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书圣王羲之的作品有哪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宰相山东琅琊王方庆献出包括王羲之在内数代祖先的真迹合集十卷本,献给武则天。唐太宗曾搜罗尽王氏法帖,武则天喜得墨宝却命宫中制作摹本然后归还给了王家。
对于王羲之,学者蒋勋在紫禁城杂志《万岁通天帖(一)》一文中作了分析。
收近唐内府的《万岁通天帖》十卷摹本现仅剩一卷,是最接近真迹风格的唐摹本。
武则天画像 网络图片
现存的《万岁通天帖》第一帖就是王羲之的《姨母帖》,——“羲之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很简短的一封信,只有十几个字。——刚刚得知姨母死去的消息,彷佛被摧毁剥裂的痛。
如果姨母是自然的死亡,不知道他会不会用到“哀痛摧剥”这么重的字眼。
唐摹王羲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万岁通
如果把《姨母帖》与流传到日本的《丧乱帖》以及《频有哀祸帖》一起对读,发现王羲之的帖呈现了一个迁徙流离的家族在战乱里对生命巨大的幻灭无常之感。
《丧乱帖》讲到北方家乡祖坟被刨挖。王羲之活在一个生命一无价值的战乱年代,无论活着的人,或死去的尸骸,都一样被蹂躏践踏。
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万岁通天帖)
“姨母”的死亡,祖坟的被刨挖,简短的书信背后是惨绝人寰的时代悲剧。随后发生了一连串灾难悲剧的事件。童年从山东琅琊流亡到南方,王羲之的“帖”透露着战乱流离年代沉重又无力的一声声叹息。
王羲之 姨母帖
儒家的教养训练要求节制情感,喜怒哀乐不能随意宣泄,即使宣泄,也必须合于节制规则。因此传统古文典范不常出现“痛贯心肝”这样直接而具体的句子,王羲之《丧乱帖》里的“痛贯心肝”却使我想起江蕙《酒后的心声》里的“痛入心肝”,民间俚曲或许保留了更多“帖”里鲜活的人性空间。
王羲之 丧乱帖 网络图片
《万岁通天帖》的第二帖是王羲之草书书写的一封信,开头是“初月”二字,因此被称为《初月帖》。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
近欲遣此书,济行无人,不辨遣信。
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
吾诸患,殊劣殊劣。
方陟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
正月十二日,王羲之在浙江山阴回信。
这封信写好,要托人带去。却没有人来往,信送不出去。
昨天才到山阴,收到你上个月十六日的信。
离别这么远,收到信,觉得安慰。太过牵挂了。
你好吗?
我太多忧患,真不好!真不好!
行旅道中,忧愁,心力交瘁。不写了。羲之报告。
王羲之 初月帖
王羲之的“帖”非常贴近生活的文体。简洁、干净、直接。写信时的王羲之也与写《兰亭序》时的王羲之大不相同。
《兰亭序》是完整的文章体例,有叙事,有写景,有对人生现象的哲学议论。遣词造句和章法都很讲究,也有思维上的逻辑连贯。
王羲之的“帖”常常是回复朋友的来信,像《初月帖》就很明显。
《初月帖》里的“过嘱”只会在回信中出现。对方很关心王羲之,王羲之回信才会有“过嘱”,表示觉得不安、感谢,觉得让别人操心。
我喜欢“帖”的文体里这些简单的敬语,文字简单,没有太多意思,却人情厚重。在战乱流离的年代,“卿佳不?”这一句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问候,在今日的简讯中变成“你好吗?”,都可能成为最动人的句子。
王羲之 网络图片
“吾诸患,殊劣!殊劣!”王羲之的“帖”也从来不遵守儒家的“励志”典范。在亲人不断死亡,故乡祖坟遭涂炭的诸多患难中,王羲之慨叹“奈何!奈何”;或着慨叹“殊劣!殊劣”,都不是虚伪的“励志”。“殊劣”不常在古文出现,“劣”是“不好”,是“坏”。“殊劣”似乎是心情“太糟糕了!”
我读《初月》,却看“劣”很久,原来“劣”也只是“少力”,无力感、疲倦,提不起劲,像“帖”的结尾常常是“力不次”、“力不具”,大战乱里流离的声音,生命信仰瓦解崩溃的声音。
没有无可依恃的年代,一封信里的“过嘱”或“卿佳不?”大概是唯一可以传递的信仰吧。“诸患”、“忧悴”笔法里都是墨痕牵丝,连绵不断,如泪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