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护题都城南庄

时间:2023-08-29 09:12:08编辑:奇闻君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崔护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崔护,字殷功,博陵(今北省定县)人。作为诗人,唐代诗坛颇有名气的诗人密如夏夜繁星,他实在算不上耀眼的星座;作为政坛人物,他的仕宦生涯也确实称得上顺风顺水!这里有一张崔护官场履历表德宗贞元十二年(796),进士及第。宪宗元和元年(806),与元稹、白居易同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既然领取了朝廷颁发的官场高级通行证,自然有资格跨入坦荡的仕途。

文宗大和三年(829),被任命为京兆尹,一跃而为京城地区最高行政长官;同年七月,又晋升为御史大夫,主要职责是掌管监察和执法,兼管朝廷重要文书图集,行政级别仅次于丞相。之后,又迁任岭南节度使,由朝廷直接授予旌节,统辖岭南地区十几个州郡,拥有管理军事、财政和监察大权,算是权势显赫的封疆大吏。生活真的是富有戏剧性。尽管他进入仕途后一路飙升;可是当他开始踏上人生征途的时候却并不顺利。他第一次参加科场考试,却偏偏名落孙山。一个偶然的机缘城南遇艳,可是当他再去寻访的时候却人去楼空!仕途失意,爱情受阻,刚一起步就跌进人生命运的低谷……

心灵的痛苦常常成为诗歌的酵母,他触景伤情,写出一首《题都城南庄》的小诗。意中人未成眷属,哪知,这首小诗却成就他一代诗名。这就怪了:从崔护的诗歌成就看,《全唐诗》录存他的全部诗作也只有6首,在诗人辈出,强手如林的唐代,恐怕无足称道;凭这么一首爱情诗居然把他送上诗人的宝座,难道这么一首极普通的爱情小唱,会变成一座艺术富矿,能让人开采出什么宝物不成?

果不其然,唐人孟棨在《本事诗·情感》篇中,就是根据这首《题都城南庄》诗为我们敷演出一则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士子们云集京华、科场角逐一些时日之后,终于揭榜了。崔护像大家一样在皇榜前细细搜索自己的名字,可是无论怎么睁大酸涩的双眼,读了一遍又一遍,“崔护”这两个字却始终无影无踪。当头泼下的一盆冷水浇灭了正在心头燃烧的热望……

寒窗下,数不清多少回寒来暑往,记不住多少次参横斗转,俯首穷经,精心研读,如今尽付东流,痛苦、失望在啮噬着年轻人的心。人们不是常说“一醉解千愁”吗?记得当年曹操把酒视为“忘忧物”,后来苏轼也把它称为“扫愁帚”,“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为了摆脱愁苦,崔护也乞灵于酒,于是他沽来一壶浊酒,在长安旅店里自斟自酌,喝了一杯又一杯,哪知酒精这东西固然可以麻醉你的神经,并不能赶走满腔愁绪,居然被李白不幸言中:“举杯消愁愁更愁”啊!就这么愁城自困不成?

崔护冷静一想,不,人生的路还很长哩!于是,他想到城外走走,借城外春光来排遣心头的愁苦!反正没有什么目的地,也就信步由之吧。这天,正好是清明日,春风骀荡,艳阳送暖,花明柳媚,景物怡人,他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地来到京城南郊。举目四顾,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绿树蕤,花木丛萃,鸟语如歌,花香四溢。在红花绿树的簇拥中,出现一座广袤恢宏的庭院!这是什么所在?庭院的主人是谁?崔护惶惑了。因为出城前多喝了几杯闷酒,这时候实在口渴难耐。崔护顾不了许多,只好趋步向前,只见院门紧闭,细细聆听,院内很安静没有人声。

于是,他轻轻地敲敲院门,不一会儿院门开了一条小缝,传出银铃般的声音:“您找谁?”崔护赶快趋前行礼,作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并说明贸然打扰的来意。随着院门缓缓开启,崔护眼睛一亮,一位妙龄女郎,嫣然含笑!崔护本来就资质甚美、仪容不俗,也许会博得少女的欢心吧!女郎带他进入院内,并拿来一把椅子请他就座,随即又端来一杯开水,是水的甘甜,还是人的美丽?

崔护喝了一小口,但觉齿颊流香、遍体清凉,简直如饮玉液琼浆,令人心醉!这时候,女郎倚立在院内一株桃树边,在旁逸斜出的桃枝掩映下,人面和桃花相映生辉,桃花本自鲜妍,人面比桃花更艳!特别是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像一泓澄澈明亮的秋波,流转顾盼之间,传递出爱情的信息!这时,崔护脑海里不由迸出曹植《洛神赋》中的词句来,顿时,使他陷入联翩遐想中。

是继曹植500年后身临洛水之洪,再遇宓妃仙子;还是置身于瑶台仙阙,琼玉山头?阅尽茫茫人海,哪有这样的仙姝呢?只见她两颊飞起红云,脉脉含情,属意殊护禁不住魄夺魂驰,心旌摇荡……崔护怕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匆匆告别,女郎送到门口,仿佛情不自持,人门而去,崔护也眷盼而归……之后,不通消息……到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想起这件事,怎么也抑制不住情思的冲灼灼桃花仿佛不理人的情思,依旧对着春风傻笑……

于是他到城南去寻找。可是,人去院空,门扉紧锁。有院内失望、惆怅、寂寞、悔恨…汇成一股酸涩的情感的潮水漫上心头……崔护只好百无聊赖地把这首《题都城南庄》的小诗写在院门的左扉上,怏怏而去……有意思的是,宋人计有功在《唐诗纪事》里也记载了这则爱情故事。尽管使用的词语和记叙的详略稍有不同,故事情节却基本一致,特别是题在门扉的诗则是完全相同。

还是让我们先欣赏一下《题都城南庄》这首诗。很显然,这首诗写了两个场景:前两句用回忆手法写了一个胜日寻芳,偶然遇艳的故事,并交代了时间:“去年今日”,也就是去年的清明日;地点:“此门中”即都城南庄的一个院落里,增强了故事的情节性和真实性。后两句写现实情况:伊人不见,只见桃花,流露出一种惆怅失意情怀。从体裁看,无疑是一首抒情诗;从选材看,诗中又有很多叙事性元素。体裁与题材的依违两可,逗得诗评家们心生疑窦。有人说,在崔护生活中未必实有其事,其中关于爱情的故事很可能是多情的文人根据诗章演绎而成。

上一篇:中岛成子

下一篇:火烧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