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灵”闪电,是怎么形成的?
闪电我相信大家都看过,而且都是白色闪电,可是红色闪电你见过吗?我估计都没有见过。就在前几天,在西藏的苏日玛附近,有摄影师可谓是大饱眼福了,竟然拍摄到了“红色精灵”闪电,这种闪电极其特殊。我从来没想过,竟然还有红色的闪电,太神奇了。
据说,这是一种“传说级”的自然现象,可现在却频繁出现在喜马拉雅山脉附近,上次出现是5月份,毕竟大家都是爱吃瓜的,碰到这种稀奇古怪的自然现象,一度被网友冲上了话题榜。
通过拍摄的画面大家能看到,这些闪电类似红色条纹,而且非常密集,想不想从空中某个地方射向太空的信号,有的人把他称为“射向太空的闪电”。同时,这样的自然现象很少发生,时间极短,只存在几微秒到几十微秒,这样的话拍摄起来就非常困难,被称为“红色精灵“闪电。
实际上,”红色精灵“闪电属于“精灵闪电”的一种,只不过是红色的一类而已。
“精灵闪电”在学术上有个名字,叫作“瞬态发光事件”,瞬态这个词非常贴切,说明发光的持续时间极短,是一种在超高空中一瞬间发生的现象,其出现高度比一般云层高,基本处于40公里至90公里范围。
不管是大家见过的普通闪电,还是不常见的“精灵闪电”,或者极光现象,都是大气分子被强烈干扰,发生的瞬间电离造成的,其形成原理和强弱程度有一定的区别。
比如,极光这种自然现象,就是太阳风的高能粒子,在地磁场的作用下积聚到两极地区,和高空的大气分子发生反应形成的。
极光
普通闪电是空气的冰晶物质摩擦产生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电荷分别积聚在积雨云上下层,当电荷达到某个数值,就会击破中间空气,放电现象就发生了。
普通闪电
至于“精灵闪电”的形成原因,其实和普通闪电有着密切关联,其一般发生在较强的雷暴云上部,当其内部发生剧烈的闪电后,很强的电磁反应便产生了,接着向高空发展,雷暴云上部就会形成电场突变,引发各种颜色的“精灵闪电”。
精灵闪电
上面提到的暴雷云,是“精灵闪电”形成的基础,可是有强烈的雷暴云,不是百分百会出现“精灵闪电”,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现象。
虽说“精灵闪电”发生在超高空,但是”红色精灵“闪电用肉眼是可以看到的,不过一直没被引起注意而已,还有一种常见的就是”蓝色精灵“闪电。这两种颜色的“精灵闪电”形成原理差不多,都是因为氮气分子受激后形成辐射,然后发光,至于红、蓝两种多发颜色,是由于氮气分子受激程度不一样而已,红色是受激程度低的时候产生的,而蓝色就相反了。
”红色精灵“闪电发光时间通常持续的时间不到三十分之一秒,可以想象它的时间有多么短,而且也不怎么明亮,能看到的话恐怕这辈子的好运都会花光。必须用高感光摄影机,一直对雷雨云上空录像,才能纪录到这种稀有且短暂的自然景象。这次咱们国家的摄影师在喜马拉雅山脉的苏日玛拍摄到“红色精灵”闪电照片,实属罕见啊。
其实我在想,如果这种现象经常出现,是不是气候变化通过自然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一种警示,个人观点而已,哈哈。
向上劈的闪电
早在几十年前,有科学家发现在距离地面48~80千米距离的大气层中,有向上的闪电,也就是至下而上,不是劈向地面而是劈向大气层。这种闪电被叫做精灵闪电。这种闪电持续的事件非常短暂,只有三十分之一秒钟,也就是0.03秒左右,很难被捕捉到。
中高层大气闪电或中高层大气放电指的是一系列特殊的大气放电现象,这种放电现象发生的地方要比正常闪电发生的地方高。不过,因为这种放电现象缺少与对流层闪电的共通性,所以它们又被称为瞬态发光现象。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红电光闪灵,蓝色喷流,巨型喷流以及极低频率辐射。
各种罕见的精灵闪电现象
红电光闪灵
红电光闪灵也叫红色精灵,在1989年7月6日首次被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拍摄下来,其后在世界各地都观察到了这种现象。红电光闪灵还被认为是很多发生在高海拔上的飞机无端故障的元凶。
这是一种发生在积雨云之上的大规模放电现象,其大小形态变化很大。这种现象是由云层与地面间的正闪电引起的。红电光闪灵通常呈红橙色,下部为卷须状,上部则有弧形枝状结构,有时其顶端还会出现淡红光晕。该现象通常成簇发生在离地面80~145公里的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