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勋阁二十四功臣

时间:2023-08-11 22:56:22编辑:奇闻君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玮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宋王朝是一个很神奇的朝代,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又是历史上武将地位最卑微的国度。因在军事上经常处于劣势,被后人讥称为“弱宋”。有一个人的战绩功名远在名将狄青、岳飞之上,是孱弱的北宋王朝很少见的常胜将军。他在世时,李元昊虽然叛宋割据,却不敢公然称帝,足见其威名的震慑力。

北宋时期,渭州府(今甘肃平凉)作为抵御西夏、抗击吐蕃的边陲重镇,从这里成长走出的名将众多,如狄青、杨文广、“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等。本文要介绍的这位人物,比他们更厉害,出身将二代,19岁就出任渭州知州,率天雄军保境安民,抗击西夏兵东犯,阻挡吐蕃等游牧骑兵入侵中原。

19岁的将二代出任渭州一把手

这位战神名叫曹玮,他的父亲是宋朝开国名将曹彬。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曹玮从小便跟着父亲在军营当中长大,耳濡目染,学了很多兵法武艺及军事知识。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他的军事造诣已远远超越了很多同龄人。

曹玮19岁那年,叛将李继迁在今天宁夏一带自称夏王,也就是西夏国的开国皇帝李元昊,他不断派兵滋扰宋朝边境,又占领了河西等地,宋太宗多次派兵平叛都铩羽而归。无奈之际,太宗问时任枢密使的曹彬,谁可担任抗夏将领,曹彬就推荐了儿子曹玮。

就这样,官二代曹玮就被任命为渭州同知(相当于副市长)。曹玮上任几个月后,太宗驾崩,由太子赵恒继位,即宋真宗。真宗即位后,改任曹玮内殿崇班、渭州知州,开启了他在西北数十年的军旅生涯。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知州为古代官名,宋代各州长官都由朝廷选派,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渭州作为北宋的边防重镇,相当于今天的直辖市,知州相当于今天的市长。

曹玮上任后,在渭州每天训练军队,严格治军,赏罚分明,因此深得部下和百姓爱戴。曹玮常派出间谍潜入西夏国境,打探敌军的消息,点兵排将手法娴熟,心思缜密,如同老将,一点也看不出他是一个年仅19岁的生瓜蛋子,将士们也都很佩服他。

曹玮到渭州不久,父亲曹彬去世了,因为边疆战事吃紧,他没有回京为父守孝,而是继续坚守边关。当时西夏大军蠢蠢欲动,想要再次攻打大宋,而曹玮打听到西夏王李继迁总是虐待辱骂他的部下,大家敢怒不敢言,根本就没有打仗的心思。曹玮闻讯想了一个计谋,他写信给这些将领,说大宋有多希望他们可以和平相处,大家讲和后还可以享受到朝廷的恩惠等等。

于是,李继迁手下很多将领、部落等想要归顺宋朝。曹玮见时机到了,就在石门川(今固原石门关)与西夏王部下里应外合,将西夏兵一举击败。回军路上,李继迁又中了吐蕃的埋伏,身负重伤,不久去世。

当时河西延家、妙娥、熟鬼等不少部落都有意归顺北宋,又犹豫不决,怕得罪夏王而不敢前来。曹玮亲自率兵进入天都山,将几大部落接纳归降,削弱了西夏的力量。

随后,曹玮又和另一位名将秦翰合作,于武延川击破章埋族,分兵灭拨臧于渭州,陇山诸族纷纷归降大宋。

三都谷之战大败吐蕃兵

然而曹玮一生中最著名的还是三都谷之战。1016年,吐蕃族的李立遵想要自立为王,要宋朝承认他的地位,真宗听取曹玮意见,拒绝了这个贪得无厌的人的要求。李立遵恼羞成怒,于是率军三万多人,发兵攻宋。九月,曹玮奉命率部前往秦州(今天水)迎战。

九月,李立遵率部出发,宣称要在秦州城下与曹玮决战,扬言“某日下秦州会食”,但曹玮不为所动。当听到吐蕃已经越过了毕利城,曹玮随即率秦州精骑六千渡过渭河迎战。

同月二十四日,宋军在伏羌寨三都谷(今甘谷县境)摆下阵势,等待敌军的到来。很快探马传来消息敌军已经靠近,曹玮正在吃饭,闻报后继续悠闲的用餐。直到探马报告吐蕃前锋距离只有几里之遥时,曹玮才放下餐具,披上铠甲出城列队。

吐蕃人多势众,李立遵气势汹汹。但曹玮的宋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具有很强的战斗力。故此曹玮决定在气势上先要压倒对手,他看到敌军分为三队,一名蕃僧正在前方走来走去。曹玮断定是吐蕃的指挥官,问左右谁最善射,左右均答李超。李超随即策马来到曹玮面前,曹玮问:“你需要带多少骑可以射杀那位蕃将?”李超观察了一下说要十五骑。曹玮马上令:“给你一百骑,务必射杀此将,否则提头来见!”

