、彩船45只。寓示大吉大利、大展宏图。僵狮子是一种流行于湖北的武汉黄陂和孝南两地一带元宵节的民俗活动,是一种舞狮的游活动。
方言黄陂话即武汉市黄陂区方言。属鄂东楚语系统,历史悠久,直白易懂,为武汉市非物质遗产。章太炎认为湖北话接近古夏声,主张以黄陂话为普通话标准音。
黄陂话属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交界处,兼有两个官话区的特点,有23个声母(包括零声母),41个韵母和6个声调,楚方言词遗存较多,保留了古汉语中古去声的声调特征。
文化遗产舞狮之乡
黄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6年,黄陂区共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3项、省级7项、市级24项,区级61项。“九佬十八匠”遍布五湖四海,素有“无陂不成镇”之说。民间文学木兰传说、曲艺湖北大鼓、和戏曲楚剧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牌子锣鼓、高洪泰铜锣、黄陂泥塑、黄陂榨油技艺、黄陂民间彩词、高跷故事亭子、木兰庙会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正兴菜刀、谈炎记水饺、黄陂木版年画、黄陂三鲜、木兰武术、黄陂十景、息夫人传说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兰传说是源于黄陂区与花木兰将军事迹相关的成体系的民间文学作品。
湖北大鼓起源于黄陂,是一种流行于鄂东一带的说唱艺术。半个多世纪以来,黄陂陆续走出了王鸣乐、陈谦闻、张明智等几代湖北大鼓传人,把这种曲艺形式传承。2007年,“湖北大鼓”成功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楚剧是鄂东一带的花鼓戏,原称黄陂花鼓戏、黄孝花鼓,西路花鼓戏。由民间划莲船等艺术形式演变而成。楚剧重唱工,特别是传统折子戏,多为二唱到底,唱腔用迟腔,优美动听。
黄陂泥塑:唐贞观年间,泥塑艺人即开始塑制寺庙、观中供奉的神像。汉阳归元寺的五百罗汉和木兰山的神像就是它的传统代表作。
木兰庙会,每年农历八月初一,是木兰庙会的第一天。木兰庙会是木兰山传统民俗活动,其历史可上溯至南北朝时期,已有1500年历史。
黄陂处于《全国国土规划总体规划纲要》的首期重点开发和长江经济带的中心地段,与武汉主城七桥相通,三环、四环、外环相互连通,全区高等级公路路网密度位居全省第一。巨龙大道、川龙大道把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天河机场站、武汉新港和武汉北站连成华中物流中心。交通邮电业蓬勃发展。2017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018.8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229.04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176.28公里。2017年全区邮电业务总量10.45亿元。
铁路天河北站辅助汉口站办理规划的沿江高铁通过作业。规划为沿江高铁(上海-武汉-成都)、福银高铁(银川-武汉-福州)枢纽站。
滠口为二级铁路物流基地。
黄陂区交通
武汉北站为枢纽主要编组站,维持双向三级七场站型,结合运输需求适时建设预留工程。武汉北站为全国办理量第五的路网编组站。也是中部最大的铁路货车集散中心,承担着全国各地的货车中转解编任务。2016年日均办理增至17562车,上升13%。天河机场站已开通通往省内鄂东、鄂西南、鄂西北地区动车,现有列车共34趟。
黄陂南站为沿江高铁途径客运站。
武湖物流深水港为武汉新港重要组成部分,并启动长江沙口,府河滠口、滠水前川港建设。办理货运营业:黄陂站、滠口站、横店站、横店东站、祁家湾站。
公路黄陂前川城区公交简图
2017年,货运周转量23550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0.03%;客运周转量370260万人公里,增长29.98%。公路通车里程4883.76公里,增长17%,其中等级公路4218.79公里,增长1.3%,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176.28公里。全区公交线路98条,营运公共汽(电)车698辆,出租汽车200辆。黄陂区五条国道交汇,为318国道、G316、G42沪蓉高速、G70福银高速公路、348国道等。黄陂区8条高速公路互通,京珠、汉孝、汉麻、汉英、汉十、汉施等多条高速公路环绕其中。每平方公里等级公路拥有量位居湖北省各区(县、市)第一。20分钟车程可抵达武汉市中心,1小时车程抵达武汉城市圈,3小时车程到相邻省会,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汉口北客运站和黄陂旅游集散中心为黄陂区主要公路客运站。
