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毅

时间:2023-05-02 14:40:35编辑:奇闻君

龚毅[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

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九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三年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生化遗传系,一九八九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共发表学术论文,会议录二十余篇,申请发明专利一项,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

曾从事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重组动物多肽蛋白类新药的研究和开发 C. tropicalis 的转化和外源基因表达系统的建立 甲醇酵母表达系统的研究Vitreoscilla 血红蛋白基因在发酵工业上的应用 酵母氧化代谢途径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真核基因上游调控序列的研究 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

目前本人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研究工作: 863生物技术领域课题“新型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研究”,1996—2000年,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课题“有用新基因研究和应用”,1997—2000年,课题负责人。 863生物技术领域课题“基因工程蛇神经毒素蛋白CM11的研究”, 1996—2000年,主要参加者。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课题“基因工程尿激酶原的研究开发”,1997—2000年,主要参加者。

近期主要研究成果:构建了受环境溶氧浓度调控的新型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采用该系统表达了金黄色 葡萄球菌A蛋白基因,大肠杆菌硫氧还蛋白基因,蛇神经毒素融合蛋白基因,鲑鱼 降钙素六聚体基因,人白细胞介素II和人尿激酶原等基因。表达水平与现有的Tac, PL ,T7表达系统相当。构建了能适用于高密度发酵的工程化大肠杆菌宿主。能减少高密度发酵后期大肠 杆菌细胞内乙酸的累积和能提高大肠杆菌在贫氧条件下对氧的利用率。在研究分析多种酵母的复制功能元件基础上,构建了Candida tropicalis, Pichia pastoris 和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新型酵母外源基因表达系统。并用非随机 方法构建了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基因工程宿主菌用于外源基因的表达。通过合成寡聚核苷酸片段拼接和从PCR扩增毒蛇毒腺cDNA中同源序列的方法克隆了神经毒素,凝血酶样酶,磷脂酶等有用新基因,完成了新基因的结构序列分析,新基因登录。神经毒素,凝血酶样酶基因已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建立了分离纯化CM11神经毒素蛋白的技术方法。

上一篇:DBLP

下一篇:佛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