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结义

时间:2023-08-18 16:13:03编辑:奇闻君
桃园结义是真是假?三国史上并没有记载桃园结义

史书上没有记载桃园结义。《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关羽亡命奔涿郡,刘备正在乡里聚合徒众,关羽、张飞便投其门下。后来刘备为平原相,又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刘备和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关羽经常于稠人广坐,侍立终日,后来徐州失守,关羽被擒,曹操派人劝降,关羽也说:“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三国志-张飞传》也记载:“张飞……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三国志-刘晔传》也说:“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

以上史料足以说明两个问题:一则刘关张三人关系亲密的“恩若兄弟”;二则是“恩若兄弟”而非结拜兄弟,史料也无结义之说。

桃园结义传说来自于民间。 《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恩若兄弟”,后人根据这一记载,加以想象发挥,民间便有了桃园结义的传说,而元人则根据民间传说把故事写进了《三国志平话》和杂剧。一般认为,《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在这之前,元代至治年间刊行的《全相平话五种》之一的《三国志平话》,虽然只有8万字,但已初步具有《三国演义》的主要轮廓。其中就有“桃园结义”一节,先是关羽杀了贪财好贿、酷害黎民的本县县令,逃往涿郡,张飞见他状貌非俗,谈吐有志,遂邀至酒店共饮。恰好刘备卖履后也进了酒店,几杯酒共饮之后,三人情投意合,遂共邀至张飞庄后桃园,各序年甲,“宰白马祭天,杀乌牛祭地”,“同行同坐同眠,誓为兄弟”。这与《三国演义》的描写已大同小异。据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统计,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元人杂剧已有四十多种,几乎是三国的主要人物都被搬上了戏剧舞台,对《三国演义》的成书也起了重要作用。其中也有专门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一出戏,情节与《平话》又有不同,写关羽杀了趁乱图谋立为王的州尹,逃到涿郡范阳,一日到张飞的肉店买肉下酒,屠刀却被张飞事先用千斤巨石压住。关羽搬动巨石,让张飞钦佩不已。张飞往客店相访,先拜关羽为兄,后又遇见刘备,见他容貌堂堂,有富贵之相,又是帝王后裔,于是与关羽共拜备为兄,三人共到城外桃园,杀牛宰马,祭告天地,誓共生死,同扶汉室。

桃园结义的故事,也有现实生活的影子。三国时代有杀白马为盟的习俗。建安七年(202),曹操攻破南皮,杀了袁谭。袁熙的部将焦触、张南背袁向曹,他们起事时,就是杀白马盟誓。这事见于《三国志·袁绍传》。不过这只是盟誓,并不是结拜兄弟。后来很多农民起义的头领在起事结拜兄弟时就用这种形式。比如,元代刘福顺等人的红巾起义,《元史·顺帝本纪》描写他们结义的情况就是“杀白马乌牛,誓告天地,欲同起兵为乱”。

桃园结义是传说与智慧的结晶。《三国演义》写桃园结义,是根据民间传说,又吸收农民起义的事迹,可能还与作者自身经历有关。据鲁迅考定,《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约生活在1330-1400年间。他的生平事迹多不可考,有说他是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有说他是东原(今山东东平)人,有说他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只知道他生逢乱世,阅历丰富。值得注意的还有两点:一是明王圻《稗史汇编》说他是“有志图王者”,一是清徐渭仁等所绘《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说他曾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张士诚有关系。他现存有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写有《小秦王词话》、《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并参加编写了《水浒传》,这些小说戏曲作品,都以乱世英雄事迹为题材,这与他的经历抱负当有关系。《三国演义》的大量描写,特别是对桃园结义的描写,也应与他的这种经历有关。

总之,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具有虚构性,但是不管有多种版本虚构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来,所有的版本包括史书的记载至少对三个人的义气相交、互帮互助、精诚团结的特点是认可的。《三国演义》普及民间,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时,脍炙人口的桃园结义开篇故事,就变成人们口中话题而津津乐道。从《三国演义》全书的艺术构思来说,写桃园三结义,既引出全书的三位主要英雄,又揭示全书将要从多方面加以表现的忠义主题。这可能也是罗贯中在《演义》开篇写桃园结义的一个缘由。

