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

时间:2023-05-02 08:20:06编辑:奇闻君

全镇总面积291平方千米,辖16个行政村和一个六堡社区。

六堡哈口大中高枧梧桐大宁四柳理冲不倚塘坪公平山平瑶族村蚕村普旺九城首溪

六堡镇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年平均气温21.2℃,年降雨1500毫米,无霜期331天。六堡镇处在桂东大桂山脉的延伸地带,在境内从塘平到不倚,从四柳到高枧。从梧垌到合口这些村,峰峦耸立,海拔1000—1500米,坡度较大。茶叶多种植在山腰或峡谷,距村庄远达3—10公里。那里是个林区溪流纵横,山清水秀,日照短,终年云雾缭绕。历史上,六堡茶产区有恭州村茶、黑石村茶、罗笛村茶、蚕村茶等,以恭州村茶及黑石村茶品质最佳。据记载:六堡村所产的茶,因其地处崇山峻岭,树木翳天,所植茶树得水分已足,且高山得雾独多,每天午后,太阳不能照射,则蒸发少,故其茶叶厚而大,昧浓而香,往往价格昂贵。其次为黑石村所产之茶。其山为黑石与坭所造成,溪涧之水长流,故茶树得水足,茶叶大而厚。

六堡镇

苍梧县六堡镇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以铅锌矿为主。

林业资源以马尾松、八角、竹子为主,有林面积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

六堡镇生产总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农业增加值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2895元,比上年增长15%;本级财政收入132万元,同比增长15%。

全镇经济以农业为主,有耕地1.4万亩,其中水田1.1万亩,旱地2700亩。至2007年底,全镇拥有茶园面积1.27万多亩,年产茶叶22.5万斤,年产八角达25万公斤。乡镇企业以木材加工和采矿业为主。

2007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2.22万多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12万多亩。全年粮食总产量7463吨,其中水稻产量7234吨。各项农业新技术得到及时的普及和推广,农技推广力度不断加强。积极发动群众封山育林,全年完成沼气池建设150座;完成人工造林6377亩,其中八角1495亩,马尾松4821亩;出产松脂2400吨;商品用材3000立方米,工业用材7000立方米;八角干果688吨。

六堡镇

2007年,六堡镇抓好农业专业协会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协会组织的作用,“五大措施”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地拖柄购销在销售队伍(协会)的拉动下,地拖柄160万支,松脂300吨,销售额分别达130万元和140万元,带动2000多户农民实现增收;完成山平村786亩、大宁村800亩八角低产改造;全年开展农民工培训15期623人,劳务输出850人。此外,镇内建有4座小型水电站。

基础设施

2007年,完成六堡至山心、三公里至新旺水泥硬化路以及合口至大宁、六堡至不倚等镇村干线四级公路,全镇道路环境实现质的飞跃。中心小学教学楼、首溪小学教学楼、六堡供电所办公楼、六堡社区办公楼、中心小学篮球场水泥硬化工程、中学人行天桥及标准饭堂建设已竣工并投入使用。镇政府不断强化城镇规划,严格按照城乡清洁工程的部署要求,不断提升茶乡圩镇品位,有效地推进小城镇建设。全年全镇整顿拆除乱搭乱建建筑约1000平方米,完成面积约700平方米的果菜市场全面翻新改造工程;并对邮政所至卫生院约100米的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底化铺设,同时开辟公文冲、河堤街约3000平方米的规划建设用地,城镇区域环境和街道管理得到进一步改善。

六堡镇

民生保障

2007年,镇党委、政府一直重视民政工作,时刻关注“两户两属”的生活起居情况。发放优抚费3万元,低保5.3万元,大米4万多斤,衣服、棉被一大批。

城乡清洁工程

2007年,全镇加大对城乡清洁工程的投入,建立了清洁工程巡查队,还配置专职环卫工人、车辆清理垃圾。镇政府及各单位更是制定了责任轮值制度,每周五对所包片的路段组织人员进行打扫清理卫生。做到人人有其责、个个负其任。全镇发放清洁工程宣传资料约1500份,投工投劳近2000人次,清除牛皮癣近1000处,清理卫生死角500多处,疏通河道500多米,投入资金约20万元。

社会治安

2007年,全镇各村(社区)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71件,立案71件,调解成功69件,调解成功率97%,比2006年同期提高1.4%。镇司法所共接到来信来访案件14起,立案14起,调解10起。经民意测评,全镇2007年的群众社会治安满意度达到98%。

