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这一故事出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这篇看起来简单的故事,实际上却是在抨击古代“僵化”的科举制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僵化”的科举制度催生出了“范进”
要说《儒林外史》里面的故事,就不得不先去说一说吴敬梓这个人了。虽然这个名字放在历史上那些名人之间显得有些不够看,但实际上,吴敬梓的出身和那些声名远扬的名人们也差不上太多。
如果不是后来吴敬梓本人在科举中屡试不中,家道也不会渐渐没落,以至于吴敬梓到了老年时期,还要靠朋友们的接济,才能维持生活,那本《儒林外史》也就此成为了吴敬梓这辈子留在世上唯一的凭借。
硬是要说文采的话,吴敬梓的文采其实是不输给清朝时期的任何一个文人的。在吴敬梓十三岁的时候,由于母亲病故,为了躲避家宅矛盾的吴敬梓,整日把自己锁在家里,从“经史子集”看到“小说艳词”,凡能够搞到手的,吴敬梓是“来者不拒”,每一本都要读过一遍才肯罢休。
按照正常的道理来说,有了这样广泛的阅读经历,吴敬梓在科考上面肯定是不成问题的。但哪怕是清王朝时期的官府追求“八股文”型的答卷,吴敬梓也不是写不好。这一点,从他十七岁就考取到了“秀才”功名的事情上就能够看得出来。
但是“八股文”写得好,并不代表着吴敬梓能在官场上混得好。一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他,早就已经看透了清王朝官场上的蝇营狗苟。
加上幼年丧母,青年丧父的经历,让吴敬梓彻底看开了俗世间的一切。就连家族里的人想要和他争夺家产,他也不甚在意,在几次简单的试探之后,就任由那些个兄弟姐妹、叔叔伯伯们争去了。落得个“一干二净”的吴敬梓渐渐就成为了他笔下那个“范进”的原型。
为什么“范进”是在抨击科举制度?
无论是从“范进中举”这一篇文章中来看,还是从整部《儒林外史》来看,范进之所以能从一个落魄的穷酸成为一个正四品的大官,都是因为能在科举中“高中”,才得以开始。要说吴敬梓写“范进”的目的是想要抨击科举制度,或许显得有些牵强?
但事实上,恰恰是因为“范进”是通过科举走上的仕途,才真正地表现出了吴敬梓抨击科举制度的意图。因为吴敬梓开始写《儒林外史》的时候,正好是资本主义在中国发生萌芽的时期。
从清王朝那个时期来看,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社会反而是一件好事。紧随大时代的发展,不仅能免去后来的近代战争,还能很好地将清王朝看起来的富裕落到实处,继续成为世界上第一的国家。
但同样的还是因为科举制度的原因,那些思想逐渐在时代的影响下“觉醒”的人无法越过日渐“僵化”的科举制度,成为改变天下的人。
而恰好,吴敬梓几乎就是最初的那一代,有了资本主义思想的人。但由于科举制度无法更改的原因,吴敬梓不仅连一个举人的名分都没有拿到,就连仕途都没有开始就结束了。相比之下,到了五十四岁还是“童生”,但在考上“举人”之后立刻“时来运转”的范进,就显得格外的落后。
这一点,不仅是表现在“范进”这个人唯唯诺诺的性格上面,还体现在那些从范进“中举”开始,就转过头来巴结他的“乡绅豪杰”身上。
例如在范进中举之后,第一个跑到范进家里,又送银子又送房子的那位“张乡绅”。这位乡绅不仅在言语上自称“小弟”,还用着各种各样的理由去拉近和范进之间的关系,就是为了在范进这位“老爷”面前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紧跟时代才能始终屹立于世界之巅
清王朝的衰败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现在早已弄不清楚了。虽然从历史上来看,导致清王朝逐渐被时代抛弃的原因是因为“闭关锁国”这一国策的执行,但实际上是怎么回事,恐怕还真的说不清楚。
也许当时乾隆皇帝也和吴敬梓一样,产生了时代将要发生变化的预感。毕竟乾隆身为皇帝,不可能连国家最基本的变化都感受不到。
至于说闭关锁国这一国策的彻底落实,恐怕还要和徐继畲写的那本《瀛环志略》产生联系。在这本书中,不仅记录了华盛顿这个人,还具体地写出了华盛顿在占据了土地之后,不仅没有把“皇位”像中原王朝那样“父传子,子传孙”,而是开创了了一个“推举之法”。乾隆皇帝恐怕是被华盛顿这种“几乎天下为公”的办法吓坏了,担心这种思想来到中原,会断送掉他们爱新觉罗家的至高权力,就做出了这样的举措。
在乾隆时期已经步入了末年的吴敬梓又怎么会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呢?只可惜他当时已经年老,加上这么多年来一直拒绝参加科考,又为了写《儒林外史》而荒废了十几年的时间,早就已经无力去发声了。跟不上时代也就跟不上时代吧。吴敬梓想,自己能做的也就只有写出一个“范进”来了。
结语
历史的车轮是不断前进的,轰隆隆的声音是响彻的惊雷。在这种雷声之中,无论是一个怎么样辉煌的王朝,要是不懂得抓住机会谋求进步,就势必会落后于其他国家。
也许我国古代历史上那些朝代的更迭并不能印证时代进步的情况,但用人制度上必须发生的改变,但实实在在的提醒了所有人:时代在改变了,思想在进步了。无论一个民族要如何发展,只有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