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士燮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汉末三国天下大乱、诸侯纷起,强者跨州连郡,弱者宰割县邑,使得当时的中国混乱不已。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军阀当中,有一人据地万里、带甲数十万,势力虽然很强,但看上去却并不“显山露水”,堪称最低调的诸侯。此人,割据交州40年之久,并被越南人奉为祖宗的士燮。
交州的地理范围跟岭南大致相同,包括今天中国的两广地区及越南的北部、中部,在秦末汉初曾建立南越国,等到汉武帝灭南越后,在此地设置交趾刺史部,下辖交趾、南海等9个郡,东汉年间改名为交州。交州不仅地域辽阔(面积超过50万平方公里)、鲜有战乱,而且盛产奇珍异宝,历来被中原王朝视为“宝地”。
士燮年轻时好学,有博学通古之名
士燮字威彦,交州苍梧郡广信县人,先祖本是西汉鲁王国汶阳人,为躲避新莽末年的战乱而南迁至交州,经过六世而到士燮的父亲士燮(官至日南太守),开始成为交州的豪族。士燮虽然僻居岭南,但自幼好学博闻,曾千里迢迢奔赴中原,拜颍川大儒刘陶为师,深研《左传》,有博学通古之名。
士燮因学有大成,被州郡推举为孝廉,在朝中担任尚书郎,但后来因公事被免。等到父亲士赐去世后,士燮以父荫被州郡推举为茂才(即秀才),曾出任巫县令一职。汉灵帝中平四年(187年),朝廷为加强对交州的控制,便起用士燮担任交趾太守,希望借助于士氏家族的影响力,帮助帝国稳定在该地区的局势。
士燮出任交趾太守后没多久,交州刺史朱符便因横征暴敛被民众所杀,导致州郡秩序极为混乱。此时,士燮以“举贤不避亲”为由,向朝廷大力推荐自己的弟弟士壹兼任合浦太守,士兼任九真太守,士武兼任南海太守。此时,朝廷已被外戚和宦官间的争斗搞得焦头烂额,哪里还有心思关注千里之外的交州,所以汉灵帝便答应了士燮的请求。
东汉时期,交州统辖交趾、日南等七郡,除士燮兄弟统治的四郡外,其他三郡(苍梧、日南、郁林)的太守,也均由士燮的亲信或盟友占据,由此使得士燮成为交州实际上的“当家人”,历任刺史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士燮利用朝廷无力控制交州的现实,在辖区内公然称孤道寡、僭越礼制,威仪俨然比诸侯王还要气派(详情见《三国志·卷四十九》)。
士燮割据交州期间,正值诸侯混战、中原四分五裂之际,他虽然坐拥七郡之地、十余万军队,但并未参与到逐鹿中原的战事当中,而是采取对外依附于曹操、对内保境安民的政策。在士燮的治下,交州局势稳定、百姓富足,安享太平40年,从未遭受战乱流离之苦,俨然成为当时的“世外桃源”。士燮虽然实力很强,但志在割据自守,堪称汉末三国最低调的诸侯。
作为交州的统治者,士燮以礼贤下士闻名于世,因此数以百计的中原名士为躲避战乱便来投靠他,其中不乏有刘巴、许靖、薛琮、程秉等大才。与此同时,士燮大力推行儒学教育,造就了两广、越南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士燮为了将儒学引入越南,曾假借汉字的形声,为当地人创立了喃字,使他们得以吟诗聊对、从事创作,时至今日依然令越南民众感激不尽。
赤壁之战后,大败亏输的曹操自此无力南下,士燮在失去最强大的“靠山”后,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臣服于孙权。建安十五年(210年),士燮正式奉表归顺江东,并送子侄为人质,而孙权为笼络士燮兄弟,不仅让他们留任原职,还加封士燮为左将军。等到孙权称帝建吴后,士燮又因引诱益州豪族雍闿叛蜀附吴有功,被晋升为卫将军,进爵为龙编侯。
士燮为邀宠固位,每年都会派遣使者去朝觐孙权,并进献数以千计的各种香料、细纹葛布,其他如明珠、大贝、琉璃、翡翠、玳瑁、犀角、象牙之类的珍品,以及香蕉、椰子、龙眼之类的奇物异果,数量更是难以计数。而士壹为了表示忠诚,有时会贡献数百匹良马。为了回馈士燮兄弟的好意,孙权除了屡屡下诏褒奖外,还会对他们厚加馈赠。
孙权厚待士燮,却杀害了他的后代
魏文帝黄初七年(226年),割据交州长达40年的士燮薨逝,终年90岁。士燮死后不久,其子士徽叛吴自立,但很快便被吴将吕岱击杀,士氏家族成员受其牵连或被杀或被免,无一人得以幸免。士燮的后代虽然没能得以善终,但他本人却被越南人奉为祖宗,在其死后一千多年,被越南的陈朝追谥为“善感嘉应灵武大王”,其影响力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