李超在一百精骑的掩护下,接近敌阵,那一百名骑兵突然向两侧分开,中间李超飞马而出,凭借高超的骑射本领,只一箭那蕃僧就应弦而倒,蕃军顿时大骇,乱了手脚。曹玮见状,身先士卒,率精骑从敌军侧后方猛攻,以两翼骑兵夹击吐蕃军军阵。在宋军精骑的攻击下,蕃军阵势大乱,不能抵抗宋军的正面冲击,溃败而去。

据《宋史》与《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三都谷之战宋军“斩首千余级”,“擒七人”,宋军追奔20里至沙洲而还,缴获马牛、杂畜、器仗三万三千计,官军将士有一百六十人受伤,阵亡六十七人。真宗得到捷报后,非常高兴,赏赐曹玮金带、锦袍、器币。另有《东轩笔录》描述“贼大溃,斩首三千级。明日,视林薄间,中伤及投崖死者万计。”《东都事略》称“斩首万级”。

曹玮以其出色的战绩,成为宋朝西北边防的旗帜,在中国战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不久,河州、洮兰、安江、妙敦、邈川、党逋诸城皆前来归顺。三都谷之战是宋代军事史上一次重要的战役,这一仗使得宋和吐蕃维持了几十年和平,也奠定了曹玮战神的地位。

位列宋朝昭勋阁二十四功臣

在曹玮的经略下,大宋的西北边境总算短暂的平静下来。

随后,曹玮被朝廷委派出任华州知州。夏王李德明闻讯又率军来犯,没有了曹玮的宋军,结果大败于西夏。真宗得知后,立即任命曹玮为华州观察使、鄜延路副都总管、环、庆、渭、秦等州缘边巡检安抚使,抵抗西夏。曹玮到任后,西夏退兵,追随西夏的部落率众归附宋军。第二年,宰相寇准被另一位宰相丁谓等人污蔑罢官,随后他们又陷害曹玮,曹玮遭到真宗贬谪,降职为左卫大将军、容州观察使、莱州知州。

仁宗继位后,这位新皇帝罢了丁谓的官,让曹玮官复原职,继续镇守边疆,一直到他病死。

曹玮虽然屡遭权臣陷害,但贬谪之后又回到了朝廷,不像寇准、岳飞等人,死后才得以平反。他为将四十载,不仅赢得了下属士兵的尊重,连对手都很尊敬他。曹玮在华州任职的时候,本来意欲侵占宋朝边境领土的委乞、骨咩、大门等游牧部落,听说他来了,立马率领一支千人队伍归附。

曹玮战功赫赫,受到真宗信任。曹玮死后李元昊建国称帝,宋将葛怀敏就被赐予曹玮穿过的铠甲显示荣耀。曹玮的对手对他也非常尊敬,契丹使者经过曹玮驻地天雄军时,告诫随从一律慢行,不准策马飞奔。

曹玮死后,宋夏先后爆发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大战役,均以宋朝军队惨败而收场,就连御赐穿曹玮铠甲出战的葛怀敏,也在定川寨战役中兵败殉国。

曹玮离开渭州后,曾出任宣徽北院使、镇国军节度使留后、签署枢密院事等要职。天圣八年(1030年)正月甲戌,曹玮逝世,享年五十八岁,仁宗闻讯后,为他辍朝二日,追赠侍中,谥号“武穆”。

回顾曹玮的一生,他虽然出生官宦世家,但却不贪图安逸,奋发有为,出生入死,建功立业。他年少从军,身上却没有纨绔子弟的娇骄之气,反而格外沉稳,在每一场战役中都能深思熟虑,不敢懈怠,并且善待不下和降卒。他立下了无数功绩,也遭到了奸臣陷害,但他始终保持气节,大智若愚,从而得以善终。他总是出奇制胜,在任职的40年间从未有过战败的经历,宋理宗时他和父亲曹彬被追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父子同上榜唯曹一家。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指的是南宋理宗宝庆二年,皇帝把一份功臣名单交给画师,名单上总共有二十四个人,皇帝命令画师把这二十四名功臣的图像画下来,挂在昭勋阁里,史称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在宋理宗钦定的这二十四功臣中,北宋的功臣占了16位,南宋8位,上榜者多为相国级的著名文臣,比如北宋的丞相赵普、大文豪司马光等。但是,人们熟悉的范仲淹、包拯却榜上无名。 另外,武将上榜的只有五人,他们分别是曹彬、潘美、曹玮、李继隆及韩世忠,宋朝的重文轻武由此可见一斑。 同样是抗金名将,潘美(潘仁美)、韩世忠榜上有名,而狄青和岳飞竟然没有上榜。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赵普、曹彬、薛居正、石熙载、潘美、李沆、王旦、李继隆、王曾、吕夷简、曹玮、韩琦、曾公亮、富弼、司马光、韩忠彦、吕颐浩、赵鼎、韩世忠、张浚、陈康伯、史浩、葛邲、赵汝愚,凡二十四人。

如以战功和战绩论英雄,后世客观评价,大宋王朝堪称战神的有三人,曹玮第一,狄青第二,岳飞第三。曹玮死后谥号武穆,27年后狄青去世谥号武襄,112年后岳飞遇害谥号武穆。

人物档案:

曹玮(973年—1030年),字宝臣。北宋真定灵寿(今河北石家庄)人。曹玮出身将门,沉勇有谋,少年时便随父亲在外任职。宋真宗即位后,任渭州知州,驭军严明,赏罚立决。知镇戎军时,招降外族、袭破李继迁,并据地形修筑工事、巩固边防。与名将秦翰破章埋族于武延川,分兵灭拨臧于渭州,屡立战功。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吐蕃入侵,曹玮于三都谷大破其军,斩获颇多。此后累迁至宣徽北院使、签书枢密院事。天禧四年(1020年),因宰相丁谓诬陷,连贬为莱州知州。晚年历任知青州及天雄、永兴、河阳军,官终彰武节度使,封武威郡公。天圣八年(1030年),曹玮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获赠侍中,谥号“武穆”,后世遂称其为“曹武穆”。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上一篇:施旺

下一篇:你好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