航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位于黄陂区天河街道,1995年4月15日正式开航。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中部地区能够起降空客A380大型飞机的机场。飞行区为4F级,2012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398万人次,跨入世界百强。天河机场实行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2016年,天河机场总通航点111个,其中国际通航点40个。武汉天河机场航空港旅客吞吐量2077.2万人,增长9.7%。国际航线达41条;国内航线达112条。武汉国际航空物流港分别开通了旧金山、巴黎、新加坡、曼谷、普吉岛、静冈等国际航点。
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图
2017年,黄陂区境内已建成轨道交通路线3条,在建1条。还规划有武汉地铁8号线、14号线、17号线、18号线、20号线、22号线、23号线、25号线和27号线等9条地铁线。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位于武汉市长江及汉江以北的汉口地区,贯穿东西湖、硚口、江汉、江岸、黄陂五区。共设站29站,由东西湖区经河站至汉口北站。黄陂区内设滠口新城站、汉口北站。
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北起天河机场,南达光谷广场,连接武汉市黄陂区、东西湖区、江汉区、武昌区、洪山区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区内设天河机场站、航空总部站、宋家岗站、巨龙大道站、盘龙城站。
武汉轨道交通21号线:由江岸区新荣站经黄陂武湖街道至新洲区阳逻。区内设四站:青龙站、高车站、武湖站、沙口站。
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是汉口中心区与武昌中心区的直达通道,并沟通北部和南部两大新城组群。7号线二期(武汉地铁前川线),起始于黄陂广场,终点在东西湖区马池路,线路全长34.3km,设站11座。2017年开工。
武汉轨道交通20号线起于洪山区武汉火车站,止于天河机场,线路全长约30.3km,新设站6座。
教育截至2017年末,黄陂区共有各类学校310所(含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比上年增加13所。在校学生13.33万人,比上年增加0.7万人。其中幼儿园176所,增加12所,在校幼儿3.7万人,比上年增加0.24万人。小学94所,在校学生5.85万人,增加0.4万人。普通中学37所,在校学生3.38万人,增加0.1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0.39万人,减少442人。学前三年教育入学率97.3%,6-11岁人口入学率100%,12-14岁人口入学率100%,6-14岁盲聋哑弱智人口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1%。
高等教育:武汉文理学院、武汉海事职业学院、国防科技大学武汉校区滠口教学区、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北区、湖北省委党校、空军预警学院黄陂士官学校。
高中:黄陂一中(含黄陂一中盘龙校区),汉口北高级中学(原黄陂四中和黄陂五中合并)、黄陂二中、武汉市黄陂三中、黄陂六中、黄陂七中。
其他重点学校:黄陂双凤中学、黄陂区实验中学、前川三中、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黄陂区木兰文武学校,前川街第五小学、黄陂区前川街第一小学等。
医疗卫生截至2017年末,黄陂区有卫生事业机构861个(含村卫生室),比上年末增加2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卫生事业床位数6584张,增加506张。其中,医院病床4180张。卫生技术人员数5797人,增加166人。其中,医生2223人,护师、护士2462人。平均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生2.3人,拥有医院病床6.81张。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63.3/10万,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率99.6%。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9.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7.7%。