卫生

2007年

认真组织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疗管理年活动,大力整顿村级卫生所,狠抓医德医风建设。认真抓好农村初级保健和开展计划免疫工作,建立健全儿童接种档案,认真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医疗队伍不断壮大,医疗器械设备日益完善,医疗技术得到较大提高。全年门诊接待1.76万多人次,住院261人次。拥有B超、X光机、自动尿液分析仪、新生儿红外线抢救台等一批先进医疗设备。全年开展防疫6次,疫苗基础免疫率98%,乙肝接种率96.2%,卡介苗96.2%,脊髓灰质炎95.8%,麻疹95%。全镇有卫生所16间,7间卫生室。

2007年,接生总数267人,活产率98%,新法接生100%,住院分娩223人次,占83%,高危妊娠监测36人次,产前检查260人次;产后访视223人次,孕产妊系统管理220人次,儿童系统管理1315人次;妊女病普查969人次。

全年农业户口数23952人,总参合19817人,参合率为82.7%。

同年8月中旬开始,按照区、市、县节能减排工作会议的指示要求,六堡镇对境内的47家小土纸厂进行关停整顿。

教育

2007年,全镇拥有中学1所,小学29所,本部小学15所,教室93间,其中六堡中学拥有教室14间、生化实验室1间、物理实验室1间、微机教室1间、多媒体教室1间。学生有2630人,教师共有180人,其中代课教师5人,正式教师174人,教师中拥有本科学历9人,大专学历83人、中专学历73人、高中学历8人、初中学历1人。同年春季共有中学生876人,秋季965人,毕业生253人,升读普通高中95人,升学率37.25%;其中考入重点高中63人,升学率24.71%。全镇学校当年参加上级组织的活动县“交通安全平安校园”获中小学生征文先进集体奖,参加县中考成绩优秀,数学科获“三等奖”、理化科获“二等奖”,同时六堡中学荣获县共青团“五四红旗团支部”。在上级组织的参赛活动中,我镇六堡中学获区九年级组三等奖4人,参加全国赛获奖2人;参加县“交通安全平安校园”中学生征文获一等奖3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3人。

特产

六堡茶产地

名茶六堡茶(LiupaoTea)的原产地在六堡镇。

茶树特点

六堡茶为灌木型中叶种,树势开展。分枝密,从芽色分有四种。即青苗茶占60%,紫芽茶占20%,大白叶茶占5%,米碎茶占15%。以青苗茶产量最高。品质也最好。

自然生长的茶树高200厘米,树幅80厘米,分枝密。节间3.6厘米。叶片半上斜着生;叶长8.3厘米,宽3.6厘米。叶形椭圆。叶色绿,叶面平滑或微隆,光泽中。叶缘微波,嫩芽梢淡绿色。有少量紫芽。茸毛少,发芽密,持嫩性较强;发芽密度702个/平方米,1芽3叶长6.2厘米,重0.46克,在3月中旬萌芽,4月初开采,属早芽种,萌芽终止期在10月中旬锯齿粗、深而稀,叶身平展稍内卷,叶质中,叶端钝尖;侧脉6—9对。

花冠直径3.9厘米,属中花种。花萼5—7片,绿色,无茸毛;花瓣6—7片,白色稍带绿,子房多茸毛。始花期在10月下旬,盛花期在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开花结果能力强。种子成熟期在10月下旬。茶果直径1.5—3.4厘米,果皮棕褐色,果实为肾形或球形;果柄长0.6—1.3厘米,果皮厚1.5—2毫米,果实1—3室,每室1粒种子,种子圆形,少数长形,黑褐色。直径1—1.5厘米。

六堡镇

叶厚294.8微米;上表皮厚26.8微米,下表皮厚13.4微米;栅栏组织二层,厚107.2微米。第一层细胞排列较紧密,第二层较疏松;海绵组织厚147.7微水,细胞结构较疏松,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例为0.73:1,春茶鲜叶含水浸出物42.65%。茶多酚28.77%,氨基酸总量3.12%。咖啡碱3.77%,儿茶素143.99毫克/克。

六堡茶历史

六堡茶在清代嘉庆年间,以特殊的槟榔香味而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享誉海内外。

清朝初期,在广州、潮州一带,六堡茶渐渐兴盛起来。至清代嘉庆年间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享誉海内外。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在两广涌现了一批六堡茶老字号。

