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驹

时间:2023-08-25 21:17:01编辑:奇闻君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生平简介

韩驹自幼好读诗书,博及古今。他的《李氏娱书斋》诗回顾少年生活“忆吾童稚时,书亦甚所爱。传抄春夏秋,讽诵昼连晦;饮食忘辛咸,污垢失盥洗。”他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曾在一首诗中说:“欲乐诳凡夫,须臾皆变坏。唯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后游许州(山东新县),当时苏辙谪许州,韩从之学,辙甚赞赏其才华,评其诗,以为“神似储光羲”,曾为之作《题韩驹秀才诗卷》绝句云:“唐朝文士例能诗,李杜高深得到稀。我读君诗笑吾已,恍然重见储光羲”。诗中把韩驹与储光羲相提品论,足见苏辙对他诗作的推崇。

北宋政和初年,韩驹离家去汴梁(今开封),囊空力困,乃投靠其父好友内侍贾祥。一次,徽宗问及当前人才之事,祥即出子苍诗文《题太乙真人画》一诗送徽宗,徽宗看后,甚奇。召试舍人院,赐以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不久,坐“苏氏党”(因曾师事苏辙)谪监华州蒲城县,后复迁洪州分宁。旋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笈。鉴于旧撰乐章,辞多矛盾、抵触,韩驹一为之改正。有诏和三馆学士分撰“朝观”、“明堂”、“圜玹”、“芳泽”等乐曲五十余章,多出驹之手。

宣和五年(1123),驹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既而辞职。皇帝说:“近年诰书所褒的都是好臣,所贬的必是滥恶,都不如你的完整,并且盘诰尚在,怎能请辞呢?”韩驹说:“若只是作制诰,则粗知文墨的人都可为,先帝设置两省,何止行文而已。”皇上说:“对,从今凡无把握的都暂由权直学士院办理。”韩驹制词简重,为时所推。不久又因“苏党”之嫌牵连,以集英殿修撰提举太平观。高宗南渡后,始赦,出知江州(今江西九江)。绍兴五年,卒于抚州,追赠中奉大夫。

文学创作

韩驹早年的诗,大文学家苏辙在《题韩驹秀才诗卷》绝句中称赞“恍然重见储光羲,后来的诗,刘克庄说他“有磨淬剪裁之功,终身改窜不已,有已写寄人数年,而追取更易一两字者,故所作少而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五)。

韩驹诗的特点是讲究“字字有来历”,讲究锤字炼句,气格流动朗畅。韩驹生活于动乱之际,有的诗作流露出旧京之思,如《送子文待制归蜀》、《次韵吉父曾园梅花》等,感情较为真挚深沉。他善于用典,很少堆砌,如《夜泊宁陵》、《登赤壁矶》、《送张右丞赴召》等都是锻造精练的作品。他的诗“密栗以幽,意味老淡,直欲别作一家。紫微(吕本中)引之入江西派,驹不乐也”(《宋诗钞·陵阳诗钞》)。周芝兰说:“大抵子苍之诗极似张文潜,淡泊而有思致,奇丽而不雕刻,未可一言尽也。”

诗歌方面,韩驹主张:“诗言志,当先正其心志,则道德仁义之语,高雅淳厚之义自具。”义主张:“学诗如学禅,诗道如佛法。”还强调:“诗作必先命意,意正则诗生。”尤注重“诗歌首尾的联属和语言的锤炼”。

上一篇:赵金福

下一篇:阚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