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库风景名胜区位于丹江口市中部,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丹江口水库为核心景观资源。
丹江口水库国家风景名胜区
丹江口水库风景名胜区位于丹江口市中部,丹江口水库核心区域,丹江口中心库区。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地理位置优越,东含南水北调中线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坝,西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西北临千年均州古城遗址。湖北省丹江口水库国家风景名胜区
丹江口水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于2012年开始创建,2013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15年正式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山烟雨——均州八景
丹江口水库风景名胜区严格分级保护,一级保护区包括龙山烟雨、槐荫古渡、沧浪绿水等均州古景、净乐宫及周边山体、百喜岛及周边岛屿等重要的景观资源,共167.49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包括库区水体、龙山镇、土关垭、牛河、凉水河镇、习家店的近水丘陵区域,共160.45平方公里;三级保护区为风景区无景点分布的现状多数为坡度5°以下的建设用地、部分滞留用地等,面积为143.21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北至习家店镇大柏河水库周边,南至浪河镇土门沟村,西至七里沟何家湾码头水域,东到丹江口城区桐树沟一带,面积为240.32平方公里。严格的生态保护,高品质的开发,确保将风景区打造成为生态环境优良、四季景观魅力独特、活动内容丰富、风景区及周边城镇居民与自然环境高度和谐,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生态旅游胜地。丹江口水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丹江口国家森林公园,两大国家级风景区的部分景区重合,环境优美,岛屿多、岸线曲折、港湾优美、人文资源丰富。
南水北调中线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坝
景区以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丹江口水库为核心景观资源,水库被誉为“中国水都、亚洲天池”,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净乐宫
景区内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核心景区主要为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和史迹保护区,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标志性建筑和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坝为主要特色。景区涵盖沧浪文化浓郁的沧浪海旅游港、武当净乐宫旅游区2个国家4A级景区以及国家水利风景区松涛山庄、省级湿地保护区沧浪洲湿地公园、古“均州八景”中的沧浪绿水、槐荫古渡、龙山烟雨、龙山塔(文笔塔)、江口桔乡、环库生态旅游路、千岛画廊、沧浪海旅游区、小太平洋等
72个景区景点
。其中,自然景源40处,人文景源32处。景点图集
风景名胜资源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不可再生的
自然文化遗产。国务院发布第九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并要求各有关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按照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切实做好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促进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1]1.
附近主要机场:
武当山机场,襄阳机场。
2.
公路,
自驾游:
湖北丹江口的特产
东南方向:武汉市—襄阳市—汉十高速公路—丹江口市城区。西北方向:西安市—十堰市—汉十高速公路—丹江口市城区。
东北方向:郑州市—(南阳)邓州市—老河口市—丹江口市城区。
西南方向:重庆市—宜昌市—襄阳市—丹江口市城区。
1.武当文化,道教文化
丹江口市历史悠久,风光美丽。境内的武当山是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名胜风景区,素有"亘古无双胜景,天下第一仙山"之美誉。作为中国道教胜地和内家拳发祥地,武当山人文景观宏伟瑰丽,古建筑规模宏大,气派非凡。武当道教文化底蕴深厚,武当道乐庄严、典雅,尽显仙乐神韵;诵经、法事,玄妙神奇。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的一大流派,民间传称"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丹江口市因此被授予中国武术之乡。
2.移民文化
丹江口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坝区,中心库区,自1958年丹江口大坝兴建以来,市域内已有两次大规模移民,数次就地后靠安置,涉及全市半数以上人口。
人是文化的载体,人的流动、迁移意味着文化的流动、迁移。从这种意义上讲。丹江口水库移民就是一种从原居住地到安置地的文化迁移、融合的过程。这种文化迁移能否成功,事关移民在安置地是否"稳得住",而只有在移民"稳得住"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能致富",并最终达到完全融入安置地,幸福生活的目的。这个迁移过程中他们不得不尽快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这类移民文化的发展要经历一个从完全陌生到逐步被同化的过程。
3.沧浪文化,汉水文化
鄂西北丹江口市,境内一望无际、碧波浩淼的丹江口水库,不仅是南水北调生态水源保护区、亚洲特大“人工湖”水上“明珠”,享有“水都之称”;而且是古老悠久国风民歌——孺子歌的发源地,是古负盛名的“沧浪文化”之乡,是丹江口市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文化品牌。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汇了国风文化、屈原文化、汉水文化等多元文化,博大精深,充满魅力、引人入胜,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暨享誉世界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据《说文解字》曰:“汉,从水,漾也。东为沧浪水。”《括地志》曰:“汉水即汉江。沧浪,古水名。”《说文解字》:“州,水中可居者曰州。”《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说文解字·水部》:“洲,本作州,后人加水以别州县之字也。”沧浪之洲,古地名。汉水的沧浪水地域及沧浪之洲在哪里?古籍上有许多记载。
《尚书·禹贡》记载“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
司马迁《史记·夏本纪》曰:“潘冢道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由此,司马迁《史记》中对此认可《尚书·禹贡》记载。
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八·沔水》载:“(汉水)又东北流,又屈东南,过武当县东北。县西北四十里,汉水中有洲,名沧浪洲。”庾仲雍《汉水记》谓之千龄洲,非也。是世俗语讹,音与字变矣。《括地志说》曰:“水出荆山东南流为沧浪之水,是近楚都。”故《渔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余按《尚书·禹贡》言:“导漾水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不言过而言为者,明非他水决入也,盖汉沔水,自下有沧浪通称耳。缠络鄢鄀,地连纪郢,咸楚都矣。‘渔父’歌之,不违水地,考按经传,宜以《尚书》为正耳。”
《襄阳志》记载:“汉水自远河滩入均州东,过关门崖滩,经槐关折而南为沧浪之水,有洲曰沧浪洲。水至此渟回渊寂,非盛夏泛涨莫不澄解溢洁,为汉江名胜首称。在州北三里是沧浪洲。”[2]
4.
汉族民歌吕家河民歌是指流传于官山镇吕家河村的民歌。吕家河民歌按内容分为阴歌、阳歌和长篇叙事诗。曲调达80多种,现已整理歌词5000余首。吕家河民歌的曲调十分优美,既有江南小调的缠绵,又有北方民歌的豪放;既有中原曲调的圆润,又有西北民歌的高亢。
吕家河村被中国民协、湖北省文联等单位授予“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称号,先后被中央精神文明委员会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被省民协命名为“湖北省民歌村”,被省政府授予“湖北旅游名村”。吕家河民歌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官山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音乐学院、郧阳师专等高校先后在此地设立教学实习基地。
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教授、博士陈连山说,丹江口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化品牌较多,官山镇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吕家河民歌名字响亮,希望丹江口市进一步收集整理民歌史料,做好民歌的传承与保护,不断推出新的研发成果,推进民歌产业化进程,促进吕家河民歌面向全国、世界传播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