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在战国是个叱咤疆场的汉子,在疆场厮杀无数载,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他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很多故事,这些故事或悲伤或快乐,廉颇因为有这些人生故事,其形象在后人眼中变得立体。作为一代功臣,即使多次受贬,但一旦国家有难,随时跨马扬鞭,驰骋沙场,从无二心。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人,也有人认为是山东德州人。赵国的大将,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廉颇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时期。他是与“文圣”孔子、“武圣”关公相媲美的华夏“德圣”,或许在大家的眼里,廉颇也有不少缺点,小心眼甚至还有些莽撞和自大,但是当我们透过史家之言,透过历史去看其人时,我们会发现真实的廉颇远比史书上记载的要更饱满的多,要更鲜活得多。
廉颇出生的年代,赵国的明君赵武灵王已经去世了,继任的赵惠文王也根本比不上赵武灵王,此时的赵国虽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颓势,但是赵国的国力在渐渐减弱。赵国的处境并不是很好,因为他毗邻秦国,秦国经过商鞅、秦惠文王、秦昭王的发展后,变得异常强大,紧靠着这样一个国家,就像在身边安置了一颗炸弹,赵国要时刻盯着秦国的动静。秦国俨然成为了西方的大国,而东方主要是由齐国主掌。
秦国想要向东扩展自己的势力,赵国自然就是第一个被攻击的对象,为此秦国多次率领军队进攻赵国,赵国由廉颇坐镇,廉颇深知秦军劳师动众,远征而来,这个战线拉得有些长,车马劳顿再加上古代的道路崎岖,粮草运输极不便,适合速战速决,战线太长,必会使得士兵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