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居住区内有一座很大的长方形房屋,是氏族成员共同活动的场所。四周建有许多圆形或方形的小房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居住区周围有用于防护的壕沟。
半坡村落由1道深壕环绕而成,包括46房屋、6座陶窑、200余窖穴、250座墓葬。一号房屋是最大的一座,位于环壕聚落的中心。《西安半坡》考古报告是这样记述的:长方形浅半地穴式建筑,面积约160平方米,西部残约三分之一。残墙高约50厘米,是用黄土夹草筋、树枝和树叶筑成,墙内插有密集的粗约20厘米的木骨,墙壁内侧有间隔约100厘米的“扶壁柱”,墙面经火烧烤,光滑平整,坚实耐湿。居住面的中部有四个对称的大柱洞(残存两个),用于立柱支撑屋顶。门道开在东墙中部,宽约100厘米,长约500余厘米。半坡遗址更多的是面积在10~40平方米之间的中小型半地穴房屋,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形式,其墙壁和居住面的做法与一号房屋相同,室内对着门道的地方,有一个小隔墙围成的门坎,门坎的后方有一圆形或瓢形灶坑,用于炊爨取暖。一号半地穴大房屋的居住面下发现有用于奠基的人头骨一个和祭祀陶器一组,推测该房址为氏族聚会、议事的场所。众多的中小型房址则是氏族成员的日常生活居住的房屋。
考古发现表明,半地穴式房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00~8000年间的前仰韶时代。在黄河中游地区,前仰韶时代房址的地穴较深,有超过1米者,或可称作“地穴式房址”。由于地穴深,通风条件差,穴内不设炉灶,炉灶设在室外,地穴式房子只用于居住,不兼炊爨。由于地穴式房址出入不便,在前仰韶时代就开始出现穴坑不深的半地穴式房址,且在室内设炉灶,兼具居住与炊爨功能。到仰韶时代的早中期,半地穴式房址的穴坑继续变浅,居住空间逐渐上升,并开始出现没有穴坑的地面式建筑。到仰韶时代晚期,地面房屋逐渐变为主体建筑形式,半地穴式房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古代先民由穴居而为地面居住的演变,与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相一致。《墨子·辞过》讲:“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室高足以辟湿润,边足以围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
由于半地穴式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彭头山文化和大溪文化以及澜沧江上游的卡若文化都曾使用半地穴式房屋,在燕山以北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居民都是以半地穴式房屋为主要居住形式。半地穴式房屋还具有用材方便,构造简易的特点,而为中国北方居民长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