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有哪些城市?
内蒙古有12个下辖地级行政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兴安盟。
内蒙古位于祖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长约2400公里,南北最大跨度1700多公里。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内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8省区相邻,外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边境线4200多公里。
地貌以高原为主,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东部是莽莽的大兴安岭林海,南部是富饶的嫩江平原、西辽河平原和河套平原,西部是浩瀚的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和沙漠,北部是辽阔的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
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气温在25℃左右,冬季中西部最低气温低于-20℃,东部林区最低气温低于-50℃。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地 貌
全区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大部分地区海拔1000米以上。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除了高原以外,还有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
气 候
全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形成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的复杂多样的气候。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秋霜冻往往过早来临;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全年降水量在100-500毫米之间,无霜期在80-150天之间,年日照量普遍在2700小时以上。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是全区气候差异的重要自然分界线,大兴安岭以西和阴山以北地区的气温和降雨量明显低于大兴安岭以东和阴山以南地区。2021年,全区平均气温较常年(1991-2020年,下同)偏高0.8℃,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2高。全区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6.7%,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6多,东部地区偏多,中西部大部地区接近常年。
全国面积最大的城市——呼伦贝尔市
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以境内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
全市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世界上土地管辖面积最大的城市”。
呼伦贝尔市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之和。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23公里的边境线,有8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全市辖1个区、5个县级市、4个旗、3个自治旗,总人口270万。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设在海拉尔区温凉短促,春季干燥风大,秋季气温骤降霜冻早,热量不足,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利用率高,无霜期短,日照丰富,降水量差异大,降水期多集中在7-8月。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持的最好的天然大草场。当地,随风浮动油画般的草场、悠然自得安详的牛羊、无拘无束奔驰的骏马结合成最具自然特色的观景,成为了众多旅游者来此放飞心灵的胜地。
置身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游客一定被这里地阔天宽所震惊抑或不知所措,彩缎一样的云彩和墨绿色的大地吻合得天衣无缝。此时此刻,在这个偌大的世界上,除了天地,唯有你,这个旅游者是一种最生动的存在,像一匹无缰的马儿自由自在地飞奔,像一棵大树顶天立地,感受草原的恩赐。
另一种说法
中国最大的城市,无论是大小、总人口和管理行政单元数,非重庆市莫属。
重庆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3130万人。下辖40个行政区县(自治县、市),有15个区(万州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万盛区、双桥区、渝北区、巴南区、黔江区、长寿区),4个县级市(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南川市),21个县(自治县)(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重庆以主城区为依托,各区、县(自治县、市)形如众星拱月,构成了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的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城市群,是中国目前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
结语:不管面积最大的城市是谁,这丰富的国土资源都是中国宝贵的财富。我们都应该感到幸福自豪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