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尔文明为已知两河流域最早的文明,希腊语“美索不达米亚”,意为河流之间的土地,这一地区主体位于现今的伊拉克境内。
一、苏美尔人的来源
苏美尔人是一支非本地塞姆语的外来民族迁移到这里生息繁衍,开创了两河流域文明,他们被本地说塞姆语的阿卡德人成为“苏美尔人”,又称为“黑头人”,就是说他们是长着黑头发的人,也有不少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苏美尔人是黄种人,而从发掘出来的苏美尔人的雕像等物来看,他们很可能属于黄种人。既不是印欧语系的一支,又不是闪-含语系的一支。据考证,黑头发的苏美尔人大概在7000年前左右突然出现在西亚地区,历史记载称他们来自于东方,讲一种与该地区还处于野蛮阶段的闪族部落语言毫不相干的奇怪语言,至于是什么样的语系,现在已不易考证。
二、苏美尔的城邦
公元前3000年代初,苏美尔人建立了若干奴隶制小城邦,其中最富盛名的12城邦:埃什南纳、西帕尔、基什、卡扎鲁、尼普尔、巴比伦、乌鲁克、乌尔、埃利都、库塔、拉格什、吉尔苏。
埃什南纳(Eshnunna):最著名的就是《埃什南纳法令》,又称《伊施嫩纳法典》,其成文时间早于前18世纪的《汉穆拉比法典》。埃什南纳位于乌尔之北,并在乌尔第三王朝结束后变得在政治上更为重要。
基什(Kish):位于巴比伦城东约15公里处,其遗址在今伊拉克乌海米尔,早王朝后期是基什城邦最强盛时期,其影响不仅表现为对南部苏美尔城邦政治的干涉,而且将美索不达米亚文化通过商业交往传播到叙利亚。因此,控制塞姆语文化区的霸主,包括5位苏美尔城邦的统治者、阿卡德王朝的前3位国王,都曾自称为“基什王”。公元前24世纪中叶,基什被阿卡德王国萨尔贡一世降服,丧失了霸主地位。后又沦为乌尔第三王朝、古巴比伦王朝的附庸。
尼普尔(Nippur):位于伊拉克希拉城东南81公里处的,主神是苏美尔的神祇恩利尔,恩利尔主掌大地、天气、风暴、战争,为众神之首,各苏美尔城邦国王为了王权的合法性和战争的胜利,都想供奉,是苏美尔人的圣城,尼普尔因此成为必争之地。
乌鲁克(Uruk 或 Erech):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幼发拉底河下游右岸,公元前二十四世纪中期乌玛国王卢伽尔—吉尔伽美什(约公元前2373—前2349年)在此建城,建立的苏美尔国家,公元前二十四世纪时曾为乌玛王国(Umma)首都。后并入阿卡得王国。主神——爱神依南娜(Inanna)乌尔(City of Ur):乌尔始建于公元前30世纪上半叶。乌尔第一王朝、乌尔第二王朝属于美索不达米亚历史上的苏美尔早王朝时期。后乌尔第二王朝也被阿卡德人征服(约公元前2350年前后),建立阿卡德王国,史称苏美尔-阿卡德时代。阿卡德王国后期,中央集权已经趋于崩溃,蛮族库提人摧毁了阿卡德王国,但库提人的统治并不稳固,使得各苏美尔城邦得以短暂复兴。其中乌鲁克城邦的国王乌图赫加尔赶走了库提人。乌尔纳姆(Ur-Nammu)在约前2113年在乌尔建都,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2111年~公元前2003年),在位期间称霸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诸城邦,乌尔纳姆开始自称“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乌尔第三王朝共传位5代,约前2006年到 伊比辛时,被埃兰、库提人和苏巴里人联合击灭乌尔。
埃利都(Eridu):是由大地之主恩基(Enki,又称艾亚E-A)建立的,是苏美尔各城邦中最南边的一座,并且是苏美尔人的第一座城市。传闻始建于公元前5400年,当时它接近幼发拉底河进入波斯湾的入海口,由大地之主恩基(Enki)建立的,是苏美尔各城邦中最南边的一座,并且是苏美尔人的第一座城市。在苏美尔神话中,为大洪水之前的五座城市之一。
拉格什(Lagash):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相汇处的西北,《苏美尔王表》中根本就没有提到她。但是考古发掘中拉格什却显示出她的重要,在公元前20世纪时,拉格什可能是世界上当时最大的城市。
最引人注目的是就是拉格什与邻国温马持续了一百年的争霸战争和乌鲁卡基那(约前2351~前2342在位)改革。
这些城邦有如下特点:一是苏美尔城邦在两河流域南部星罗棋布,都是由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和结合周围的村镇构成,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神庙是城邦的政治、经济中心;二是苏美尔各城邦中,土地大致可分为三类:神庙土地、公社土地和私人土地。神庙土地分为祭田(收入供神庙开销)、口粮田(供养神庙管理人员和依附者)、佃耕田(佃农耕种),神庙土地不得买卖。公社土地分配给各个家族,家族向国家纳税服役,公社土地可以买卖。三是城邦有三个政治机构:城邦首领、贵族议会和人民大会。城邦首领(恩、恩西、卢伽尔),兼有宗教和世俗职能,他是城邦的最高祭祀,主持本邦祭祀活动;世俗上,他主管本邦水利、军事、行政管理。贵族议会权利很大;人民大会权利十分微弱。新仙女木事件人类文明的催化剂,北纬30度成为人类文明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