黄陂区有黄陂区人民医院、黄陂区中医院(武汉市第二中医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盘龙院区等三级医院,区级医院7个学科被确定为省市重点专科。
科技事业2017年,黄陂区实施科技项目160项,比上年减少21项,下降11.6%。科技成果2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737件,授予专利权385件。发明专利申请180件,发明专利授权53件。完成技术市场合同交
夜色黄陂
易额2.64亿元,增长74.8%。截至2017年末,黄陂区拥有孵化器8家,高新技术企业89家。文体事业2017年,黄陂区组织开展年味黄陂摄影展、第十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纪念建党96周年歌咏比赛、“喜迎十九大·千场社区行”等大中型文艺演出活动48场,服务观众19万余人次。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247场,服务观众20余万人次。新建5个图书流动服务点,全年更换图书10000册。加强农家书屋管理,投入资金130余万元,为每个农家书屋新增图书60册。建成百姓舞台52个,累计投资约416万元。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区属电视台1座,电视节目2套。区属广播电台1座,广播节目1套。组织举办第九届中国武汉木兰山登山节等全民健身活动30余项次,成功协办第二届木兰草原国际风筝邀请赛等赛事活动,参加人数达3万余人次。在市级以上各类体育竞赛中获得金牌41.5枚,银牌8枚,铜牌12枚。
举办木兰山登山节、杜鹃花节、木兰旅游文化节、汉交会、武汉赏花节、全国山地户外挑战赛等多项大型活动。
黄陂区现有公园:二龙潭公园、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定远公园、双凤公园、滠水公园、武汉府河湿地公园等。
文化场所:黄陂区市民文化中心、二程书院、子贡书院。
武汉市黄陂区图书馆、黄陂一中体育馆、武汉市黄陂区博物馆、明代藩王博物馆、武汉杨楼子湾榨坊博物馆、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武汉壶语堂博物馆等。
宗教活动场所共64处,石观音寺、古潭禅寺、木兰山道观、桃花庙等。
体育领域拥有2016年乒超联赛女团总冠军武汉安心百分百乒乓球俱乐部(主场黄陂一中体育馆)。
黄陂乒乓
2018年游客达到2404.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3.1亿元,分别增长15.2%、38.6%。
黄陂江河交汇,生态环境优美,是独具特色的滨江花城。以黄陂十景和木兰八景组成的中南地区最大的城市生态旅游景区群,拥有:5A级景区1家: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包括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云雾山,木兰草原四大景区),AAAA级景区5家(胜天农庄、姚家山、锦里沟、大余湾、清凉寨),AAA级景区7家(花海乐园、花香茶谷、木兰湖,木兰玫瑰园、农耕年华、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木兰古门)。黄陂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谦森岛庄园、武汉农业生态园、农耕年华、胜天农庄),已建成休闲特色集镇6个,休闲专业村58个,休闲山庄168家,星级农家乐956家,其中五星级农家乐9家,位列全省第一,四星级农庄20余家。从黄陂旅游集散中心实现全区各大景区之间“15分钟可达、2小时串联”的旅游线路贯通。
黄陂区旅游图
黄陂区木兰天池杏花、清凉寨中华樱花、木兰云雾山杜鹃花和锦里沟樱花4家入围“武汉赏花地图新花城十景”。配套建成各类宾馆酒店63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2家、三星级4家,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已经具有一次性接待2万名游客食宿的能力。
黄陂十景:天池映峰(木兰天池)、双凤呈祥(双凤亭)、唐韵神狮(僵狮子)、汉北霓虹(汉口北)、滠水凌波、龙腾长城(龙王尖石寨)、奥莱溢彩(武汉百联奥特莱斯广场)、云雾花海(云雾山)、府河春晓、湖畔揽胜(木兰湖)。