桃园结义时刘备一无所有 关羽张飞为何拜他大哥

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为什么甘愿拜一无所有的鞋贩子刘备做大哥?论本事,刘备显然不如云长;论财力,也不如翼德,那么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话说上一集,司马和大家聊到刘备和张飞到酒店喝酒,刚一开扯,店门口便来了一个卖豆腐的兄弟。虽然是卖豆腐,却货软人不软,一句话便把刘备的耳朵给吸引过去了。

而耳朵一过来,眼睛自然也就跟着来了。且看眼前这卖豆腐的兄弟,首先是这身高,居然比刚才的张飞还高(由此看来,刘备是三兄弟中最矮的一个),他“身长九尺”,换成现在的尺码那就该有两米了,而且不但是人高马大,就连那胡子也长,“髯长二尺”,光胡子就有近五十公分。

接着再看他这脸,嘿!那脸蛋好有一比,什么呢?重枣色!什么是重枣色呢?就是那种成熟枣子的颜色,换句话说也就是枣红色——其实就是说他的肤色比较深而已。

脸是这样,嘴唇又如何呢?也是四个字“唇若涂脂”,说他的嘴唇厚实,就好像涂了一层油脂一般,唇色很有光泽。

眼睛呢?丹凤眼。这种眼形的主要特点就是细长,眼尾斜斜往上延伸向太阳穴部位,黑睛内藏不外露,神光照人令人不敢逼视。简单讲,长这种眼睛,就给人一种不可小看的直觉。据说《红楼梦》里的王熙凤,也是长着这种眼睛,如此一说想必大家就有体会了。

眉毛呢?卧蚕眉。这又是什么眉毛呢?其实就是眉尾向上挑起,而眉身微弯,就好像一条蚕似的。《水浒传》里的宋江,据说也是这种眉毛。

长成这般模样,那自然便是关云长了。可是大家想想,为什么罗贯中要在一开头就如此重笔描写关张二人的样貌呢?其实这便是古代说书艺人的惯用手法,对于重要角色,先咋咋呼呼描绘一番他长相的与众不同,很容易就给听众留下这两个人物很不一般的印象。

事实上不但是关羽张飞有异象,刘备自己也长得很不一般,虽然他的身高比张飞还要差一点(七尺五寸,差不多一米七四的样子,搁那会,基本上就是个中等身材)。而他的脸呢,又没有关云长那么红,他是一张白脸,书中说是面如冠玉,也就是白里透红的意思。

刘备的特长是他的耳朵和胳膊,这耳朵长的,据说是眼睛左右张望,能看见自家的耳朵。而那长胳膊,更是长得过了膝盖——但这明显有些夸张了,难道刘备有返祖现象,长得跟猩猩似的?

于是这会,刘备就问那红脸的关公,啊!好汉,你是哪里人氏?为何到此投军?可有什么本事?

结果这一问,又问出一番千秋来!关羽便自我介绍说了,我不是这边人,我的老家在山西(河东解良),到这边是来投军的!

可这话自然又引出了下一个问题。

揭秘:三国中桃园结义关羽张飞为何要尊刘备为老大

三国演义里的桃园结义是张飞提出来的,为什么由张飞提呢?因为桃园是张飞家的,刘备和关羽没有说话的资格。其实“桃园结义”最核心的问题不是在哪儿结义的问题,而是谁是大哥的问题,三人中,论财力刘备不如张飞、论武艺刘备在关羽和张飞之下,论年龄,有野史说关羽比刘备还大,但是三人结义时为什么关、张会甘愿屈为老二、老三而独尊刘备为大哥呢?愚以为这除了跟三人中刘备最为年长外,还跟关、张从短暂的接触中发现了刘备身上具有过人的能力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使二人甘屈于刘备之下。那么刘备到底具备了哪些过人之处呢,从以下几个细节我们可略窥一二:

