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甘松香
【释名】
也称苦弥哆。
【集解】
[志说]《广志》载,甘松出于姑藏、凉州诸山。细叶,引蔓丛生,可合诸香。[颂说]今黔、蜀州郡及辽州也有。丛生山野,叶细如茅草,根极繁密,八月采,作汤浴令人身香。
根〔气味〕甘,温,无毒。
甘松香
【主治】
恶气,卒心腹痛满,下气。黑皮皴裂,风疳齿龋,野鸡痔。得白芷、附子良。理元气,去气郁。脚气膝浮,煎汤淋洗。
【发明】
[时珍说]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加入少量于脾胃药中,甚醒脾气。《拾遗录》载,寿禅师医术神妙,作五香饮,更加别药,止渴兼补益。五香饮:一沈香饮,二丁香饮,三檀香饮,四泽兰饮,五甘松饮。
【附方】
1. 劳瘵熏法。甘松六两,玄参一斤,研末,每日焚。
2. 风疳虫牙。甘松、腻粉各二钱半,芦荟半两,猪肾一对,切炙为末,夜漱口后贴患处。
3. 肾虚齿痛。甘松、硫黄等分,研末,泡汤漱口。
4. 面皴风疮。香附子、甘松各四两,黑牵牛半斤,为末,每天用其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