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竹

时间:2023-05-04 11:07:51编辑:奇闻君

冬竹

种拉丁名:Fargesia hsuchiana Yi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箭竹属

属拉丁名:Fargesia

国内分布:产云南南部。生海拔2000米的坡地常绿阔叶林下。模式标本采自金平县水平乡。

海? ? 拔:2000

命名来源:【Journ.Bamb.Res. 7(2): 15,104pl.32.. 1988】

中国植物志:9(1):466

系中文名:短三角鞘系

系拉丁名:Ser.Yunnanenses

组中文名:箭竹组

组拉丁名:Sect.Fargesia

亚族中文名:筱竹亚族

亚族拉丁名:THAMNOCALAMINAE Keng f.

族中文名:北美箭竹族

族拉丁名:ARUNDINARlEAE Nees

超族中文名:北美箭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ARUNDINARIATAE Keng et Keng f.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竿柄长3—6厘米,初时有灰白色稀疏小刺毛(节下方被有向下的棕色刺毛),无白粉,纵向细肋明显,竿壁厚3-5毫米,髓呈海绵状;箨环隆起,初时密被向下贴生的黄褐色长刺毛;竿环微隆起或在分枝节为肿起;节内长5—7毫米,无毛。竿芽广卵形,贴生。竿每节分6—9枝,枝与竿作30-40度的夹角开展,直径1—3毫米,枝的箨环初时偶见贝占生的灰白色向上小刺毛,枝环隆起。箨鞘宿存,三角状长圆形,革质,短于其节间,先端三角形,背部被棕色刺毛(基部为毡状毛),纵向脉纹仅在两侧及鞘上半部明显,小横脉在上部的两侧可见,边缘常无纤毛;箨耳及鞘口缝毛俱缺;箨舌截形,高约0.7毫米;箨片外翻,脱落性,线状披针形,宽1—2毫米。小枝具4-8(15)叶;叶鞘长2.8—4.2厘米,老后呈红棕色,上部近边缘处的小横脉微可见,边缘通常无纤毛;叶耳无,鞘口两肩各具5—8条直立的黄褐色或灰黄色缒毛,其长为3—10毫米;叶舌圆拱形或近呈截形,无毛,高约1毫米;叶柄长1.5—2毫米,无毛或偶见背面除有微毛外,还稍有白粉;叶片狭披针形,长6-14厘米,宽0.7-1.2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下表面无毛或偶见基部被灰色柔毛,次脉3或4对,小横脉不清晰,叶缘之一侧具小锯齿,另一侧近于平滑。花枝长约15(24)厘米;总状花序顶生,下部被包藏而从稍膨大呈佛焰苞状的叶鞘开门之一侧露出,佛焰苞顶端具正常或稍为缩小的叶片,每总状花序共具5—11枚偏向于一侧的小穗,其排列较为疏松,花序主轴被灰白色小硬毛,轴长4.5--7.5厘米;小穗柄直立,长2—6毫米(顶生小穗者可达17毫米),被灰白色小硬毛,柄的下方各具1片边缘密生长纤毛的小形苞片;小穗含(4)5朵小花,长2.5--3.4(4.2)厘米,绿色;小穗轴节间长2.5—5(6)毫米,扁平,被灰白色小硬毛;颖纸质,无毛,先端作刚毛状渐尖,第一颖线状披针形,长9-15毫米,具5脉,第二颖披针形,长18—23毫米,具7脉;外稃卵状披针形,上部直或稀弯曲,先端亦作刚毛状渐尖,无毛,长17—27毫米,具9—11脉,有小横脉,基盘在初时密生灰白色小硬毛,边缘生短纤毛;内稃长9—16毫米,脊上生纤毛.,脊间宽0.5-1毫米,先端具2长尖头;鳞被3,披针形,长约1.2毫米,上部边缘密生长纤毛;花药黄色,长4.5—6(8)毫米;子房长椭圆形,淡黄色,无毛:长约1毫米,花柱1,柱头2,白色,羽毛状,长约1.5毫米。颖果卵状长椭圆形,深褐色,长9—10毫米,直径1.2-1.6毫米,先端具长约0.5毫米之宿存花柱,腹沟明显。笋期9月,花期可延至9月,果期9月。

产地分布:产云南南部。生海拔2000米的坡地常绿阔叶林下。模式标本采自金平县水平乡。

参考文献:FargesiahsuehianaYiJourn.Bamb.Res.7(2):15,104pl.32.1988;云南树木图志下册,1354:页.图630.1991

上一篇:袖标

下一篇:雅利安人入侵印度