一、关羽凭靠自己的力大无穷挪开磨盘,将张飞藏之于井内的猪肉分与众乡亲之后,张飞怒气冲冲的来找其算账,两人使出浑身解数斗得难解难分、僵持不下时,刘备左手拉住关羽,右手抓住张飞,成功将两人制止。通过此举刘备给关、张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让关、张明白刘备武艺不在他们二人之下,其也是一个身手不凡的人。

二、刘、关、张三人在张飞家喝酒时,当时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在国内弄得风生水起,搅得朝廷手忙脚乱,老百姓民不聊生,三人不由自主的谈论起了天下局势,刘备甫一发言,便将当时的时局分析得透透彻彻,把朝政的弊端接揭露得一览无遗,总而言之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这让关、张了解到了刘备不是一白丁,而是一个既会“ 武略”又懂“文韬”的人,对其更加肃然起敬!

三、刘、关、张三人谈论完国家局势后,刘备知道了关、张也是胸怀大志、欲干一番大事业的人,于是便对自己的身世做了一番渲染,说自己是楼桑村人、中山靖王之后,十五岁求学四方、拜师访友,常思上报国家、下安黎民云云,让关、张知道了刘备非一般人而是贵人(张飞曰:古桑蔽户,必出贵人),让张飞觉得跟着刘备干师出有名,有着大好的前程!

关、张本有忧国忧民之心、胸怀大志,欲举一番大事(黄巾起义,幽州太守发布募勇令时,关、张均驻足观看并发长叹),三人聚首,刘备有名(汉室宗亲)、关羽有才(力大无穷、身手不凡)、张飞有钱(卖肉的财主),三人优势互补、资源达到了充分的整合,在刘备对关、张干事业“何必受制于人”的怂恿下,关、张两人自然而然甘愿跟随刘备起事,于是二人尊刘备为大哥也就顺理成章了!

其实“桃园结义”并不属于事实,史书中也并没有记载,但每次读“桃园结义”这个故事的时候,都觉得兄弟三人这份情谊难得,而且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流传广泛,影响非常的深远,关羽千里走单骑,身在曹营心在汉,被孙权偷袭了荆州后被杀,在人民大众的心中关羽就是正义的化身,而且在民间受到祭拜,明清时期的学者毛宗岗认为关羽是《三国演义》中“三绝”之一的“义绝”。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关羽逐渐被一些小偷、强盗、混混等三教九流利用,一些学者认为“桃园结义”纯属于拉帮结派的流氓行为,对社会的稳定极为不利。当然,拉帮结派肯定是不会被世人所接受的,但是罗贯中先生所表达的思想,更多是刘关张之间的那一份千金难买的情谊。然而我们现在处于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社会里,缺少的就是这种情谊,为了金钱出卖朋友,为了金钱抛弃妻子,原因就在于很多人都摒弃了忠于朋友和家庭的观念。

桃园三结义:噩梦的开始关羽张飞是怎么祸害蜀国的

他的一生基业,靠的就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两个兄弟就是关羽、张飞。关羽、张飞和刘备是过命的交情,同床睡的好基友。战场上为大哥冲锋陷阵,被俘后还千里寻主重回团队。刘关张的故事,经《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一点缀,在整个中国流传开来,刘关张就成了好兄弟的代名词。整个蜀汉事业的发展,如果没有关羽、张飞的参与,实在不知是什么结果。二人均是万人敌,千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有这样牛叉的大将,刘备打起仗来底气十足,愣是把小本生意一步步做大,建立了蜀汉政权。

