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墙里面有什么材料?
主料:水发鱼翅500克、净鸭肫6个、水发刺参250克、鸽蛋12个、净肥母鸡1只、水发花冬菇200克、水发猪蹄筋250克、猪肥膘肉95克、大个猪肚1个、羊肘500克、净火腿腱肉150克。
调料:姜片75克、葱段95克、桂皮10克、炊发干贝125 克、绍酒2500克、净冬笋500克、味精10克、水发鱼唇250克、冰糖75克、鲂肚125克、上等酱油75克、金钱鲍1000克、猪骨汤1000克、猪蹄尖1000克、熟猪油1000克、净鸭1只。
扩展资料
由于“佛跳墙”是把几十种原料煨于一坛,既有共同的荤味,又保持各自的特色。吃起来软嫩柔润,浓郁荤香,又荤而不腻;各料互为渗透,味中有味。
佛跳墙在煨制过程中几乎没有香味冒出,反而在煨成开坛之时,只需略略掀开荷叶,便有酒香扑鼻,直入心脾。盛出来汤浓色褐,却厚而不腻。食时酒香与各种香气混合,香飘四座,烂而不腐,口味无穷。
佛跳墙里面有什么材料
简介:佛跳墙是清道光年间一群乞丐发明的,是福建有名的乡土菜肴,制作时将鲍鱼、海参、鱼唇、牦牛胶皮、杏鲍菇等多种食材一起炖成高汤,号称天上的佛徒闻之目瞪口呆,虽有点夸张,但也突显了佛跳墙这道菜的诱人程度。
什么是佛跳墙呢?
这道“跳墙”是闽菜中的经典,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主要是以18种荤菜为主,如鲍鱼、海参、鱼唇、鸡鸭等,其它12种以上,如笋尖、干贝、冬菇、鹌鹑蛋等,放入绍酒,用文火慢慢熬制5-6小时。常将荷叶放在坛盖上,封住香味,导致打开坛盖时,瞬间酒香与肉香扑鼻,十分诱人。
有人说,“佛跳墙”的灵感来自于一位要饭的乞丐,因为每天要吃的菜种类多、分量少,所以每次都是直接把它们混在一起吃,后来被福州聚春园菜馆的店主郑春意外发现,大吃一惊,大吃一惊,后来才造出这道佛跳墙。如今,跳佛已成为国宴上必不可少的菜品。
佛跳墙这个名字的起源。
实际上,佛跳墙最初是叫“坛烧八宝”,后来改为“福寿全”,最后又改为“佛跳墙”,关于佛跳墙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因为这道菜有诱人的香味,所以打开盖子后,就吸引了旁边寺院的僧侣,甚至翻墙进来,要求品尝。因此被命名为佛跳墙。
因为在聚春园里有许多文人来品尝福寿全,后来意境秀才作了一首诗:“酒坛起素食香飘邻里,佛家弃禅下墙”,隐喻菜香已至,连佛也动了凡心。随后逐渐改称为“佛跳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