《苍梧县志》记载虾斗茶“色香味俱佳,唯稍薄耳”。六堡茶当年广为流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见西方在中国沿海地区非法贸易活动猖獗,便封闭了福建、浙江、江苏三处海关,只留广州一个口岸通商,于是“十三行”便独占中国对外贸易。六堡茶也随之名声大噪。六堡茶的发展历经了“平三藩”、“十三行大火灾”、“太平天国”、“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诸多历史风云,几经磨难,大小茶号遍布粤桂、港澳、南洋,并将茶叶贸易做到了英国等欧洲国家。

一直以来,在中国出口的商品中,以茶叶为最大宗。大量的茶叶通过“十三行”加工、包装,然后再运往世界各国。而六堡茶则主要以销往南洋诸国为主,得益于当时兴旺的水路运输,商人们凭借着西江这条黄金水道将华南、西南的丰富物产以最低的成本运达广州,再从广州转口外销。茶叶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每一个产茶季节,六堡产出的大量优质茶叶,从六堡的合口街码头装上尖头船,经梨埠换大木船,进入贺江,经封川江口,进入西江之后再经都城装卸到大船中,运送到广州,再转口南洋和世界各地,这就是当年六堡茶著名的“茶船古道”。这条熙熙攘攘、舟楫往来的“茶船古道”,见证了六堡茶的兴衰沉浮。

六堡茶在200多年前从湖南江华道县,通过广西贺县八步传入境内,品种属槠叶种。湖南茶树有槠叶种,在安化等地产的黑茶。其加工方法与六堡茶大同小异,故较为可信。《苍梧县志》载:“茶产多贤乡六保,味厚。隔夜不变,产长行虾捅者名虾耳茶,色、香、味俱佳”。《广西特产志略》(1937年)载:“在苍梧之最大出品,且为特产者,首推六堡茶,每年出口者,产额在60万斤以上,在民国十五、十六年间(1926年—1927年),每担估价三十元左右。

《广西通志稿》载:“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为最,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广西农业通讯》(1945年)载:“苍梧茶尚多,尤以六堡乡为最。六堡茶(又名垌茶),颇负盛名,其余所产品质亦佳,战前(抗日战争前)交通便利,所产茶除本县饮用外,全部销售港澳等地,自抗战后,交通阻塞,销售范围日益缩小,一般茶农生活无法维持。多弃茶而经营其他,于是茶叶衰落矣。六堡乡占全县面积之半,全县面积11455亩,年产茶5450担,抗日时外销日减,估计每年平均产茶1500担左右。现有面积7500亩。”据彭庆中《中国六堡茶》载:旧时粤南在广西六堡乡合口街设庄收茶叶。广西六堡茶在历史上的年产量和销售量曾一度达到1500吨左右,抗日时期大幅度下降,仅为197.5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所恢复,1953年产六堡茶450吨,比抗日时期增加1.28倍。横县也由抗日时期年产221吨恢复到400吨。

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批准发布公告《DB45/T581-2009六堡茶》广西地方标准获得批准,进一步规范、统一六堡茶在生产、加工、检验、贸易等环节的监管,确保六堡茶质量的稳定。

从2010、2011、2012年,三年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数据看,六堡茶的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分别是:6.73亿元、8.30亿元、8.79亿元,在黑茶类的排名分别是:第三、第二、第二。可以看出,近三年六堡茶的整体市场状态呈现稳步上升态势。

六堡镇

六堡茶文化

六堡茶与云南普洱茶同为千年中国名茶,六堡茶的文化寓意关键在于“中国红”的特色!中国红,既是中华民族的主题色彩,更是中国人的图腾崇拜、文化崇拜和精神皈依。中国红,寄寓着平安喜庆、和谐团圆、兴旺发达!中国红,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传承,可谓是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繁荣兴旺历史的高度概括,既是民族的主题色彩,更是民族的哲学观。六堡茶演绎“中国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悠久性,以及折中、自然、和谐之美!文化定位使得六堡茶获得了海内外文化界、茶叶界和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认同,社会影响力大大增强。

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梧州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六堡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知识产权永久属于梧州市人民政府所有,并对六堡茶的地理唯一属性及行业标准作了科学解释和规定。对梧州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六堡镇常住人口为17601人。[2]

上一篇:黄瑞香

下一篇:方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