可是,刘备的失败,也恰恰是因为他的两个兄弟。事情的起因,就是著名的关羽关云长大意失荆州。荆州那时候辖地很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三国志》论述荆州的重要,说“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占据了荆州,既可联吴抗曹,也可沿江而下,虎视吴国,还可觊觎魏国,随时准备出击。就是这样重要的荆州,而且是刘备死皮赖脸从孙权那里借来赖着不还的荆州,被关二爷给弄丢了。关二爷之所以把荆州弄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大。他压根不把东吴那些小王八羔子放在眼里。孙权要与他做亲家他都不愿意。关二爷这么任性,结果是被东吴偷袭,不但丢了荆州,更把自己的性命丢了。

刘关张之间的交情,那是多么深厚。张飞听了,咬牙切齿立马要杀去东吴为二哥报仇。刘备也是整日哭个不停,早把孙刘联盟抛到了九霄云外,不顾赵云的逆耳忠言,御驾亲征,带着大兵沿江而下。张飞想着孙权这狗日的把二哥杀了,恨得牙痒痒,整日借酒浇愁,喝醉酒就鞭打帐下小兵。结果,两个牙门小将趁张三爷醉酒熟睡的当,把他的脑袋隔了。万人敌大将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去。小时候听评书,听到关云长败走麦城,张翼德醉酒殒命,那种伤心愤恨怒良久无法消除。后来读了不少书,冷静分析关羽张飞的性格,才觉得他二人之所以死得不明不白,真是性格决定命运。

《三国志》说:“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陈寿的这个评价我十分认同。正所谓咎由自取。关羽对小兵和蔼而看不起同僚,张飞敬仰有才之士对小兵却刻薄寡恩。结果,关羽轻敌失了荆州,张飞施暴丢了性命。刘关张三人一向号称三位一体。关羽被孙权袭杀,更兼张飞被小兵割了脑袋。兄弟三人,几十年经历了无数风雨,却在转瞬间三去其二,刘备心里那个痛,真是难以形容。报仇,此时,他心里想的唯有这两个字。要和孙权开战,立马开战。别人带兵他都不同意,一定要御驾亲征。

解密“桃园三结义”真相:三人之间其实并未结拜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面有这样一个桥段: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意气相投,相识不久就在张飞家的桃园里结拜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是为“桃园三结义”。

此后三兄弟同心协力、肝胆相照,共同创建了“三足鼎立”的蜀国。他们三兄弟的故事为后世所模仿,成为一代经典。但今天要告诉你一个真相:其实刘、关、张三人并未结拜,这都是《三国演义》为了小说的需要编的。有史为证:

《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由此可以看出三人并未结义。

《三国志-张飞传》中提到:“羽年长(张飞)数岁飞兄事之”。可以看出关羽和张飞也未结义。

《三国志-刘晔传》也说:“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可以看出刘备与关羽为君臣关系。

《华阳国志·刘先主传》中亦有相类记载:刘备“善交结豪杰年少争附之……河东关羽云长同郡张飞益德并以壮烈为御侮。先主与二子寝则同床食则同器恩若兄弟然于稠人广坐中侍立终日。”也说明三人未结为兄弟。

另外三人的年龄也和《三国演义》不符。史料推算刘备161年出生,关羽160年出生,张飞165年出生。如果结拜,关羽应该是老大。没想到吧?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们三人的关系一般。虽然未结拜为兄弟,但是他们是誓同生死。有史料可以看出他们在一起立过誓。

《三国志-关羽传》载关羽栖身曹营时曹操让张辽去试探关羽到底有无心意留在曹营关羽十分感叹地告诉张辽“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从这里我可以看出,实际上他们关系比亲兄弟还好,只是当时似乎不流行结拜,而是流行立誓,就是杀牛宰马,然后歃血为盟那种。

历史上,刘、关、张三人关系确是非同一般。《三国志·关羽传》说,关羽亡命奔涿郡,刘备正在乡里聚合徒众,关羽、张飞便投其门下。后来刘备为平原相,又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刘备和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关羽经常于稠人广坐,侍立终日,后来徐州失守,关羽被擒,曹操派人劝降,关羽也说:“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张飞传》也记载:“张飞……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上一篇:归鸿电视剧

下一篇:沙丘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