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厄

时间:2023-08-09 20:16:21编辑:奇闻君
果尔达·梅厄——以色列建国元老

果尔达·梅厄,(梅厄夫人,希伯来语: ;)以色列建国元老,曾经担任劳工部长、外交部长及第四任以色列总理(1969年—1974年)。远在英国首相玛格利特·撒切尔之前,果尔达·梅厄就以“不妥协”,风格强硬而被外界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铁娘子”,戴维·本-古里安也称她为“内阁中的唯一男士”。

流浪少女

未来的以色列总理果尔达·梅厄1898年5月3日生于俄罗斯帝国乌克兰,父亲莫里斯·马鲍维奇是基辅的一个熟练木工,他还有两个姐妹,像大多数俄国的犹太人一样忍受着贫穷歧视和不安。为了躲避对犹太人的集体迫害,梅厄一家颠沛流离,居无定所。集体迫害常常伴随着血腥大屠杀和财物掠夺,甚至驱逐整个犹太侨民团体。小梅厄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在大屠杀来临时,父亲把家里的门窗都钉上了木板。一家人躲在漆黑的屋里,外无衣物避寒,内无食物果腹,整日在胆战心惊中度日。由于食物短缺,小梅厄常常饿得昏死过去。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梅厄的父母省吃俭用地准备了3年,1906年全家迁往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谋生。

父亲找到了一份木匠活,母亲开了一家小杂货店,一家人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好转。梅厄也可以和其他同龄孩子一样背着书包上学了。梅厄从8岁起就帮着妈妈照料小店的生意,妈妈出去进货时,她就一个人守在店里。从售货到收款她都做得井井有条,人们都夸她是个聪明能干的孩子。

在学校里,梅厄也显示出了极强的组织能力和演讲天赋。

11岁时,她组织了平生第一次的公众集会并做了第一次演讲,这使她感到既激动又兴奋。小学毕业后,母亲迫使她放弃了上中学的念头,让她留在店里干活,对此梅厄十分不情愿,但还是按照母亲的意见做了。

在她14岁的时候,母亲又要把她嫁给一个比她大许多岁的男人。对此梅厄再也不能忍受了,一气之下她离家出走了,投奔到远在丹佛的姐姐谢伊娜家里,她要在外面自己闯天下。她找到了一份裁缝的工作,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这期间,她结识了自己未来的丈夫莫里斯·梅耶森,小伙子是一位文雅多才的广告画家,也是犹太移民。

一个女孩子在外谋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梅厄为了生存拼命地工作。裁缝活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梅厄凭着吃苦耐劳和聪明好学,很快便掌握了裁剪技巧。离开了父母梅厄一下子成熟起来,她学到了许多在父母身边学不到的东西,培养了自己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在梅厄外出谋生的日子里,父亲经常写信询问她的情况,劝她早日回家。梅厄也十分想念家里的亲人,读着一封封充满思念和牵挂的来信,梅厄的心被感动了,16岁又回到父母身边。

当梅厄回到家乡时,她发现家乡已陷入了一种狂热的骚动之中:社会主义、犹太复国主义等活动此起彼伏。梅厄很快就投入到运动中去,她协助组织了密尔沃基的游行示威,她的家也成了巴勒斯坦来访者的聚集中心。梅厄还谒力劝说她的未婚夫移居巴勒斯坦。

1917年,梅厄与莫里斯·梅耶森结为夫妻,他们的结婚誓言中有一条,就是终有一天要生活在巴勒斯坦 [1] 。 婚后不久她从事党中募款的活动,其中她发现自己怀孕,她选择了人工流产,因为她认为犹太复国主义的义务没有空间容许一个孩子。

农庄社员

迈尔森夫妇用工作三年挣来的钱,终于在1921年到达巴勒斯坦,梅厄和丈夫在巴勒斯坦人生地不熟,得不到任何帮助。由于战乱,许多人已经离开了这里。梅厄和丈夫找到莫哈维亚基布兹,申请加入集体农庄。但他们的申请遭到了拒绝,原因是农庄的大部分人认为梅厄夫人不适合从事体力劳动。梅厄对他们的偏见非常愤怒,她据理力争。在她的坚持下,农庄最终接纳了他们。在这种合作农场里,成员在没有货币交换的情况下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基布兹的住房.食堂.学校以及卫华娱乐.保健和抚养孩子的机构为全体成员所共有。

