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诗社

时间:2023-08-19 15:29:19编辑:奇闻君

《红楼梦》大观园的海棠诗社,由蕉下客探春在初秋季节发起的,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这是《红楼梦》中非常有嚼头的一个章回。

故事是从探春身上而起,用书中的原话来说就是:探春因夜间徘徊于桐槛之下,漏已三转,未妨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探春夜间欣赏月色,一个人在屋外散步,被冷风吹着了身子,导致患了风寒。而在养病期间,探春突发奇想,想在大观园内创建一个诗社,将众姊妹聚集在一起,吟诗作赋,也称得上是一件雅事——这就是“秋爽斋偶结海棠社”的前因。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于是乎,探春遍发“英雄帖”,众姊妹闻风而来,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既有趣,又有嚼头的细节。

最先是林黛玉,虽然她口头上说“你们只管起社,可别算我”,可当众人确定起社的章程后,她却第一个提出了建议,什么建议呢——改称呼!

林黛玉的这个建议非常重要,她要求把姐妹叔嫂的称呼先改了,给每个人起一个雅号。曹雪芹之所以要安排林黛玉提这个建议,既是为了显示黛玉的不俗,更有一个实用目的,我们暂且按下,留到后面来谈。

在起雅号的过程中,李纨给自己起了个“稻香老农”、黛玉起了个“潇湘妃子”、宝钗起了个“蘅芜君”,这些都没有争议,唯独在探春的雅号上,发生了小小的争执,原著记:

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罢。”宝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累赘。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第三十七回

贾宝玉不让探春起名“秋爽居士”,这是曹雪芹最绝的一处妙笔,妙就妙在把贾宝玉这个人物给写活了。

贾宝玉为什么不喜欢居士、主人这样的称呼,不是因为这些称呼不好,而是前人太多了,像苏轼是东坡居士、李白是青莲居士,此类的称呼早就烂大街了,贾宝玉不喜欢这样的俗称。

而这么一写,就把贾宝玉往常的很多异常举动给联到一起了,比如第三十回“龄官画蔷痴及局外”,贾宝玉在蔷薇架下,看见龄官拿着簪子在扣土,他误以为龄官是在模仿林黛玉葬花,于是他就有这么一段心理旁白:

宝玉便悄悄的隔着篱笆洞儿一看,只见一个女孩子蹲在花下,手里拿着根绾头的簪子在地下抠土,一面悄悄的流泪,宝玉心中想道:“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象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特,且更可厌了。”——第三十七回

再联系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对众清客起名“醉翁亭”、“杏花村”的灵感,嗤之以鼻,为何?

因为他觉得这些人太俗,整不出新东西,“醉翁亭”抄自欧阳公的《醉翁亭记》,“杏花村”抄自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点新奇的东西都没有。

所以,贾宝玉听闻探春给自己起名“秋爽居士”,当即表示反对,这是一处妙笔,妙在草蛇灰线,各处伏脉。最后就给探春起了个“蕉下客”的雅称。

在确定完雅号之后,就要建立诗社的组织制度了,这也是起社过程中,唯一一处不和谐的地方,因为在众姊妹的欢声笑语中,隐藏着一些心理角斗。

虽然众姊妹还没有商量,可李纨身为大嫂子,她最先站出来,直接毛遂自荐,定下了自己社长的职位,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位女子发现了这一点,并且进行过阻止。她就是探春。当李纨明确表示她要当社长的时候,探春说了这么一番话:

李纨道:“就是这样好。但序齿我大,你们都要依我的主意,管情说了大家合意。我们七个人起社,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会作诗,须得让出我们三个人去。我们三个各分一件事。”探春笑道:“已有了号,还只管这样称呼,不如不有了。以后错了,也要立个罚约才好。”——第三十七回

不细心的读者,很难看出探春的真实意图。李纨之所以占据社长的职位,理由是“依序齿我大,你们都要依我的主意”,这明显是拿资历和身份说事儿。

而探春却提醒大家,现在大家都有了各自的雅号,以后不要再用姐妹叔嫂的称呼了,这其实是探春对李纨担当社长的反对心声。探春其实更希望大家不拘年龄资历,既然入了诗社,大家就应该凭实力说话,谁的诗才最优,谁就当社长。

那么探春希望谁来当这个社长呢?其实前文有伏笔,探春在给大家发“英雄帖”的时候,里面附有她对众姊妹的评价,原著记:

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第三十七回

探春的请柬中说得很清楚,她认为自己诗才不佳,而独慕薛、林之技,也就是说,探春认为真正的社长应该由薛宝钗、林黛玉中的其中一位来担当。

同时,探春想必也有过第二方案,因为宝钗虽然博学广识,但她的观念却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可能心理上是不愿当这个社长的,林黛玉也是如此,虽身怀咏絮之才,可性情清高孤傲,懒与人共,她也未必愿意当这个社长。

在这种情况下,探春不得不准备好第二个方案:如果薛宝钗、林黛玉都不愿意当这个社长,那就由她来担当。

或有读者嗤之以鼻:你怎么知道探春的想法?且看其后李纨强行占据社长之位后,探春满怀醋意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李纨道:“若是要推我作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藕榭二位学究来......”迎春惜春本性懒于诗词,又有薛、林在前,听了这话便深合己意,二人皆说:“极是。”探春等也知此意,见他二人悦服,也不好强,只得依了。因笑道:“这话也罢了,只是自想好笑,好好的我起了个主意,反叫你们三个来管起我来了。”——第三十七回

从这里就能看出,探春其实有心争夺社长之位,但无奈被李纨凭借大嫂子的身份资历,强行压下,只能服从。

同时,探春貌似也看出了李纨的组织问题,按照李纨的人事组织,诗社中真正作诗的只有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最多再加上一个贾宝玉,迎春、惜春被李纨用副社长的位置架空,不再参与作诗活动,这对诗社而言是个巨大的弊端。

李纨的做法,把诗社人员的组织力量分散化,迎春、惜春不能参与其中,只是打酱油,必然丧失参加诗社活动的兴趣,长此以往,诗社必要出大问题。

后来的一切也证明了我们上述的猜测,第42回,惜春借口要给贾母画年画儿,赶紧脱离了诗社,迎春也浑浑噩噩,在诗社中处于若有若无的状态,导致贾宝玉称“二姐姐又不作诗,有她没他又何妨”!

如果是探春接手,她必定会想办法,让迎春、惜春、李纨所有人都加入其中,成为诗社活动的真正参与者,而不是当个边缘人。所以李纨一提出要当社长,探春立刻以“大家有了雅号,不可以姊妹叔嫂相称”,敲打李纨,可最终还是失败了。

而更有意思的是,除了探春,还有一个人貌似也看到了这一点,那就是林黛玉,因为最初提出起雅号的人就是林黛玉,而林黛玉在提这个建议之前,李纨说了这么一段话:

李纨笑道:“雅的紧!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掌坛。前儿春天我原有这个意思的。我想了一想,我又不会作诗,瞎乱些什么,因而也忘了,就没有说得。既是三妹妹高兴,我就帮你作兴起来。”黛玉道:“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都是诗翁了,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第三十七回

细品之下,李纨一上来就说了“我自荐我掌坛”,露出了占据社长位置的想法,林黛玉听完后,才提出大家修改称呼,以后不要再说什么“姐妹叔嫂”的话。

是否林黛玉已经预料到了后来的一切,所以提前“阻止”李纨?林黛玉的这个建议,成了探春后来敲点李纨的契机,这当真是偶然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交给读者们自行考量。

上一篇:洪熙官

下一篇:善战者无赫赫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