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歌在中国古典诗坛上影响甚大,遂被世人称为“诗圣”,其主要思想为儒家的仁政为主,有着投奔祖国奉献自我的伟大抱负,但屡被现实打败。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为人狂傲不羁,其在世时名气并不是很大,在其身后,名声远播,不仅对中国文学有深刻影响对日本也同样有深远影响。
杜甫画像
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出生于具有传统文学理论的家庭,杜甫从小便开始学习诗文,十五岁时所作之诗便能得到当地名士的重视。
杜甫在十九岁时便开始数次漫游,先是出游郇瑕,次年便出游吴越,历经数年。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落选。后便在齐赵一带开始新一轮的长期漫游。
杜甫近三十岁的时候与杨氏成婚,他三十二岁的时候于洛阳与李白相识相交相游,两人产生深厚的友谊。
三十五岁的杜甫志向远大来到长安参与科举,再次落选,从此客居长安十余载,抑郁不得志,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为了生计不断成为贵族门客吟诗作赋献于权贵,只为能得到赏识,未果,后只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后唐朝衰败,杜甫经历从盛唐至“安史之乱”的时期,为报效祖国曾为叛军困于长安数月,期间写下不少感伤时事的诗文,后曾为左拾遗,但因朝政内乱被离间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在这期间感伤朝政腐败,无心仕途,遂辞官归隐。
后杜甫带着家人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后得好友严武相助生活开始安定,后期嫉妒被朝廷重召,拒不赴职。于公元770年,五十八岁的杜甫逝世。
佳人 杜甫
唐代诗人杜甫所写的五言诗《佳人》是在其安史之乱后被迫弃官漂泊的环境之下,杜甫一直心系唐朝,担心国家安危,却落得如此漂泊下场,但即使如此也不能泯灭他心中所担忧的民族之安。遂杜甫以“弃妇”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杜甫《佳人》图片
《佳人》这首诗第一段描写的是家人家庭所遭遇的不测,而如今这位美貌的佳人只能幽居深山的理由。全诗开头便介绍了佳人的命运之苦和所出现境之荒凉,也由此蕴含着诗人“同病相怜”的感叹。
而后诗人以第一人称描写出佳人之兄在战场上被夺去性命,于是本是富贵家庭出生的她由此失去依靠因而引出下文佳人被抛弃的缘由。
第二段描写的是佳人被夫家抛弃,不仅是因为娘家已垮,还有是其夫恋上新人,由此刻画出世态炎凉的情形,感慨世事变化无常。其中“新”和“旧”、“笑”和“哭”形成强烈的对比也是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第三段是描写佳人虽身处逆境,但是却依旧保持着品格高尚,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一句“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很好的体现其中的道理,诗人也以此来表示自己的抱负依旧,心系祖国的大志依旧不变。
全诗最后刻画的佳人形象孤独而高傲,也代表着诗人追求的一种理想美,也暗示着这样一位孤寒女子却有着不屈的绿竹精神。
丽人行 杜甫
《丽人行》是杜甫反应“安史之乱”的社会现实,诗人杜甫通过描写杨家兄妹春游的场景,来表达统治者的荒淫腐败之风。为人称道的是《丽人行》中杜甫全篇未用讽刺之话但却通篇表现了讽刺意味,其诗艺术效果甚强。
杜甫《丽人行》插画
《丽人行》全诗粉三段进行赏析,第一段先是描写游行的仕女们的体态之美,“肌理细腻骨肉匀”,和她们所着的服侍之盛,“蹙金孔雀银麒麟”,以此来引出杨氏姐妹的娇艳姿色和华丽服饰引人注目。
第二段描写的是宴会的盛大和豪华,还有他们所得到的非凡对待,世人以此为顾忌,均待之细心且谨慎,唯恐他们不满。第三段描写的是杨国忠的跋扈骄横,杖权弄势的气势无人能止。全篇诗篇所描写的场景十分宏达且艳丽,诗人的笔触甚是细腻生动,虽只是描写丽人游玩的生活场景,却很好的传达出为官者腐败奢侈的糜烂之风。
诗人杜甫描写的《丽人行》很好的讽刺统治者的无能和政府的腐败,当时的外戚夺权已成为统治阶层的一种普遍现象,外戚集团便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篡权夺势,奢侈享乐引得众百姓不满。最终酿成“安史之乱”。
而杜甫以杨家兄妹的奢靡享乐的情形很好的讽刺了当下的时政,此诗含蓄而又深刻的批判了统治者的腐败。
杜甫写王昭君的诗
杜甫游历众古迹,抒怀自己的情怀,为古代的名士、英雄等人物写下五首咏怀诗,其中《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是杜甫赞叹王昭君的七言律诗,顺便以此抒发自己不得志的抱负。
王昭君画像
引原诗: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诗从一开始便点出昭君出生的村庄,当时诗人所在之处并不能看到昭君的家乡,他以他的想象力造就了这雄壮之景,一个“赴”字突显山与山之间的雄壮。昭君出塞和亲,因此永垂青史,诗人认为这是种悲壮之情,具阳刚之气,便以浩势形容其家乡。
第二句,诗人以“去”和“独留”直接将昭君出塞的人生讲述出来,由生到死,离开皇宫,远离家乡,最后不过只留形单影只的青冢。传说到了冬天,只有昭君坟旁长满青草,其余地皆荒凉。
第三句诗人则交代昭君在汉室内为何不被宠幸,既是倾城美人,最后却远嫁塞外,是因为昭君得罪了当时的画师,于是其画像很丑不被元帝喜爱,故与元帝一直不得见。且昭君欲回中原不得,现如今能回来的也就只有她的亡魂了。诗人借此感慨自己怀才不遇的无奈之情。
第四句,表达的是昭君的哀怨,这琵琶曲承载的是其哀怨之情和思念故乡的愁绪,当时诗人也身在异乡,当时的境况和昭君是那样相似,因此以昭君之怨寄托自己的惆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