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墓为什么不挖的真正原因
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不敢去发掘始皇陵,担心水银更大范围泄露,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秦始皇在防止盗墓方面也苦费心机。《史记》记载:秦陵地宫“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进者辄射之。”指的是这里安装着一套自动发射的暗弩。如果记载属实的话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自动防盗器。
秦代曾生产过连发三箭的弓弩。但是安放在地宫的暗弩当是一套自动发射的弓弩。当外界物体碰到弓便会自动发射。2200多年前的秦代何以生产如此高超的自动发射器也是一大谜。
扩展资料
20世纪70年代中期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的发现震惊中外。其尸骨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由此,有人推测秦始皇的遗体也会完好地保存下来。如果单从遗体保护技术而言,相距秦代不足百年西汉女尸能很好地保护下来,秦代也应具备保护遗体的防腐技术。
问题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更糟的是正值酷暑时节,“尸体”未运多远,便发出了熏人的腥味,为了防止腥味扩散,走漏“风声”,赵高、胡亥立即派人从河中捞了一筐筐鲍鱼,将鲍鱼与“尸体”放在一起以乱其臭。这样,经过50余天的长途颠簸,九月,尸骨终于运回咸阳发丧。
秦始皇由死到下葬间隔近两个月。根据当代遗体保护经验,一般遗体保护须在死者死后即刻着手处理。如若稍有延误,尸体本身已开始变化,恐怕再先进的技术也无能为力。秦始皇遗体途中就开始腐败,尸体运回咸阳等不到处理恐怕早已面目全非了。据此推测秦始皇遗体保存完好的可能性很小。
秦始皇陵墓为什么不挖的真正原因
1、生态灾难
秦始皇陵墓在建造的时候,工匠使用了大量的水银,甚至使其成为了湖泊,专家从陵墓地表的土壤中,发现其中汞离子的含量,是普通土壤的7-8倍,这是一种剧毒物质,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或许有大量的水银已经蒸发,它们堆积在秦始皇陵墓之中,贸然发掘,扩散出来的水银毒气规模难以估量,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2、技术不成熟
秦始皇陵墓之中虽然有无数的珍宝,科考队员在发掘兵马俑的时候,发现许多都带有颜色,但是接触到空气后,就会瞬间挥发,以现如今的考古技术,想要完好的保存这些历史文物的原始特征,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若是不能保存住陵墓之中的文物,那么发掘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3、国家不允许
1956年的时候,我国对十三陵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是考古史上,第一次由官方主办,主动挖掘皇帝陵墓,但是因为考古技术的不足,导致许多文物都受到了损伤,因为历史久远,文物还遭到了二次损毁,出土的完整文物非常的少,经过这次事件之后,国家文物部门规定,此后不再主动发掘任何皇陵。
秦始皇陵基本信息
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47年建造,208年完工,历时39年,根据记载,皇陵之中有非常多的地宫,陈列了诸多的奇珍异宝,它是由丞相李斯精心设计,征集了72万人的劳动力,人数最多的时候甚至达到了80万建造,它的规模可以说是旷古绝今,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