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数字一到十零怎么写?
1到10的数字大写写法: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10之后的十进制数字写法:
汉字小写:百、千、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
汉字大写:佰、仟、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
扩展资料
历史起源
明朝初年,一起涉及12名高官,6个部的左右侍郎的重大“郭桓贪污案”,就是利用空白账册大做假账,通过篡改数字大肆侵吞钱粮,累计高达2400多万石(dàn),这个数字几乎和当时全国秋粮实征总数相当。
朱元璋对此大为震怒,下令将郭桓等同案犯几万人斩首示众,同时制定了惩治经济犯罪的严格法令,并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技术防范——把汉字中的数字改为了难以涂改的大写,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阡”等(“阡”后来改为单人旁的“仟”),被称之为中国历史上金额数字大写的首创。
大写数字壹贰叁肆到拾怎么写
阿拉伯数字1、2、3、4、5、6、7、8、9、10用大写汉字表示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大写数字是中国特有的数字书写形式,利用数字同音的汉字取代数字,以防止数目被涂改,早年,数字必须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陌)、仟(阡)”,之后一直沿用至今。
大写数字的起源
大写数字的起源有好几种说法,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清代顾炎武的说法:凡数字作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制字。而程大昌、叶名澧、俞樾等人认为,数目字用多笔始于唐代以前,乃始差为得之。后来吐蕃文书的发掘整理,为人们提供了唐代及其以前数目用大写字的大量实物上的证据。
由此可知,后人认为从公元四世纪前后,古人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在券契中使用大写的数目字,到了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这种用法一直得到普及,唐武后大量使用大写的数目字,不过是承袭了祖宗的成法而已。陆荣等人则认为这一用法始于宋代,因为那时候的官府文书所用的计数都是用的大写数字。
大写数字本意
从古沿用至今的大写数字实际上都有其本意,其中部分得到了传承,少数则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遗失和忘却。比如壹的本意是专一;贰是指变节、叛变;叁的含义是加入、接见;肆则是指任意妄为;伍在古时候有“五人为伍”的说法;陆是指高处水面而地势平坦的土地;柒是漆树或漆料;捌是聚拢谷物的无齿耙;玖是黑色的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