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抱歉,又要标题党了。但是,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是的,这个人就是秦始皇。在那个遥远的年代,秦始皇用“车同轨”让天下的马车有了统一的规制,此举保证了帝国的经济和军事最有效地运转,从而为帝国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什么这么说呢?
两千多年前的周王朝,马车作为身份等级的象征,对于什么人坐什么车有着严格的规定:“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逸礼《王度记》)”,就是说天子坐六匹马拉的车,诸侯是五匹马,依此类推,普通老百姓只能坐一匹马拉的车。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有势力的诸侯就开始无视这项规定,坐上了六匹马拉的车,这也是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的表现之一。但那个时候,对马车的大小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大的马车有2.4米宽,小的则只有1.4米宽,介乎二者之间的马车种类不计其数。
当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大一统帝国的时候,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原来乘车的等级制度也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对天下的马车有了统一的规范:“舆六尺,六尺为步”(《史记·秦始皇本纪》),就是说车宽六尺,六尺为一步,尺和步都是当时的长度单位,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3.1厘米,也就是说车的宽度大约是1.4米,这可是全天下的人包括秦始皇自己都要严格遵守的。那如何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不一样呢?“乘六马”(引文同上),就是说只有秦始皇的马车才能用六匹马拉,其他人的可以是五匹马或是更少。
陕西兵马俑一号铜车马的结构示意图
这是非常了不得的一件事情,全天下的车尺寸规格都一样了,这就意味着不管你走到哪,但凡车子坏了需要修修补补,随便找一家修车行就行(这也算是点题了吧……),不管你是六匹马拉的,还是四匹马拉的,因为车子宽度是一样的,所以车轴啊,车轮啊等等所有的配件也都是一样的标配,更换起来就特别方便。那个时候除了官员出行,大多数的车子是运送货物的,或是军用补给,或是买卖商品,也就是说“车同轨”极大地提升了军队和商队的运输效率,对整个国家是非常有利的。
崤函古道上的古代车辙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当时没有沥青也没有水泥,所有的道路都是土路或者石头路。就算是秦始皇修的从咸阳通往各个地方的驰道(相当于国道),也都是用夯土夯出来的。再加上当时的车轮还全都是木质轮子,没有像现在的橡胶轮胎还有个缓冲力,久而久之,在木轮压过的地方就会留下深深的车辙。如果大家的车子都是标准化的,不管你是拉人的还是载物的,虽然路面上有车辙,只要轮子刚好卡在里面,依然可以十分顺利地通过。
秦灭六国后,企图“复国”的六国遗族
其实对于秦始皇而言,更看重的是“车同轨”在军事上意义,为什么?要知道秦始皇可是刚刚灭掉了六国,结束了长达515年的分裂局面。天下初定,那些流落民间的六国遗族身边依然有一群“前朝”的忠臣,他们并不甘心屈服于秦朝,都在寻找机会“复国”,这对于初生的帝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张良招募力士拿着大锤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这种威胁是很现实的。
秦帝国全国路网(驰道)图
而与此同时,帝国还面临着来自北方匈奴的威胁。战国后期的时候,匈奴趁秦国灭六国之机占领了河套地区。秦始皇统一后,专门修建了从云阳直达九原的长达一千八百多里的运兵通道(直道),并且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出击匈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需要充足的粮草供应,“车同轨”对长途运输的优势就发挥了出来。只有粮草得到保障,所向披靡的秦军才能有效震慑六国遗族的反叛,抵御外敌的入侵。
既然说“车同轨”在大一统的时代是如此重要,那么“车不同轨”毋庸置疑就更适用于分裂混战的年代。比如说在民国的时候,山西的土皇帝阎锡山在山西境内修建的就是一种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窄轨铁路(轨间距为1米),无法与省外的标准轨铁路(轨间距为1.435米)直接相连,这在当时对阻止外来势力长驱直入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便是后来日寇侵略山西的时候,也不得不耗时又耗力地把原来的窄轨重新换成标准轨。
“车同轨”让秦国拥有一支高效的军队
所以说,“车同轨”在经济和军事上保证了大一统帝国的运转和安全,“书同文”又让帝国获得了最广泛的文化认同,但当时还有一件事让秦始皇颇为头疼:思想上的统一。毕竟春秋战国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这种思想上的百花齐放在分裂的局势下是没有问题的,每一个诸侯国都可以有自己的信仰,但是秦朝大一统之后,在思想上肯定不可能像之前那么自由,肯定是要收紧的。
“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儒生……”
帝国建立伊始,秦始皇并没有对法家之外的各家学派采取极端的行动,但对他们的言行却是高度敏感,尤其是对当时民间影响很大的儒家。后来,偏偏是这些儒生们不知天高地厚,不把秦始皇放在眼里,对他的治国理政指手画脚。终于在一场宴会之后,秦始皇怒而下令“焚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下周四,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