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实验小学

时间:2023-05-03 22:53:59编辑:奇闻君

忠县忠州镇第四小学校

忠县忠州镇第四小学校位于忠州镇红星小区,其前身为忠州镇红星小学,始建于1954年。因县城移民扩迁,2001年10月,县政府投入巨资新建校园并重点打造,学校更名为忠州四小,2005年,成为了忠县示范性实验小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9.6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4个,学生2200人(另有幼儿班5个,幼儿360人),教职工89人(其中重庆市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35人,市、县级骨干教师8人),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100%,本科以上学历达65%。

50多年的办学历程积淀了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继往开来,学校以“红星闪闪放光彩”为校园文化主题,构建了全新的理念系统。

办学理念——点燃希望,照亮人生。

校 训——自信,成功。

校 风——和谐,阳光。

教 风——敬业,爱生。

学 风——勤学,善思。

激励口号——我自信,我快乐,我努力,我成功。

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忠州四小,处处洋溢着快乐、开放、人文、和谐的气氛,美丽的校园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配套齐全,办学理念先进,教育质量上乘,先后荣获了重庆市“文明单位”、“红领巾示范学校”“红旗大队”、“文明礼仪示范学校”、“优秀家长学校”、“学前教研优秀教研组”,忠县教委“年度综合考评一类学校一等奖”、“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办学评估优秀学校”、“德育示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政风行风建设示范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示范学校”、“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中小学素质教育先进集体”、“德育科技工作先进集体”、“体卫艺国防教育先进集体”、“中小学教育科技成果奖”、“教研月活动先进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忠县“绿色学校”、“爱国卫生红旗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红领巾示范校”等殊荣。近年来,教师受市、县级表彰奖励28人次,参加讲课比赛获重庆市特等奖1人,一、二等奖5人次,县级一等奖16人次;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获国家、市级奖34人次,县级一等奖100余人次。

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是一个单位精神文化的体现、业务能力的体现、管理水平的体现,与时俱进、应时适度、顺势有为,在创建过程中形成紧张而有序、努力而温馨的工作氛围,使文明、规范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变被动管理为事前管理、变短期管理为长效管理,创建文明单位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是一个单位精神文化的体现、业务能力的体现、管理水平的体现,也是加强学校建设,提高学校育人功能的重大举措,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对于提升学校良好形象,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在机关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也是推动政协事业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来认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切实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贯彻到每一个决策中,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体现到每一个环节中。

(二)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是提升学校整体工作的需要。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它要求创建单位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求做到本职业务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要求实现人和事业的和谐发展。开展创建活动,能推动学校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统筹发展的能力,实现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开展创建活动,能促进领导干部坚定不移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三个文明”建设进一步落到实处。在创建过程中能形成紧张而有序、努力而温馨的工作氛围,使文明、规范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变被动管理为事前管理、变短期管理为长效管理,是对管理者的一种解放。

(三)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是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当前,国际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如果我们还是以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来工作,就会束缚我们的手脚,不仅裹足不前,一事无成,还会继续拉大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只有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道德水准和业务能力,才能加快管理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学校肩负着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使命,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重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和群众要借创建文明单位的东风,努力开创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把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上一篇:折兰

下一篇:刁成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