起初,人们认为梅厄是个任性的美国人,对她并不信任,但不久,精神饱满.工作无怨言的梅厄就被人亲切地称为“我们的果尔达”。梅厄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种地、养鸡、植树、照看孩子,经常累得筋疲力竭。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她自豪地说:“是集体农庄把我造就成了养鸡专家。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如何养鸡。”后来,梅厄又被分在厨房工作,她学会了烹制各种菜肴,做出的饭菜色、香、味俱佳。慢慢地,农庄里的人们改变了对她的看法。他们发现这个年轻女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很好。为了提高大家的生活品位,她将床单改成桌布,在餐桌上布置了鲜花,用玻璃杯取代粗糙的茶杯,早餐改吃麦片粥。她的创新赢得了人们的赞赏和信任。后来,集体农庄选举她为犹太工人总工会的代表。

她的创造力、奉献精神和领导才华使她深受人们的爱戴。梅厄喜欢社区的共同生活,但默里斯并不喜欢。她对基布兹越来越重要,同时与丈夫也越来越疏远。患疟疾住院以后,她听从朋友的劝告,和丈夫一起离开了基布兹。尽管梅厄不愿意承认她的婚姻是失败的,但50年以后她承认,为了默里斯牺牲了基布兹的生活,一直都使她很难过。

离开了莫哈维亚,梅厄夫妇搬到特拉维夫,而后又搬到耶路撒冷,在那里先后有了两个孩子:1924年出生的马那切姆(希伯来语“舒适的意思”)和1926年出生的萨拉。他们的生活更加贫困。为了支付孩子的保育费,梅厄除了工作以外,每天都要到儿子所在的幼儿园洗衣服。尽管生活十分艰苦,梅厄夫人仍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她经常告诫自己,困难并不可怕,只要坚持下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1925年梅厄带儿子回到默哈维亚住了6个月,但她在极度要强的性格和丈夫之间,最终还是选择了默里斯。默里斯拒绝在基布兹抚养孩子,因为那里的孩子都由社区的女客管家抚养,住在于父母隔壁的房子里。父母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去看望自己孩子。

复国先锋

梅厄夫人担任了犹太工人总工会女工理事会干事,主管移民姑娘们的就业培训。这项工作需要频繁地外出筹集资金,而此刻她的婚姻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丈夫希望妻子能够照顾好孩子和家庭,而工作又要求她在外面奔波劳累,家庭和事业使梅厄夫人一时陷入了矛盾之中。她既爱自己的孩子和丈夫,又不愿放弃自己的事业。在痛苦的抉择中,梅厄毅然地把事业放在了第一位,从而导致了家庭的破裂。因为丈夫不同意离婚,梅厄夫妇决定分居。但由于孩子的原因,在1951年默里斯去世之前他们一直保持密切的关系。她和两个孩子搬进了特拉维夫的一间小公寓。她既要外出工作,又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其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凭着她的天赋和魄力,梅厄很快就提升到以色列工作领导人的职位。她代表基布兹参加工人总联合会,1928~1932年任工人总联合会女工委员会书记。她带领特使团作为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组织和犹太人代办处的代表出使美国和欧洲。作为英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犹太自治政府时代表,梅厄还在英国战时经济顾问委员会中任职。

1930年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领袖戴维·本-古里安听到梅厄慷慨激昂的演讲以后成了她事业中的良师益友。1939年英国的政治白皮书限制了为躲避纳粹迫害逃往巴勒斯坦的犹太难民的人数。为阻止这项政策的执行,梅厄和哈迦拿的(一个反英的军事组织)联合起来安置巴勒斯坦的非法移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与英国委任统治当局进行谈判,成为犹太复国事业的有力发言人。

欧洲的1800万犹太人中有600万在纳粹的集中营中被杀害。

1946年英国人逮捕许多犹太活动家,包括犹太代办处政治部主任夏里特在内。她担任政治部代理主任,为释放在押的同志和许多犹太难民而奔走。夏里特获释后任外交部长,她正式成为代办处的政治部主任。她亲自去见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劝他不要参加其他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侵略行动。阿卜杜拉劝梅厄夫人不要急于宣布成立犹太人国家。梅厄回答说:“我们已经等了2000年了,这还不算急吗?”

上一篇:宋国历代国君

下一篇:美国休斯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