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之战

时间:2023-08-25 21:07:02编辑:奇闻君

《三国演义》向爱扩写添事儿,不存在的大破八门金锁阵,写得有声有色;偏是张辽合肥之战,俩事儿合一了。比如,史传上有名的“八百破十万”,被罗贯中生吞掉不提,只描了“威震逍遥津”。

按这场战,该分两段。公元215年夏秋之交,孙权会集大军围合肥。当日曹操不在,张辽、李典、乐进在合肥前线,擅自解读了曹操留的兵书,决定出击,于是募集八百壮士,张辽亲率,天亮出阵,吓得孙权躲进高垒,吴军夺气,此所谓“八百破十万”。张辽回城,开始死守。吴军士气低落,围不下城,只好回家;回家途中,张辽反击,差点儿活捉孙权,这是“威震逍遥津”。

其实是一场战役,两场战斗。

“威震逍遥津”这事儿,其实挺滑稽。孙权退兵,诸军都撤了,只有孙权、吕蒙、蒋钦、甘宁、凌统等几位带千余人,还在逍遥津一带,大概算断后。你可以想象张辽看了想:十万人都没把我怎么的,留个千人,吃了他!——于是突击。孙权派人叫救兵,不料前头的诸位回家心切,下班了谁肯回来加班啊,叫不回。

于是该着甘宁、凌统们逞英雄了。

凌统亲自带三百人血战。甘宁亲自肉搏,怕士气低迷,还厉声问“鼓吹何以不作,壮气毅然”,打仗还不误了隐约;陈武战死;宋谦和徐盛都带了伤,手下兵马逃散,潘璋斩了几个逃兵,吴兵回来拼命;孙权上逍遥津桥,发现有三米多断口,于是谷利给孙权上助跑课,“持鞍缓控,利于后着鞭,以助马势,遂得超度”孙权过桥去了,大家再分头回来——凌统最惨,手下三百人战死,自己潜水游回来的。

《献帝春秋》说,张辽问东吴降兵:有个紫髯将军,长上短下(嗯,孙权这比例真差),便马善射(孙权爱打猎,所以骑术射术应该不差),是谁”,降卒答曰:“是孙会稽”。张辽顿感可惜。

但很奇怪:张辽应该见过孙权才是——就在不久前。

且说战争之初的八百破十万。

当然,十万这数字,首先要打折扣。按七年前赤壁时,吴国也就能摆出三万人。七年后夷陵之战,一般公认吴军不会超过五万。孙权这里变得出十万,还都堆到了前线,有些夸张。实际上“八百破十万”这数字,出自曹丕诏书。

"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该算是官方宣传,未可全部当真。何况曹丕诗人,除了逼弟弟做七步诗时多走一步都不行,数字上不会太计较。

当然,人数略偏,依然不会损害张辽此战的含金量。

张辽在历史上的性格,颇像关羽:略傲,和周遭人(李典乐进们)关系一般,强到没朋友。

然后是作风骁勇,胆子大得逆天,看以下例子:

他单身劝降昌豨,曹操都替他担心,还特意指责他不该如此。

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欢喜,随诣太祖。太祖遣豨还,责辽曰:「此非大将法也。」辽谢曰:「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

遭遇异族时,他敢于攻击:

辽劝太祖战,气甚奋。

在天柱山绝险之地,他敢直接突进。

辽欲进,诸将曰:「兵少道险,难用深入。」辽曰:「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

而且,他跟过吕布,目睹过吕布当年打黑山贼时,动不动亲自突击陷阵,目睹过高顺统领陷阵营。你可以想象他的作风,必然不会老成持重。实际张辽的做派,就是“一与一,勇者得前”。

上一篇:韩佳人

下一篇:找到你剧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