拥有木兰湖白鹭湿地自然保护小区、木兰山自然保护区、素山寺自然保护区,木兰花溪湿地、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5个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木兰西湖湿地、汤仁海、木兰花溪湿地、武汉府河湿地等湿地公园。
5A级景区3627次播放02:59武汉之巅究竟有多惊艳?请收下这份黄陂木兰云雾山旅游全攻略木兰山
木兰山
木兰山位于武汉市北部。海拔582.1米,为国家AAAAA级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木兰山国家地质公园)。木兰山是木兰文化之源,花木兰将军生葬于此,祭祀于此。集宗教、地质、建筑奇观为一身,有木兰殿等七宫八观三十六殿,塑有花木兰“三应身”神像。木兰山神祀制为清朝政府为纪念花木兰所设祭祀区。木兰山有著名的木兰山组歌和烽火木兰山。拥有雄伟壮观的群峦秀峰、木兰山古建筑群的众多道佛泥塑,宫观栉比的木兰山道教丛林、十里槐花、瞬息万变的云海奇景。
木兰天池
木兰天池
木兰天池风景区位于黄陂区北部长轩岭街道,距武汉天河机场45公里。整个景区占地面积9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8%。木兰天池是木兰的外婆家、木兰成长地,再现了木兰童年生活的快乐时光。木兰天池是AAAAA景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面积1.3平方公里,主要由“浪漫山水”、“高峡人家”和“森林公园”三大主题景园链接成一个南北走向,长达十余公里的森林山水大峡谷。
云雾山
木兰云雾山
享有“西陵胜地、楚北名区、陂西陲障、汉地祖山”美誉的木兰云雾山,为5A级景区,地处武汉市黄陂区西北李家集街道内,距武汉市中心65公里,距黄陂城区29公里。以山命名有南海舰队997云雾山舰。木兰云雾山是木兰将军归隐之地,草庐明志,花海知心,拥有花语山,仙人洞及龙王尖石寨。每年元宵灯会,木兰云雾山僵狮子盛行。这里有“十里花山,八里柳溪,一山两教,四季香火”。还有非遗黄陂泥塑、白鹭林。云雾山蕴藏着千万株形态各异的万亩杜鹃花海似绮丽的彩带飘动在青山幽谷之中。云雾山恐龙谷和云雾山冰雕馆又先后开园。
木兰草原
黄陂[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
木兰草原位于武汉黄陂区王家河街道。景区距武汉市城区36公里。木兰草原是木兰骑马射箭、演兵练武之地,木兰从军骑马射箭的场景历历在目。木兰草原面积4800亩,融草原风情观光、户外拓展、水上游乐为一体,是华中地区以草原风情为主题的风景区。4A级景区清凉寨
清凉寨
清凉寨是AAAA级景区,平均海拔600余米,景区总面积6000余亩,有近2000亩油茶和各类品种的茶花,所在的刘家山村是武汉最美的山村。清凉寨位于蔡店街道西北部刘家山,年平均温度低于武汉市中心城区4-6度,十里中华樱花、映山红、油菜花、茶花花花飘香,推出的攀水瀑布、温泉、滑雪、九龙飞瀑等旅游景点。
姚家山
胜天农庄
姚家山位于黄陂区蔡店街道,是武汉抗战第一村。1941年至1946年,新四军五师司政两部常设在姚家山,姚家山新五师司政机关旧址作为新五师和鄂豫边区党委机关驻地。周边有双峰尖、西峰尖、茶山等九座山体相峙环绕,四季常绿、冬暖夏凉。姚家山溪谷,樱花、中华白鹃、杜鹃花、杏花、桃花、梨花等山野鲜花眼花缭乱。木兰胜天
胜天农庄位于黄陂区王家河街道,AAAA级景区,有太平天国古城依山就势,以青石干砌而成,城墙高4米左右,占地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灵宫殿与白马寺始建与唐朝,穿插了露营、垂钓,卡丁车,竹筏漂、丛林越野、攀岩、速降、搭绳过涧、水上飞索等许多另类户外活动。
大余湾
大余湾是位于武汉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共有近40幢房屋为明末清初建筑,石屋石砌,雕梁画栋,有数百年历史,是典型的明清风水建筑格局。该村先祖曾有过“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的历史辉煌。为湖北第一民俗村,作为一个风景秀丽的徽派建筑古老村落大余湾村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
大余湾古建筑群是中华耕读文化的典型,保留和继承了古代遗存中那种难得的恬静与淡泊的慢生活模式,花海乐园拥有万亩油菜花、百亩红栀子花,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锦里沟
锦里沟是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北部蔡店街道境内。始建于清朝雍正时期。
锦里沟
