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角的父亲叫张俊,母亲叫贾氏,古代女人是没有名字的,除非你是大人物,或者读过书,有作品流传下来,显然张角的父母作为农民,大字也不认识一个,但是他们还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因为他们的儿子张角很聪明,喜欢读书,小时候,私塾的老先生都夸张角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大出息。带着全家人的希望,10多岁的张角开始了游学,当然更重要的是,张角希望自己能成为公务员,大小也在朝廷里当个官,可以好好侍奉年迈的父亲和母亲。其实,整个东西汉时代,都没有所谓的科举制度,正式的科举制是从隋朝开始的,在此之前,当官完全依靠从中央到地方的推荐。怎么判断这个人适不适合做官,有没有学问呢,当然是聆听群众的呼声,这就需要符合主流的价值观,从西汉开始,从太后到天子,都信仰老子学说,以孝治天下,所以公孙弘70多岁的人了,还是有很多人向汉武帝推荐。
但是到了汉灵帝时期,正确来讲,是从汉桓帝刘志开始,做官是要用钱买的,所以张角在外奔波了好几年,一无所获,心灰意冷的张角想到了回家,做官是没希望了,那就回家做个私塾老师吧,至少可以留在父母身边。
可是张角这样的愿望也落空了,等他回到家,发现,父母都已经饿死了,只留下了两个瘦骨嶙峋的弟弟。
每个故事,都需要一个胖子,而每个传奇,都需要一段神话。落魄的张角带着两个弟弟,准备翻山越岭,目的就是要饭,就是希望能够活下去,而这个时候,遇到了改变张角一生的人,这个人叫于吉,三国演义里最神秘的人,活神仙。
于吉给了张角一本书,叫《太平经》。太平经属于道教的一本经典,类似于黄帝内经,太平经包罗万象,什么都有,讲究的也是五行和一,包括治病救人、济世救国之道,甚至还有长生不老、通神占扑之术。
按照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的说法,《黄帝内经》和《太平经》在当时能够这么出名,首先是因为这俩本书确实有料,什么都有,黄帝内经侧重的是医学,太平经侧重的是道家经典,但是论名气程度,黄帝内经甩了太平经几条街,为什么呢,因为太平经在东汉末年就被认为是一本禁书。这本书是教人怎么造反的,当然被官府禁止流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黄帝内经成书之后,流传依靠的是黄帝的名气,而太平经成书之后,能流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传说这本经书是神仙写的,里面有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秘籍。
当然这本书对于张角来说,首先解决的是他吃饭的问题,从这本书上,张角学会了治病,道家仙术,治病救人,和一般的凡夫俗子差别肯定有的啦,因为在普通看病抓药的基础上,张角还需要俩样法宝:符水和咒语,哄嘛哩嘛哩哄,药加上符水,嘴里再喊着咒语,治病救人,一步搞定。
中国医学真是博大精深,张角这么搞,还真的被他医治好了很多人,这太神奇了,神仙啊,于是张角自号大贤良师,而他的两个弟弟就是大医。老百姓都饿的活不下去了,听说有这么一个活神仙,不仅可以保证死了能进入西方极乐世界,还有希望长生不老,至少吃饱饭是绝对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