锦里沟由环湖风情体验区、峡谷游览区和寨王文化展示区三个部分组成。游线全长12公里,串联大小景点48处,是武汉市的土苗文化风情旅游区,也是最大的自然山水度假区。篝火晚会,溪流环绕,湖泊、瀑流、峡谷、野花与吊脚楼、风雨桥等土家建筑交相辉映。3A级景区花海乐园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双泉村,占地面积1500余亩,与大余湾毗邻。距武汉市城区40公里。景区是集紫薇花,玫瑰花,薰衣草等组成的七彩梯田花海、户外婚纱摄影基地、木兰古战场马战表演、水上嘉年华等众多娱乐项目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区。
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位于黄陂区汉口北物流枢纽区。AAA级景区。
风景
木兰古门位于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的姚家集街道境内,国家AAA级景区,总面积6000亩,距武汉中心城区65公里,属典型的山水石林景区。古门湖位于古门山西麓,湖面约800亩,古门万亩荷花塘,半岛众多。古门山景区内有大小瀑布十多处,其中最长的“三叠瀑”有约百余米,最高的“百丈瀑”约高50米。红岗山(花香茶谷)位于黄陂区蔡家榨街道。
木兰玫瑰园坐落于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道胜天村,是武汉最大规模玫瑰园,3A级景区,种植3000余亩玫瑰花,花色分为红、粉、黄、白、复色五大色系。
木兰湖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是国家AAA级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湖面17平方公里,108个大小湖汊组成57公里的环湖公路蜿蜒曲折,32个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木兰将军自幼操戈习武在此而得名。木兰湖西岸三千米为木兰将军庙,庙前有千年银杏,庙后为木兰墓,始建于唐,明清多修缮。木兰湖鸟岛长年栖息着各种鸟类10余万只。明代藩王博物馆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湖边。已搬迁湖北各地名人故宅、富商豪宅、百姓民居等30栋古民居建筑至武汉市黄陂区木兰湖复建。成为湖北古民居最密集之地,为湖北省重点文物单位。
农耕年华是AAA级景区,位于武湖街道,占地面积3000亩,已建成百果观赏采摘区、藤园彩林浏览区、珍奇动物观赏区、生态湿地游览区等十二个功能区,千亩的桃花景色秀丽,镇、村、塔、桥星罗棋布。
新景区木兰花乡
木兰三台山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道三台村,占地1.8万亩。三台山得名于三台寺。木兰花乡位于黄陂区姚家集街杜堂村,通过各类主题花海展,鸟语林欣赏各类飞禽表演,创造性营造出华中醉美”鸟语花香地,四季乡村游”的大型综合型旅游景区。
月亮湖(院基寺水库)位于武汉黄陂区明清古街背后,与木兰湖(夏家寺水库)和梅店水库相呼应,形成“日月星”三湖鼎立之势,该湖蓄水量1.08亿方,已经成为著名的湿地生态旅游区。
还有木兰水镇、木兰野村谷、木兰花谷、木兰古道、木兰康谷、武汉铭泰赛车文化旅游小镇、天寨沟、谦森岛庄园、武汉农业生态园、金果园、牧童蓝莓、金秋池塘、银杏山庄等景区。
历史名人黄陂区历史文化悠久,世代才人辈出。文脉繁荣,武脉昌盛。
西汉文帝时,黄陂大城潭村木兰姑娘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是以"家国情怀"为核心,以"忠孝勇烈"为基本内容的一种"道德型"民族传统文化的总和。
东汉,助军右校尉冯芳、江夏太守黄祖。
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出生于黄陂城西草庙巷(今前川街道文教巷程乡坊)。
元代江西行省左丞管如德。
元末明初,天完政权丞相倪文俊、明夏政权右丞相万胜、明朝开国将领、济阳郡公丁普郎。
明代文进士21人武进士5人,涌现了明朝楚党领袖黄彦士、黄奇士兄弟,辽东巡抚张涛等。
在清代,黄陂走出73位文进士17位武进士,走出了2名巡抚、2名布政使、3名学政、14位知府、26位知县。巡抚姚缔虞、漕运总督周恒祺、兵部右侍郞胡瑞澜、杨兆亿、川鄂钦差大臣张则川、礼部尚书王泽宏、山东总兵王正起、王尔禄、叶封、绥远将军胡公度、康熙朝武探花韩奕等。“文武三榜眼”曾大观、刘彬士、金国钧。京剧大师谭志道、谭鑫培父子,楚剧大师李百川、江秋屏等。
黎元洪书法
民国时期,黎元洪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人称“黎黄陂”。上将:蓝天蔚、陈毅、蔡济民、叶蓬
中将:吴醒汉,胡龙骧,魏之刚、金永炎,赵均腾、应龙翔、齐其森,张弥川、蓝腾蛟、彭善,阮齐,方贤,熊之渭,彭冠军,冯嶷,侯腾、张光智,吴仲行,李欣远,邱鸿钧,罗化平,冯龙,彭启超,彭毓斌等
少将:邓明道,蔡劭,李参育,彭运生、彭龙甲,鲍志鸿,尹皓月,方竹芳,陈匡济,胡庸,姜宪章,王镇,徐效曾,胡起祥,柳维垣、柳届春,罗文浩,王修明,周长椿、张岳等。
国民政府文职要员万声扬、陈时,黎澍、刘凤章,李鹏升、李白贞、喻育之、范熙壬,蔡良村、范熙绩、王治孚、潘正道等。
共和国革命烈士:项英,蔡以忱、潘忠汝,吴光浩、刘光烈,楚女、杨学诚,赵义京、郭国言等。
华侨台胞黄陂华侨-田长霖
黄陂是湖北省第一台乡、第二侨乡。华侨:田永谦任台湾省政府主任秘书,儿子前伯克利加州大学校长田长霖是美享誉国际的热物理科学家,入选多家科研院所院士,美国大学首位华人与亚裔大学校长、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田长焯是世界最大的飞机制造商—美国波音公司的首席工程师,美国著名侨领。
海外大学教授:美国何传启。巴黎第六大学的任卓翔。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喻德基。意大利万子美、瑞典罗才雁、加拿大易凤华,伊利诺阿理工大学蔡红生、彭邦桢,瑞典蔡大生等。
台胞:1945年以后,去台黄陂籍人士共2万余人。台湾“行政院长”李焕,陈启天,吴景中,台湾早期保钓人士胡秋原等,台湾“中央”信托局局长金唯信,“台湾国防大学”校长侯腾等。教育家艾世勋、余家菊、余传韬;童启祥、童中仪。
荣誉
2016年,连续7年位居全省县(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前十,连续4年被评为全市综合考评立功单位。评为中国创新创业(双创)百强区第62名,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第67名。2016年,荣获全国旅游百强区市第39名、“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区,中国最美休闲小城、“美丽中国-梦想旅行地”。
2016年,武湖街、前川街、滠口街、横店街、天河街、祁家湾街进入湖北省“百强街镇”行列,其中武湖街道、前川街道进入“十强”。黄陂区获得“湖北省金融信用区”、“全国食品工业强区”称号等称号。
201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区和武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区,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示范基地,被列为全国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区,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的电商示范区,商务部定点采购贸易跨境电商试点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等称号。
2019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年12月6日,入选2019年全国百强区。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2]
2020年12月1日,位居2020年全国百强新城区竞争力排名第54位。[1]
2021年4月12日,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表扬为2020年“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先进县、市、区。[3]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8月,入选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2021年9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拟命名名单。
2021年11月3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1年11月,拟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1年11月,被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2021-2023年度“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1035次播放01:21黄陂区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752次播放01:17黄陂区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64次播放01:35黄陂区获评“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